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消息也传进了隔壁院子里,跟谢晚悠有关的事情,上官挽瑜叫来了几个知道内情的下人。
府里的下人都知道上官挽瑜和他们主子是闺中密友,这种外面都传了个遍的消息,没什么好隐瞒的,索性将一切说了个遍,在上官挽瑜等人的脸上也露出了同样的震惊神色。
丫鬟心里满意舒服了,在说八卦的时候,就是得看到这样的反应才让人心里舒服啊,“小姐已经让厨房那边准备了好酒好菜,说是今天晚上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
上官挽瑜受到的冲击还不小,给了丫鬟赏钱,就让她们退下去了,等到院子里重新安静下来,她才伸手抚摸着自己的心口,艰难的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嬷嬷,我刚刚应该没有听错吧?”
陈嬷嬷也是同样的震惊,打听出来的消息总会出现偏差,当真相在眼前浮现的时候,还是会让人产生不真实的感觉。
就是再震惊,陈嬷嬷到底是见识过大风大浪的,脸上浮现出笑意,看着思如,交代道:“对谢姑娘来说,今天确实是个好日子,赶紧去准备一份厚礼,就当是庆贺谢姑娘苦尽甘来了。”
“对对对,嬷嬷要是不说我都忘了这回事了,确实得好好庆祝一番,思如,晚悠姐姐喜欢真金白银,金银珠宝都是喜欢的,虽然她也喜欢吃的,可是还是实际的东西更适合用来送礼,赶紧去准备一份,等会儿就抱着好东西去给晚悠庆祝。”
“谢姑娘竟然喜欢金银珠宝?”陈嬷嬷心中的震惊是一份接着一份,像谢晚悠这样的身份,更多的是会嫌弃这种东西庸俗,“真喜欢吗?”
“晚悠姐姐是真的喜欢,她跟一般的姑娘不一样,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晚悠姐姐都是她自己,再说了,金银珠宝有什么不好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没有人会不喜欢这种东西。”
上官挽瑜观察的很仔细,从小就生病的原因,她有过一段敏感多疑的时间,正是因为那段时间发生过的事情,让她养成了擅长观察的习惯。
思如刚来府里两天,还没有见过谢晚悠呢,听了她们两人的对话,心中对那位没见过的谢姑娘十分好奇,没敢多问,急忙下去准备晚上的贺礼,免得耽误了时辰。
等思如去准备贺礼,上官挽瑜这才缓缓呼出一口气,“那这么说,谢晚霖跟晚悠姐姐还真是一家人的关系,明明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陈嬷嬷道:“亲兄弟还有反目成仇的,更何况是嫡子庶子的关系,其中的弯弯绕绕多了去了,并没有那么容易弄明白,跟我们也没关系,既然谢姑娘说了今天是个好日子,那今天就是个好日子。”
在好消息的衬托下,其他的一切都显得不重要起来。
“我只是觉得可惜,镇国公一家都被斩首示众了,凭什么他谢晚霖活的好好的,还拥有了新的身份,名下不知道还藏了多少金银珠宝,到时候他照样可以过潇洒的日子。”
“小姐,你还是太单纯了,从一开始,谢姑娘就没有想过让谢晚霖好过,谢晚霖那样的人,失去了可以倚仗的身份地位,他还能剩下什么?他可不会甘愿做一个贫穷的才子,用不了多少时间,小姐就能听到跟他有关的结果了。”
“嬷嬷,我怎么听不懂?”
陈嬷嬷笑开了,“小姐以后会知道的,老奴只是猜到了一些,不过还不确定。”
陈嬷嬷不想说的话,上官挽瑜是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不再挣扎,起身道:“替我梳洗打扮,我要去见晚悠姐姐。”
“小姐别着急,当心身体。”
“我没那么娇弱,吃了晚悠姐姐给的药,我晚上可以睡的很好,已经很久没有做噩梦了。”
话是这么说,上官挽瑜还是听话的放慢了速度,谢晚悠的院子就在她的旁边,走过去用不了多少功夫,也没必要着急,很快就能过去了。
……
“晚悠姐姐……”
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还没看到人,那急切的声音已经先传了过来,谢晚悠手上还拿着一本书,悠哉的靠在软榻上,边上还放了茶水点心,各种小吃食也整整齐齐地放在案桌上,一看就很舒服。
上官挽瑜进来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嫉妒得眼睛都快红了,她轻哼一声,走过去脱了鞋子也上了软榻,“我还在给姐姐担心呢,没想到姐姐这边这般舒服,倒是显得我自作多情了。”
“那你赶紧也躺下来舒服舒服。”
“姐姐说的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词?”
“没说什么,倒是你,怎么慌慌张张的过来了?”
上官挽瑜仔细观察着谢晚悠的反应,眼中充满了疑惑不解,“外面的消息我都听说了,大家都在说这件事情,怎么姐姐一个当事人还这般淡定自若。”
谢晚悠不在意的打了个哈欠,“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跟我有什么关系?”
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原身经历的那些,谢晚悠又没有亲自体验,实在一定要说一点的话,那就只是刚来的时候因为原身的身型被嘲笑过,就那点嘲笑,对谢晚悠来说,就跟听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冷笑话似的,不会从她心里掀起一点波澜。
上官挽瑜本来挺义愤填膺的,可现在看了谢晚悠的反应,她也跟着冷静下来,好像没什么需要在意的,“姐姐说的也是,那姐姐今天想怎么庆祝?”
“我想喝酒,你这身体不能喝,等会儿别偷偷摸摸的。”
“我还没有喝,姐姐就已经开始这么说我了,这是不是太过分了些?”
小心思被戳破,上官挽瑜恼羞成怒起来,“不喝就不喝,这里就我跟姐姐两个人,我不陪姐姐喝,姐姐难不成是想一个人喝闷酒不成?”
谢晚悠轻笑,“会有贵客登门,与我饮酒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