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了。”楚芷兰起身对百里清川微微欠身:“我先回去了。”
“嗯。”
楚芷兰走后姚靖驰上前,盯着桌上杂乱的东西看了起来:“东陵律?”
百里清川将那沓纸递给姚靖驰:“先前没发觉,如今再看楚小姐倒是个治世之才。”
姚靖驰低头看向那沓纸,越看越心惊动魄,这套律法怕是要将东陵现有制度翻个底朝天。
“东陵各处兴修书院……”姚靖驰翻了一页喃喃道:“百姓可送家中孩子读书科举?”
“嗯。”百里清川扒饭扒的很欢乐,显然是饿狠了:“科举一直被世家大族垄断,别说百姓了,就连寒门都没出路。如果平明百姓家的孩子也有科举这条路,他们在战场上就不用那么拼杀了。这样既解决了战场上的问题,又解决了后方的文官问题。”
何为寒门,没落的贵族为寒门,百姓是百姓,寒门是寒门,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姚靖驰沉默的看下去,一条比一条让人心惊,这些东西是好,可是难,很难。
“军中以头论功这点就推行的不错。”百里清川道:“我派了言檀夫妻去,刚去的时候有几个谎报军功的直接被言檀砍了,现在没人敢谎报军功。”
“陛下。”姚靖驰叹道:“那是军中,这些东西一旦发出去那些世家大族定会第一个阻拦。”
这东西岂止是让世家大族退层皮?简直就是刨他们祖坟,也亏得百里清川敢想。
“我知道。”百里清川怎会不知:“咱们温水煮青蛙,先在军中选出一批猛将,在慢慢用这些猛将替换掉在各方坐镇的将军,反正那些将军也老了。如今东陵正在交战,多几个猛将他们不会察觉到什么。”
百里清川不怕选出来的猛将能力不够,因为军中律法已经几近完善,只会砍人不会用兵带兵的人晋到一定程度就晋不上去了。
“然后呢?”
“然后徐徐图之,先废除门生。”百里清川想的很清楚:“如果不废除门生制度书院永远建不起来,但我觉着不用大费周章的建书院,还打草惊蛇让废银子。咱们就征当地地主豪绅家的院子,若是地主豪绅愿意提供院子在自掏腰包为民请教书先生,我就给他们一点好处。”
“什么好处?”
“我可是皇帝。”百里清川问姚靖驰:“难道皇帝墨宝对他们来说不是光宗耀祖的东西?”
“噗。”姚靖驰被逗笑了,被百里清川这么一解释,姚靖驰觉着这套律法推行起来也不是不可能:“那确实光宗耀祖。”
“景琛觉着可行吗?”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