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隋末之乱臣贼子无错版 > 第453部分(第2页)

第453部分(第2页)

“是。”李靖也是露出迟疑之色。

“有些事情只要自己能想到,就可以去尝试着去做。朕这一代不行,也许有一代可以呢?”李信拍着李靖的肩膀,说道:“只有做着才有一份希望,就像当初朕一样,谁也不会想到。朕有朝一日会成为皇帝,就算是朕自己也没有想到。可是朕尝试着去做了,所以朕最后就成了皇帝。”

“老臣明白了。”李靖虎目圆睁,点了点头说道。

“走吧!靖兄,马上就要上岸了。”李信笑呵呵的说道:“此战过后,刚好能休息一两年,靖兄,可是要好生调养一番。等到合适的时候,你我一起兵出中原,进攻突厥。”

“臣听陛下的。”李靖哈哈大笑。

身后的尚秀芳却是用异样的眼神望着李信。这个年轻的男人高高在上,但是对待自己的臣子却是如此,就算是对待自己这个普通人,也没有一点架子,尚秀芳比照自己曾经见过的男人,却是摇摇头,或许只有这样的男子才能立下这样的丰功伟业。

李信不知道尚秀芳心中所想,更加不知道此刻距离自己千里之外的草原上,自己的敌人们已经联合在一起了。渊盖苏文抵达榆关的时候,望着高大的榆关,就知道,这不是自己能够攻克的。但是面对中原的觊觎,他毫不犹豫的找到了另外一个人。

颉利可汗同样对中原有野心,在战败之后,心有不甘。当渊盖苏文到来的时候,他用隆重的礼仪接待了渊盖苏文,很快。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双方就在苍天的鉴证下,签订了盟约,双方决定对大唐发起进攻,一个放开榆关以西五百里以内的防线,这道防线任由高句丽人驰骋,而突厥人也将派出兵马,进攻大唐漫长的边境线。一时间大唐边境上烽烟四起,似乎到处都是漏洞。

等到李信赶到洛阳的时候,雪片似的告急文书就出现在李信面前,虽然各地的损失比较少,但是地方太多了,那造成的损失就大了。

“可恶,可恶。朕必屠其全族。可恶的高句丽人。”李信望着面前的告急文书,冷哼哼的说道:“弹丸小国,这是在挑衅我大唐的威严吗?这是在羞辱朕。”李信一巴掌拍在前面的御案上,大殿内一片冷静,随军的文臣武将,脸上都露出愤怒之色。

“陛下,大军刚刚厮杀归来,正需要休养生息。”大将军李靖还是出言说道。

“大将军,难道就任由这些畜生,在我中原大地上纵横,看着我们大唐被对方抢夺,斩杀的吗?”李信冷冰冰的说道。

“最起码,短时间内,我们是没有任何办法的。”李靖很冷静的说道:“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壁清野,放弃城外的领土,让百姓退入内地。不给敌人一颗粮食,而我们的大军,可以趁机与之厮杀。高句丽乃是弹丸小国,其实力根本就不能和大唐相提并论,时间久了,他们必定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可以活生生的拖死他们。”

“大将军的意思是大范围的决战不能发生,但是小范围的战争还是可以打的?”淩敬出言道:“陛下,若是如此,还能有练兵的效果,精锐的士兵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臣也赞同大将军的观点,百姓坚壁清野,军队伺机展开反击,不求歼灭大部队,但是每次只要消灭一百人,那敌人就减少一百人,时间久了,莫说是高句丽,就是突厥人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很好。”李信点了点头,说道:“传旨,封秦琼为燕山道行军总管,领军十万,坐镇榆关,封苏定方为太原道行军总管,领军十万,坐镇定襄,罗士信为河北道行军总管,领军十万,坐镇涿郡。记住了,你们不是与敌人全军厮杀,而是为了不断的削弱敌人的力量,杀对方一人,对方就少了一个人。”

“是。”罗士信和苏定方两人赶紧应道。

“两年,你们给朕支撑两年,两年之后,朕必定亲提王师,北伐草原。灭了突厥人和高句丽。让他们见识一下大唐铁骑的厉害。”李信恶狠狠的说道。李信双目中喷射着怒火,他一定要让高句丽人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那高句丽狼子野心,还真的以为大唐就是大隋,中原的土地任由他纵横。

若不是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恐怕李信早就兴师进攻高句丽了,哪里会如此麻烦。(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七章 异姓王

当李信赶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份了,由汉王李承宗等人接入长安城,在人群之中,已经看不到裴世炬的存在,李信心中一阵感叹,令大军回营,自己却是领着李承宗进了裴世炬的府邸。

眼前的裴世炬已经让李信不认得了,瘦得像皮包骨一样,脸色很差,虽然是躺在阳光下,身上披着锦被,一见李信前来,脸上还露出一丝笑容。

“陛下,老臣恐怕是不行了。”裴世炬摇摇头说道。

“放心,朕已经替你找来全国的名医,肯定有办法,将你治好的。”李信按住心中的悲痛说道:“现在天气已经好转,相信很快就能好起来的。”

“不行了,生老病死,老臣已经看的很快了,老臣都已经活了快八十岁了,还有什么呢?”裴世炬扫了旁边众人一眼,说道:“陛下,老臣临死之前,尚有话要说。”

“你们都退下。”李信见状,想也不想,就让众人退了下去。整个庭院之中,只剩下李信和裴世炬两人,静悄悄的一片。

“老臣跟随陛下十年有余,蒙陛下信任,位列台阁,被人称之为阁老,但是老臣明白,这是陛下的信任,不然的话,在前朝,老臣的名声可不大好,被人称之为奸佞。也只有陛下能放心大胆的用老臣,老臣能为陛效命,是老臣的福气。”裴世炬声音很低,但说话却很流畅。

“朕能得老大人辅佐,也是朕的荣幸,想当年,朕虽然有点武力,但若是没有老大人帮衬,替朕料理后方,恐怕夺取江山也不会如此顺利,老大人居功至伟。”李信实事求是的说道。

“陛下虽然现在夺取了江山。平定了天下,但是臣还是担心陛下,臣担心的不是突厥人和高句丽人,担心的是陛下之心,还有陛下身后之事。”裴世炬低声说道:“陛下年少成名,不到三十岁就成为开创江山的一代令主,只是天下平定之后,陛下准备怎么办?陛下,你能掌控自己吗?或是贪图享乐,或是穷兵黩武。陛下,您最大的敌人不是在外,而是您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李信点了点头,这是裴世炬的老成之言,恐怕这句话,裴世炬早就想和自己说了,只是害怕李信生气。所以才会在临死的时候才会说出来。这里面也蕴藏着裴世炬的一片拳拳之心。让李信极为感动。

“陛下年轻力壮,身边佳丽如云,日后子嗣众多,不少肯定是惊艳绝伦之人。但陛下一定要记住了李氏的玄武门之变。稍不留意,就容易引起萧墙之祸,陛下之后,帝王多为守成。但是富不过三代,汉王沉稳,但是汉王之后呢?老臣以为。陛下在教导汉王的同时,还要教导汉王世子,这样才能保证大唐基业传承更久。”裴世炬说道这里,低着头,显然这些话不是一个做臣子的能说的。

“老大人之言,朕铭记在心,你好好休息,不久之后,就有圣旨前来,朕会给你一个大大的荣耀,不负你多年的辅佐。”李信声音有些哽咽,拍着裴世炬干枯的右手,点了点头,转身就走。

“老臣恭送陛下。”裴世炬老眼中流出两地浑浊的眼泪来。有了李信这句话,他死也瞑目了。

一个时辰后,武德殿庆功宴还没有开始,两道圣旨从皇宫内传了出来,却是震惊了满朝文武,李信封王了,而且封的是异姓王,加封裴世炬为中山王,李靖为岐山王。虽然都是郡王,虽然不是世袭罔替,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