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云舒跟整个国家来说或许都是好事儿,可对那些急切想要上来的臣子们却并不是如此。
二品官的位置只有这么多,被人多占一个就少一个。
顾云舒也算是升官的传奇人物,三十岁不到,位列二品官,而且还是皇帝少师。
许多人想要成为他,然而却发现这实在太难了。首先一点,皇帝的心在谁那儿是很重要的。
如果现任周帝仍旧重用顾云舒,那么年轻一辈儿里没有比他顾云舒更出众的。
最终许多人发现,想要站在顾云舒那样的位置,首先就是要干掉顾云舒在周帝眼里的位置,所以开始有意无意地开始同云舒争了起来。
自然有些人也是不屑的,认为有实力就一定能够被周帝看到,然而大部分人还是没有那么清高的。
第126章
即便周帝很不想让公主和亲,然而在那些反对顾云舒见解的臣子的极力建议下,周帝的内心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动摇。
秦韶瑜虽然有强健的体魄,可他却没有先帝那般坚毅的灵魂。
“既然如此,可又该找谁去呢?”周帝从一开始反对和亲,变成了变相的逃避和亲。
然而对于在场众人来说,和亲的只要不是他们家的亲戚姐妹,那么谁都可以。
这件事情于是就被简单地定了下来,周帝对此十分无奈,总有种大权被瓜分的感觉。
可这些给他出主意的人,都是他在还是皇孙的时候就常年相识的,他们对他忠心,算是心腹的人物,也不能不用他们。
因为这会儿他们的利益已经变成了集体的利益,一旦伤了一个人的心,对他们整个群体都会有所影响。
当初先帝还在的时候,人心是齐的,不管受不受重用,只要在皇孙这边,那么他们都被归类为先帝这一派别的人。
可是先帝一死,那些官位略低的人,等周帝一登基,就是周帝的心腹,自然野心也就显露出来了。
若是周帝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有耐心好好平衡好臣子之间的关系,那么结果可能会好许多。
偏偏新帝年轻上位,想要立功的想法急切,能力又不足,可见朝堂还会再继续动荡下去。
周帝对各大朝臣绥靖的结果,就会导致云舒这类有才能占着重要位置的人时时受到委屈。
而那些早就依附于周帝的那些人,也会因为感到不满足而做出更加偏激的事情。
譬如这次会议结束后,众人纷纷立场,只有蔡博文殿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