穿过破旧零散的街道,走到了昨日看到的正在修建的房子处。
&ldo;夫人,这里就是以后的新县城的主街了。&rdo;领路的小厮指着中间的一条宽四五米的泥土路,可以并行两三辆马车,修整得很平整,没有一个坑。
两侧的屋舍都是土坯房子,全是沙河县的男人们在请来的工匠的指点下自己夯出来的。
房梁用的木头是去新州那边的山上砍的,瓦没有,都是用干草和羊皮做得毡子搭的,等以后各家有钱了再买瓦片来换上。
沙河县这里的人主要靠养羊,种地的很少,所以空闲的劳动力很多,所以都被陆云开抓来做劳力了。
而且这些屋舍都是靠劳动力换的,劳动力不够就拿银钱换,大多数人都愿意冬日里住在结实又暖和的房子里,所以大家都很积极的修建屋子。
现在经过两个月的修建,新县城已经初见雏形,沿着主街的位置还有铺子,都是之前在县城做生意的商户购买下的。
当然了,好位置和铺面是要多花一些银钱的,要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建,就要多交一些银钱,所以建了这么久的新街,衙门没有亏本,反倒是赚了少许。
宋新桐本就是商人,瞧见好位置的商铺就想买,所以便问一旁的小厮:&ldo;买沿街的地多少银钱?&rdo;
小厮震惊:&ldo;夫人您要把酒楼开到这里来?&rdo;
&ldo;酒楼便算了。&rdo;近两年宋新桐不太看好在此地开酒楼,如果以后这里真能如她预想的那样种植出棉花葡萄,那倒是可以开一个酒楼客栈方便商客往来。
&ldo;那夫人买来做什么?&rdo;
&ldo;夫人买来自是有用,你话怎么这么多?&rdo;大丫在旁斥了一句,&ldo;赶快去问问多少银钱。&rdo;
小厮噢噢两声,忙跑去了一旁找文书,很快文书过来了,&ldo;夫人您要购置哪一块土地?这一片都是主街的地方。&rdo;
小厮道:&ldo;夫人自然是要买中心的位置了。&rdo;
文书忙翻了翻规划图,&ldo;中央处已经被人占了,要不我让人去和那人商量商量。&rdo;
&ldo;不用了。&rdo;宋新桐看了看四周,指着前方一块空地,&ldo;就那儿吧。&rdo;
文书等人惊愕:这么随意?
宋新桐瞧着前方是个十字路口,两侧都有建房子,中央还在修路,她觉得这个位置比文书所谓的中心点更好。
&ldo;夫人您要多大?&rdo;文书又问。
&ldo;三亩三分。&rdo;宋新桐打算建个二成小酒楼,后面的区域全部空出来,以后无论是开客栈还是做其他都行,到时候再建院子也行,说着又指了指预留地前方的位置,&ldo;把前面给我空出来,修一个宽一点的小广场,可以供马车进入或是调头。&rdo;
&ldo;是。&rdo;文书自然听夫人的,几笔就把原来打算修屋舍的地方都往后面挪了。
文书又问:&ldo;因为修建屋舍需要以劳代银,夫人全部以银替之?&rdo;
宋新桐颔首:&ldo;嗯,多少?&rdo;
文书道:&ldo;十五两。&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