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那公社在明斯克的整合工作必将遭受到极大的阻碍,严重点甚至会导致几个月后,公社与乌萨斯帝国对抗中的失败。
那么她该如何做?
睁开双眼,看向那一脸得意笑容的塔德乌斯大主教以及包括萨尼亚男爵在内的明斯克本地势力首领,身后的阿丽娜她们看向自己的那担心的眼神,周围的公社战士们不安的表情,警戒线外那流露着各自神色的明斯克市民、工人、学生和记者们。
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不少鬼畜的画面,她嘴角微微上扬,想到法子了。
没错,那就是著名的“诸葛亮骂死王朗”!
因为批站上面的诸葛亮骂王朗的鬼畜太多了,因此她对其中的台词印象十分深刻。
在这段剧情里,实际上王司徒的嘴炮确实极为有效,并且其中根本没有一丝破绽。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王司徒的这句话其实非常有道理,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这本来就是事实,在三国到来前,除了汉以外,还有秦朝、周朝、商朝和夏朝。
既然夏商周秦都凉了,那凭什么你汉就不能凉?现在汉凉了后就轮到了魏,这也是很正常吧?
而对于王司徒的这句话,丞相的反驳其实极为无力,“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毕竟刘邦有德吗?知名的赖皮大流氓啊。
随后,王司徒又说:“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这话对吗?确实对啊!就如曹老板所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话还真不是自夸,汉末军阀混战确实是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哪怕曹老板确实有点残暴,还屠过城,但不得不说他确实几乎终结了乱世,如果不是赤壁那把火的话。
王司徒的话,就是告诉丞相,我大魏是有很强的合法性的!
而后王司徒又说:“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尔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这同样是事实,蜀汉只有一州之地,而曹魏雄踞中原关中,兵多将广,正常来打,蜀汉根本不可能打得过魏,你蜀汉迟早得凉。
可以说,在“诸葛亮骂死王朗”这段剧情里,王司徒说的话从头到尾就没有一句是假的,而是确确实实的真话
实际上,在明朝嘉靖本的《三国演义》里,当王司徒说完这些话后,“蜀兵闻言,叹之不已,皆以为有理。孔明默然不语。蜀阵上参军马裰自思曰:‘昔季布骂汉高祖,曾破汉兵,今王朗用此计也!’”,只是这段剧情在现版本里被删掉了。
看看!王司徒多么流批!一通嘴炮后,蜀兵听了说有理,丞相听了要沉默,马诿则直接把王司徒比作季布了。
而在最后,丞相是怎么翻盘的?
在前面就说过了,很多时候,辩战并不是要为了辩倒对方,而是为了让周围的观众相信你的话。
以及,在不是辩战而是骂战的关键时刻,所谓的真相其实根本就不重要,能不能驳倒对方也不重要,重点不在于“辩”而在于“骂”,不在于文络络的扯道理,而在于如同骂街泼妇一样的骂人!
那么,丞相最后是怎么应对王司徒的话?丞相压根就没有应对!
是的,骂死王司徒的话里面,压根就没有一句牵扯到当前的真相和情况,比如大魏确实有合法性,比如大魏比蜀汉要更强。
如果说“善良”的王司徒确确实实是想跟丞相好好讲道理,那丞相为了赢,就直接对王司徒展开人身攻击了。
没错,丞相骂王司徒是无耻的变节者,过去明明是汉朝大臣,现在居然背弃名节当了魏国的臣子,是一个不忠之人。
在以儒家为首的古代,特别是汉朝,不忠不义之人是绝对会招人鄙视的,而丞相就紧盯着王司徒的这点骂。
“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那王司徒能反驳吗?他确实不能反驳,因为他确实是汉朝的背叛者。
那王司徒输的冤吗?也确实冤,毕竟他之前说的话都是真的,只是王司徒和丞相对待这场对话的态度根本就不同。
王司徒以为这是一场辩论,他x以为能“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他辩论的目的从始至终就是让丞相投降,让蜀军退兵。
他从始至终都没想弄死丞相,或者彻底歼灭蜀军,可丞相不这么想。
在丞相看来,这场辩论简直就是事关你死我活的骂战,如果他输了,那就证明王朗说的是对的,大魏确实才是正统,蜀汉确实打不过大魏。
一旦丞相承认输了,蜀兵当场倒戈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丞相必须要赢!
哪怕耍无赖!哪怕出脏招!哪怕搞人身攻击!
所以,小小琳想要击败塔德乌斯大主教,就不能在和对方继续牵扯“革命是否正义”这个话题里面了,毕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她几乎不可能赢。
赢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搞人身攻击!“蛤,哈哈哈哈哈!”
就在阿丽娜她们越发担忧,大主教等人越发得意,周围的围观群众越发分裂时。
他们看到,那个扎着长马尾的棕发鲁珀女孩突然大笑了起来,然后指着大主教笑道:“我原以为你身为明斯克大主教,来到此处,面对众人,必有一番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