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g(15367)”
828想办法让内和外斗起来
当米哈伊尔亲王走进了他在军营里的住处后,他那脸上的怒上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愁容,之前的怒火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真是特娘的乌萨斯粗口,这群家伙个个精明的要死,说起来话有理有据滴水不漏,我还真忽悠不了他们啊。
“只可惜我不是维特,没有他那副好口才,不然何至于此?”
“唉。”米哈伊尔亲王长叹气道。
对于之前在会议上,第一集团军军长所说的话,他怎么可能不清楚?
二十年前发生的那场乌萨斯东国战争,尽管他并未完全参与进这一战争,但当时就已经位高权重的他,不可能不清楚这场战争的详细经过以及真正的目的。
一场清洗乌萨斯先皇所留下的平民将领和新军的阴谋罢了,也正是在这场战争后,幸运活下来的赫拉格,才终于看穿了如今乌萨斯帝国的真面目,以当时近卫军军长的高级将领身份急流勇退,不就是为了怕不久后遭到议会的清算?
然而,尽管乌萨斯东国战争,乌萨斯帝国确实战败,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后勤在有心之人的操作下故意缺乏保障,加之补给线过长,鲜卑利亚的交通又极为不便,在缺乏后勤的情况下,军队人数再多,打赢的概率也不大。
相比起来,发生在乌萨斯西南边区的这场叛乱,后勤条件要好的多。
但另一方面嘛这时的军队又太烂了。
米哈伊尔亲王当然明白,所谓的“七十万对五十万,优势在我”这话尽管是他说出来的,但他其实自己都不信
真打起来,主动出击,最后的情况也只会像二十年前的乌萨斯帝国对东国发动的战争那般,以五十万对三十万,最终还只迎来了一个“惨胜”的结局。
然而,在米哈伊尔亲王看来,“惨胜”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
就如同乌萨斯东国战争其实是为了清洗帝国内部派系的阴谋,这场平定叛乱又何尝不是如此?
看看如今的帝国,两个集团军军长就能在私底下耍阴谋,操控感染者,以牺牲一座移动城市百万国民的代价,目的仅仅是为了挑起帝国与炎国的战争。
军队独走就算了,目的和性质还如此恶劣,这乌萨斯帝国的军人们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怕别哪天就来个乌萨斯版“招核维新”,进军圣骏堡天诛国zei都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米哈伊尔亲王看来,这场战争既是为了“平叛”,也是为了“削弱军队的势力”。
七十万打五十万,最后惨胜,已方差不多有个三四十万人的伤亡。
这样一来,那些各自掌控着一个军团的军长,也会因为此役而损失巨大,这样圣骏堡的中央也就更好拿捏起这些地方军队了。
更何况,真到了打仗出击之时,米哈伊尔亲王是肯定带着忠于乌萨斯皇帝的军队躲在后方,然后让那些桀骜不驯的军长带着手下的军团冲上去打前锋的。
既能平定叛乱,又能打击国内那不安定的地方军队,这简直就是双赢啊!
然而,就像米哈伊尔亲王自个所吐槽的,人家集团军军长各个都四五十岁,不是侯爵就是公爵,各个都是控制着数座移动城市和数百万人口的大贵族。
怎么可能猜不透这位元帅阁下的小心思?
先不说打仗肯定要死人弗,更何况叛军的势力还不弱,这样打起仗来死的人就更多了。
光说关于这场战争的战利品,虽然之前他们就收到了维特议长的信,表示叛军所占据的十一座移动城市,就是这些军长的战利品。
但谁t信啊!
首先,乌萨斯皇帝肯定也要分一杯羹,这样瓜分者包括十个集团军军长,就是十一方势力了。
叛军控制的移动城市明斯克,不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这座城市对乌萨斯民族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说这座城市的最后归属肯定属于乌萨斯皇帝。
切尔诺伯格,作为叛军的核心,这座移动城市到最后势必会摧毁,以乌萨斯帝国的暴虐作风,怎么可能会将叛军的核心城市留存下来?
这样,实际上就只有九座移动城市,来让这十个集团军军长来分了,可实际上根本不够啊。
真到了那时,怕是圣骏堡会故意以不好分赃为由,挑拨这些军长内斗吧。
更何况,这九座移动城市都是人口只有四五六十万的小型中型城市,你打仗平叛,最后手里的军团可能会损失掉一半人,死掉三四万士兵乃至好五六艘陆行军舰。
死这么多人,花费这么多物资和军备,最后就得到了一座被打烂的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