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隋末之乱臣贼子无错版 > 第477部分(第2页)

第477部分(第2页)

“既然如此,那就让大将军领军三十万出征突厥。”李信想了想,说道:“朕会亲自巡视太原,坐镇太原督运粮草,朕不能和大将军并肩杀敌,但是也要为大将军准备好粮草,克明到时候辅佐承宗留守京师,长孙无忌你也留下,马周、褚遂良、韦园成、岑文本跟随朕去太原。淩敬、梁硕调动粮草、裴仁基坐镇洛阳。”

“是。”众人赶紧点了点头,心中更是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李信亲自领军出征,事情就好办许多。毕竟汉王李承宗年纪还小,现在还不能担当重任。

“军务都是压在大将军身上。”李信摆了摆手说道:“走吧!前面大殿内恐怕科举考试也已经完成了,我们都过去看看,朕这个皇帝居然没有去科举现场,这要是传出去,恐怕那些人都说朕不重视科举考试了。”

“陛下说笑了,陛下若是不重视科举,恐怕历代皇帝没有人重视帝国人才的培养了。”韦园成出言说道。其余的大臣也都露出了笑容。

“听说这次科举考试之中有一个叫做陈子昂的人,不知道你们是否知道?”李信好像想到了什么,笑呵呵的说道:“巴蜀人士,却去了洛阳考试,还取得了第一名?”

“正是。此人年纪不过二十多岁,文采惊人。”韦园成笑道:“臣曾经见过此人,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臣十分佩服。”

“哦,是嘛!韦大人见过这个人?”李信停下脚步来,笑呵呵的玩着韦园成,杜如晦等人也露出奇异之色。虽然韦园成并不是主持大考的人物,但是私下里见过考生,到底是忘记了避嫌的惯例了。

“臣前段时间路过一家酒楼的时候,看见陈子昂和几个读书人在作诗,看了片刻。”韦园成不紧不慢的说道。他当然知道避嫌,免得被对手抓住了,不然的话,这样的小事若是被对手察觉了,那还不是要吃一个大亏。

“呵呵!走,去看看。”李信摆了摆手说道:“朕倒要看看这个陈子昂是不是传说中那样的厉害,能够杀的关东世家学子们俯首称臣,辅机,这可是你选出来的人才,能不能成为状元,就要看他今天的表现了。”

杜如晦等人都心中暗叹,不管这个陈子昂表现怎么样,最起码在李信的心中已经留下了印象,只要稍微好一点,一个状元或者榜眼是跑不掉了。倒是好运气。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找来的好人选,关东世家这次是吃了一个暗亏。

“臣为国选才,无论是谁,只要有文采,都能录取。”长孙无忌不在意的说道。

**********************************

实际上陈子昂是659年出生,笔者在这里提前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三章 殿试

李信并没有进入大殿,这个时候进入大殿,无疑会对这些考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是让人将已经收上来的考卷取了过来。

“父皇,第一个交卷的就是陈子昂。”李承宗很高兴的说道:“儿臣看了一下他的考卷,感觉诗句大气磅礴,是一个难得人才。”

“哦,是吗?那就来看看,诸位也可以品鉴一下,这行军打仗你们不如我,但若是论文采方面,朕可不如你们。”李信听了之后,笑呵呵的将陈子昂的试卷拿了过来,随便翻阅了一下,就递给了杜如晦。

“陛下过谦了,谁不知道陛下当年在终南山斗酒书百篇,到如今,终南山诗集还被那些文人墨客收藏,当做珍宝。”岑文本等人赶紧说道。

李信听了摇摇头,没有谁比他更清楚所谓的终南山诗集是怎么回事,在文学方面,李信是没有多少才能,更是不能与眼前这些沉浸在书山诗海中人比拟的,就算是对于好的文章,在鉴赏方面,李信也许知道美和丑,但若有细微的差别,李信还是分辨不出来的,所以只能是交给杜如晦他们。索性的是,自己很信任杜如晦这些人。

“陛下,这个人很大胆。陛下,虽然您当初下旨不用避讳信字,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人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将信字缺笔,可是这个陈子昂却是没有,这个家伙倒是一个大胆的主,也不怕陛下生气。”杜如晦笑呵呵的将试卷取了出来,指着其中一处说道。

李信望了过去,果然看见上面有个信字没有缺笔,当下对身边的李承宗说道:“去,看看其他人的考卷,其他人写这个信字的时候有没有缺笔。”

“是。”李承宗也是一阵好奇,走入大殿。朝远处的陈子昂望了一眼,有的时候,帝王虽然有明诏,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下面的人还是不敢轻易的冒犯此事,尤其是这些考生更是如此,谁知道上面的官员会不会拍马屁什么的。他在试卷中选了几分,果然看见许多试卷都已经缺笔,唯独只有这个陈子昂没有缺笔。

“倒是一个人物。”李信看的分明,笑呵呵的说道:“这次随军就让他跟随大将军前往草原上走一遭吧!虽然文采不错。可是想要成为栋梁之才,仅仅只是写一篇辞藻华丽的文章可不行,上阵能杀敌,下马能治民。这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陈子昂若是知道陛下如此重视他,心中肯定是感恩万分的。”岑文本有些羡慕的说道。一个考生就算是成了状元,能让天子如此重视,也是很少见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有名的文人墨客,最后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能真正建功立业的有多少呢?

陈子昂无疑是一个幸运之人。能够得到李信的亲自任命,一开始就能跟随大将军出塞,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只要他在军中走一遭,日后成就自然是不在话下。

在一旁的陈子昂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正望着四周,眼前的一切让他汹涌澎湃,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他就将在这朝堂上生活。只是按照大唐的规矩。前三甲都是应该下地方的,为从政增加经验,然后才能一步步的向上爬升。相反那些排在后面的学子会留在国子监或者是翰林院等清贵的衙门。

两者说不出谁好谁坏,虽然前三甲的前途更好一些,但是若是留在朝廷之中,若是能得到哪一位大人提携,或许爬的会更快一些,这些都是靠的是机缘。

他望着周围的同窗,这些人当中以后有的人是他的朋友,但有的人却是他的敌人、对手。按照大唐王朝现在的情况,各个地方官吏还是缺了许多,这些人都会当官,只是在名次上有着不同之处。甚至就在刚才,他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后背多了许多目光,有羡慕的,有不满的等等都有,不外乎是因为自己刚刚上交了试卷。宛若石子落在秋水之中,飞溅了一阵浪花。

大殿内的殿试很快就结束,陈子昂顺着人流离开了大殿,沿途之中听着众人的议论,忽然有人轻声叹息道:“本来是一篇好文章,居然忘记了将信字缺笔,这下好了。”

“这位兄台,陛下不是有旨意说这个信字不用缺笔的吗?现在怎么又需要了?”陈子昂有些担心询问道。

“你真是说笑了,陛下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那些阅卷的老师岂会真的同意,那可是大不敬之罪。现在皇上好说话,万一以后呢?”那个考生摇摇头说道:“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在朝廷,就是在地方上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州府考试,有位同窗那文章写的是花团锦簇,可是就因为没有将信字缺笔,最后如何?还不是被剥夺了资格吗?”

“果真如此?”陈子昂面色苍白,他身形颤抖出了皇宫大门,双目无神。没有谁比他更加清楚,一旦自己没有被取中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此刻的他,心中微微有些后悔,后悔没有将信字缺笔,更是后悔不应该去洛阳考试,得罪了洛阳的考生,更是得罪了关东世家大族。

一旦自己落败,那些关东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