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慎亲王讲的简洁无比,沈清夕还是非常震惊,她从顾思平的讲述中就已经意识到皇上登基的事情不单纯,现在看来,岂止是不单纯,简直是惊心动魄,血雨腥风,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古皇位的更替,又有多少是平安顺遂更替的?
“庆亲王当时没有反抗吗?”沈清夕有些诧异,照慎亲王的说法,庆亲王当时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怎么可能束手就擒,甘心认命?
慎亲王摇头苦笑:“论心机,我和四弟都赶不上三弟和当时的德妃娘娘,现在的太后,他们早一步策反了四弟手上的兵力,四弟手上无兵,自然无法反抗,只能接受庆亲王的封号和府邸,我倒是无所谓,只是想着因为皇后的事情,还有曾经帮助四弟的事情,会引起皇上的猜忌,所以这些年来大多数时候都在外面游历,很少回京。”
沈清夕这才明白慎亲王为何多半时间都在京都以外的地方游历而不回京,原来并不只是皇后的原因,那么他一直不要子嗣的原因是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呢?沈清夕压下心中的疑问和叹息,继续听慎亲王往下说。
“我一直纳闷,三弟和四弟的斗争都是搬到台面上的,皇上登基后为何会留四弟性命,还赐封了他,现在看来估计是忌惮四弟手上的暗卫,尽管皇上登基一来,一直在努力培养自己的暗卫,但终究比不上历朝皇帝经营下来的暗卫力量,而四弟这些年一直醉心于风花雪月的样子,现在看来只怕是装样子给皇上看罢了。”
庆亲王手上没有兵权,只靠暗卫自然无法成事,只能一直隐忍,寻找复仇的时机,只是这个时机在哪里呢?沈清夕想起上次害四皇子的死士,心中一动,这些死士会不会就是暗卫的人?如果是,庆亲王为何会帮助后宫的嫔妃去害四皇子呢?这对他来讲又有什么好处?让后宫更乱,搅乱皇上视线?还是可以有更大的利益在其中?
就像是一个圆环,好不容易找到了各种材料快拼接在一起,却唯独差了关键的一块,沈清夕觉得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了,可又一直无法联系在一起,到底是什么呢?
这次大名县的事情会不会和庆亲王有关呢?沈清夕越想越觉得可能,去了一趟慎亲王府,虽然没有解开谜团,却让她觉得自己离真相不远了。
她心事重重的回了忠郡王府,想了许久,也没理出头绪,只得将自己所得出的信息写成一封信,第二天又递了牌子进宫,问皇后是否选好了派往大名县去探望大皇子的人,托那人将信带给顾照棠,希望顾照棠能够有所警觉。
“怎么?昨日说的自信满满,还是担心自己的夫君吧?”皇后接了信,挑眉打趣沈清夕,眉眼间已没有了昨日的愤怒,昨天晚上皇上来了凤华宫,虽没歇在这儿,却和她说了很多话,聊了很多事情,言语间透露出相信昱儿的意思来,而她趁机提出派人去看看萧昱,皇上也没有反对,她的心情便放松了不少,现在看到沈清夕的信,便有了心情同她开玩笑。
沈清夕摇头,见皇后殿中只留了心腹伺候,便低声将自己的怀疑说给皇后听,“。。。。。。。。臣妾想着娘娘既然在查四皇子被害的案子,这说不定是个线索,娘娘可从密道这个地方着手去查查看。”
她本来也没想着瞒着皇后,皇后管理宫中事务,在后宫中要查什么事情比她方便的很,由皇后出面去查,说不定很快就会有结果,是以她今日进宫除了捎信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向皇后说明此事。
皇后的脸色阴晴不定,她自萧昱走后一直在查四皇子摔断腿的案子,兰妃更是三天两头的来哭闹一场,却始终一无所获,那个死士就像是无根无底,突然出现在宫里的人一样,身家没有任何可怀疑之处,现在沈清夕的话给了她另外一个方向,“你说的对,本宫应该从此入手,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225章 进展
大名县衙。
顾照棠一脸疲惫的走了进来,在屋里等候的萧昱见他进来,立刻问道:“怎么样?那个崔县丞可有招出什么?”
顾照棠摇头,一只手疲惫的捏了捏鼻梁,脸色有些阴沉:“不论怎么审,他都一口咬定他都是按职责办事,只不过做事的时候急切了些,没有考虑到灾民的心情,做事欠妥当。”他们明知道这个崔县丞不怀好意,却苦于手上没有直接的证据,按崔县丞的这个说法,他们确实抓不到他什么把柄。
“没想到他嘴这么硬,那个叫杨全的衙役可有问出什么?”萧昱小小的眉头皱在一起,想起那个报信说驿馆压塌的衙役,开口问道。
“臣已经派人去查过了,驿馆的房间确实年久失修,但是却并非冰雹砸塌的,是人为的,但杨全说他赶到驿馆的时候房舍确实塌了,驿馆的人也都口径一致,至于事发那天晚上,我们的人也只看到杨全领了壶酒,和守在前院的衙役一起喝酒,其他的并没有看到他做什么。”顾照棠说着说着脸色忽然变得奇怪起来,一抚掌,喊道:“我们是中了他们的调虎离山计了,我们一直觉得杨全有问题,一直派人盯着杨全,但毒却不是杨全下的,有可能是他派别的衙役下的,比如说那个以躲懒为名早早跑出去的王头。”
萧昱的双眼一亮,“确实是我们疏忽了,唉,说到底,还是我们手上能用的人手太少,不然也不会盯不过来。”他们一路从博陵县进入大名县。沿途留下了不少的人协助救灾,以至于到了大名县,他们手上可用的人越来越少。
“唔,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咱们一路走来都十分平静,他们选择在大名县动手的原因,一是因为大名民风彪悍。出了事可以往灾民身上推,二是大名是河间府的最后一个县了,到了此处,咱们的人手所剩无几,反而方便他们动手。”顾照棠越想越觉得自己刚才的分析有道理,便坐不住了。“臣再派人出去查探一番。”
刚走出门去,就看到顾松面带喜色的小跑过来。“爷,亲家大少爷到了。”
青扬来了?顾照棠一怔,随即狂喜,抬头已看到沈青扬的身影进了院子,不由高兴的迎了上去,“青扬。你怎么过来了?”
沈青扬上前友好的给了他一拳头,嘴里应道:“好家伙,几日不见。黑了不少,也瘦了不少啊,这要是我三妹妹见了,不定怎么心疼呢,还问我怎么来了,可不就是奉我三妹妹的命令来给你护送人来了。”说罢,头朝身后偏了一下,指着身后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道:“我三妹妹已经培育好了秧苗,要把有经验的老农送过来,怕别人耽误了你的事情,不就派我跑一趟喽。”
秧苗培育好了?顾照棠又是惊喜,又感觉到在自己意料之中,自己的妻子是什么样的人他还不清楚吗?既然承诺了自己,那肯定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办好这件事的。
带着沈青扬、王老实去见了萧昱,说明了秧苗培育的事情,两人才又一道出来,“你既然给禁卫军请了假,索性留在这儿帮我几日吧,我这儿现在人手不足,这培育秧苗的事情又是重中之重,我担心有人破坏,你亲自盯着,我放心。”说罢,将大名县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沈青扬离开京都的时候这件事还没发生,进入河间府境内后才听说了此事,心中着实为顾照棠担忧了一把,此刻见顾照棠开口,哪有不应的道理,“你且放心吧,这件事交给我来办,你只放心的处理灾民被下毒的事情就好了。”
有了沈青扬的帮忙,顾照棠安心不少,这才问起京都城的情形以及沈清夕的状况。
沈青扬离开京都的时候,京都城还一片平静,并无什么大事发生,因此便简单的聊了两句,知道沈清夕一切都好,又接了沈清夕给他的信,便高兴的去查案去了。
也许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