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却没多说什么,只见他卸下背上扛的长竹条等材料和工具,拿根带标尺的细棍在院中丈量起来。
而后抽出竹条,蹲在地上编起地笼来。
乔宁好奇地看那小伙子会如何布局,只见他手指灵活的编织竹条,不一会功夫,竟编造出一口“u”形地笼来。
那地笼一尺高,足够兔兔在里面活动跳跃,“u”形笼中间则是菜地,互不影响,还很美观。
“兔子粪便渗透进土壤中,让这片土地异常肥沃,老婆婆您的青菜也会长的特别好。”
“好!好!”老妇人连说两个好,可见对眼前的设计很满意。
给了钱,老妇人还要留小伙子吃饭。
小伙子摆摆手,说他还要继续回万商市集等着,找个长久饭碗才行。
乔宁就是这个时候出现在小伙面前的:“来我这里吧,书院文具店,正缺一位心灵手巧的年轻匠人。”
那小伙一愣,没料到有想啥来啥的好事。
人群中有人认识乔宁,说道:“你还犹豫什么啊,这可是文具店的老板,卖铅笔的。”
小伙这才反应过来,激动道:“原来您就是铅笔小娘子啊!”
铅笔在江德大有名气,甚至大过乔宁本人,有人只知铅笔不知乔宁,便喊她铅笔娘子。
“我当然愿意!”小伙子对铅笔制作很感兴趣。
乔宁一笑,如此这般就算说定了,她便带着小伙去巷口小院。
一路上,她给小伙商定工钱,赵冬他们这些勤工俭学的,一个月是一两纹银,给小伙的,则开出三两银子。
“三两?!”小伙诧异道,“这么多?”
乔宁笑道:“我招你来可不是做普通长工,你看完铅笔的制作流程,要尽量造出省时省力的工具来,比如那六棱笔杆,怎么能快速高效的连续生产出来。”
后世的生产可达半自动甚至全自动,现在这个朝代却实现不了,只能让精于这行的匠人瞧瞧,看能不能给造出来。
小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喜欢这种有挑战的新奇玩意,于是郑重其事地答应下来。
乔宁带小伙子参观完“铅笔生产线”,便让他独自思索,好的设计师需要独处和思考,匠人也是。
她回到书院门房,正巧遇见陶崇来买笔。
“乔小娘子,铅笔、削笔刀,橡皮,各给我来十个。”
不仅乔宁,连沈老儿都大吃一惊:“你突然买这么多做什么?开始发奋图强?”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