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老百姓跟在后面倒是心甘情愿。
“李世民派王珪去了黄河岸边了?”李信一边看着士兵正在扎下大营,一边询问沈千秋说道。
“正是,是王珪去的,锦衣卫还发现王珪身上还携带了李世民的佩剑和印信,想必就是准备用李世民的佩剑印信来让李元吉听命了。”沈千秋赶紧说道。
“这么说,李世民这个时候还是有点真心,他是被朕给逼的,还知道,若是凭借自己的书信,李元吉不会诶给自己面子的,也只有用佩剑印信了,只是去的是王珪,李元吉恐怕是不会给他面子的。”李信想了想说道。
“陛下认为李元吉会答应吗?”褚遂良有些担心的说道。
“这个谁知道呢?”李信十分平静的说道:“眼下摆在面前的就两条路,挖开黄河大堤,大水呼啸而下,连带着东平都给淹没,这是保护住李赵战果的方式之一,若是不挖的话,朕就会进攻东平,夺取东平,将李赵的军事势力赶到黄河以北去,你若是李渊,会同意哪一种?”
“这个?臣也不知道。”褚遂良想了想,一脸的苦笑,这种事情他还真的猜不到。
“李渊肯定是偏向于李元吉的,只要能灭掉我李信,或者阻止朕的大军北上,李渊能用到的手段都会用到的,这次也是这样的,我们能夺取黄河大堤吗?肯定是夺不到的,李渊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威慑朕的办法,他岂会放过?”李信摇摇头头说道:“黄河大堤决口之后,我们面前就是一片泽国,这水灾之后就是瘟疫。命人购买石灰,大水结束之后,遍洒灾区,凡是吃饭的碗筷必须用开水泡煮之后才能使用,水要烧开,不能喝外面的生水,命令周围县城的医师随时准备瘟疫之事。”
“是,还是陛下想的周到。”褚遂良赶紧说道。
“人畜的粪便也要统一收集,不能流落在外,将士们也要保持洗澡、洗头等良好习惯。”李信想了想接着叹息道:“若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朕都想将这头发给剃掉了。”李信摸着自己的脑袋叹息道。
这个时代,虽然获得了无上的权力,但是有些方面却不得不与世俗相妥协,比如这头发,在平常看上去自然是飘逸的很,但是在战争的时候却是一个麻烦事情,头发一旦起火,那几乎是必死无疑。而且天热的时候,这头发更是累赘了。
“陛下慎言。”褚遂良面色大变,赶紧说道。
虽然知道李信有点与其他人不一样,但是没有想到李信居然连这样的话都说的出来,足见是何等的惊骇世人了,褚遂良是传统的读书人,自然是听不得这种话了。
“呵呵,是朕失言了。”李信不在意的说道:“朕看此事,恐怕还需要让李渊来决定了,走,我们不管怎么样,也要做好准备,谁知道李渊那个家伙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也不能等大水来了,我们才做出决定吧!”
“是。”褚遂良连连点头。
实际上,也确实像李信所猜测的那样,掌握了黄河大堤的李元吉,在王珪到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和他解释太多,就算王珪拿出李信的书信之后,李元吉也无所谓。他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必杀一剑,事情就算李信知道又怎么样,他已经征发了万余名青壮,日夜动工,就是要尽早挖开黄河大堤,使得黄河大水冲入大野泽,冲垮东平。
“嘿嘿,本王是不是李家的子孙,不是他李世民说的算,他的佩剑和印信,也是管不到本王的。”工地边,黄河上,李元吉早就准备了一艘大船,自己坐在上面,望着对面的王珪,不在意的说道。
“殿下,黄河一旦决堤,生灵涂炭,不仅仅是对殿下的名望是一个打击,就是皇上和太子殿下也会受到影响,还请殿下三思啊!”王珪没想到李元吉居然是这种想法,顿时脸上露出愤怒之色,见过自私自利的,没有见过这种人。
“王大人说笑了,现在东平附近的老百姓都已经撤走,听说还是王大人的手笔,大水呼啸而下,对于我们大赵并没有什么影响,所影响的也只是李信和他的士兵,至于大清河南岸的老百姓,那都是李信的臣民,这些人现在不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数年之后,肯定是我们的敌人,现在我们消灭他们,也是在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王大人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啊!”李元吉不在意的说道。
“虽然是敌人,但是我们大赵号称是解天下百姓于倒悬之间,这个时候掘开黄河之水,日后也是会留下千古骂名的,到时候,必定会引得天下百姓反对。”王珪还是反驳道。
“王大人,这种事情你也不必和本王说了,实话告诉你,本王已经将此事禀报父皇了,这样吧!你也可以上书天子,只要父皇同意,本王就不挖了。”李元吉不耐烦的说道:“反正现在本王坐镇此地,李信也不敢来进攻本王,所以本王等的起。”
“你。”王珪听了之后,面色阴沉,消瘦的身躯颤抖不停,没想到,李元吉居然将此事告诉了李渊,这又将引起一阵风波了。
“来人,送客。”李元吉不耐烦的端起了面前的茶杯,示意身边人送客。
“哼!”王珪恶狠狠的瞪了李元吉一眼,甩了甩袍袖,就下了大船。他决定弹劾李元吉。(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四章 目标齐郡
“上奏父皇,那就跟父皇说说吧!哎,这个时候李信肯定是躲在一边看笑话了,他就等着黄河决堤呢!”李世民听了王珪的汇报之后,轻飘飘的将手中的书信丢在一边,自嘲的说道。
“是啊!李信现在撤兵百里不就是如此吗?听说他现在开始迁徙百姓了,方圆百里范围内的老百姓都跟着走,而且还准备了应急大水之后的瘟疫。”王珪深深的叹息了一声。相比较李元吉这边,李信那边就是高下立判了。难怪两人相对无言了。
“王大人,你说父皇他会同意吗?”李世民眼神飘忽,望着远处说道。
王珪没有说话,他是不敢说话。李渊会同意吗?王珪认为李渊不应该同意,但是谁也不知道,因为这一切就看山东的局势,如今的山东,算不得犬牙交错,而是双方对峙。说来也好笑,这个对峙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元吉想挖开黄河大堤。
李信无论能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占东平,黄河大堤一旦决口,他的所作所为都会付之东流,所以现在不但没有进攻,反而还躲的远远的,不就是因为害怕李元吉这个疯子吗?可以说,黄河大堤这是威胁李信的唯一手段。
“都是我李世民无能,否则的话,哪里需要做出这种事情来的。”李世民叹息了一声,王珪不说,李世民也是能猜到一些的,那就是李渊肯定会答应的,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程度上的胜利,李渊为什么不做呢!而且事后,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到李世民和李元吉身上,这种事情,李渊为什么不干呢!
对于自己的父亲,李世民还是知道一些的,李信就是他的魔障。不消灭李信,李渊晚上都睡觉都不安稳,现在的他,遇见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岂会轻言放弃?甚至,这件事情不光是自己猜到了,就是对面的李信也猜到了,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命令大军后撤,开始迁徙灾民。
“殿下,此事也怪不得殿下。李信进攻太过突然,手段卑劣,所以战争一开始,我们就处在下风。殿下能将山东维持如此局面,已经很不容易了。”王珪这个时候忍不住说出了一句公道话。
“得王大人此言,本王就算为千夫所指,也心甘情愿啊!”李世民听了顿时露出一丝笑容。然后说道:“王大人,眼前的局势恐怕是已经明朗,迁徙百信的事情还是要加快脚步。这个时候黄河水并没有多少。加上还有一个大野泽,大概也能分担一些,真正的黄河水冲下来,也不过方圆数百里而已。我们和李信一起努力就是了。嘿嘿。什么时候,本王和自己的仇人在一起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