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睿在李贤回到御座上后;起身退后一步;将节、钺高举在头上;对着广场上整齐列队的数万军士再次怒吼道:“誓将大食人斩尽杀绝;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众军士也挥舞着武器跟着齐声高呼;怒吼声震天的响;和着更加激昂的鼓乐。数万将士的怒吼声将所有人的激|情点燃;那些观看的百姓也跟着振臂高呼“大唐万胜”让人有种震耳欲聋的感觉;那些举起的手臂和挥舞的武器都密集成林了。
群情激昂之下;杜睿上马;抽出佩剑;命令大军出发;在前部先锋高履行的带领下;大军的前锋人马开拔;随后其他的人马也都跟进;早在城门外等候的三十多万将士也加入了进来;在腾起的漫天尘沙中;四十万大军终于踏了征程。
请大家支持,更新第一,全文字,无弹窗!认准我们的网址
正文 第六十五章 一路向西
大军出了长安地界;便一路向西;四十万人;数量庞大;再加上带着大量的辎重粮草;又因为随军运送数以万计的霹雳弹、火药;重炮等火器;怕颠簸之下出现异常情况;行进速度非常的缓慢;一天行进才不过几十里。【www。bxwx。cc 新。笔下文学】
杜睿作战;最为擅长的便是长途奔袭;当初征伐高昌的时候;四五天的时间;便横穿了数千里沙碛;打的就是一个快子。
但是现在;就连杜睿也不得不适应这种行军速度;与以往相比;现在的行军速度简直可以用龟速来形容;太慢了;更不要说彼此间的联络全依靠人;要是前方有突发的军情;是很难做出及时的反应;即使行进的大军遭受敌人的突袭;绵延近百里的人马要做出迅速的反应;会是件很难办到的事。
一想到这个;杜睿便急切的盼望着杜承学能尽快将他所描述的火车研制出来;如今蒸汽机已经有了;假以时日;当火车轨道遍布大唐的各个角落;沟通每一道;每一州;到了那个时候;不论任何地方出现意外;大唐都能作出最为迅速的反映;当然也包括行军。
试想一下;大唐军队通过铁路网;在敌人刚刚发出动作的同一时间;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不过眼下是不行了;杜睿也知道这种事急不来;当初杜承学的蒸汽机足足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研制出来;火车相对蒸汽机虽然要简单的多;但对于这个时候的唐人来说;还是有鞋乎想象了。
杜睿对行军速度并不满意;行军途中尚且如此;等到战事进行时候怕是也是一样;虽然可以有一部或几部人马能偶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急行突进;但要几十万人都达到这个速度;一天行进百多里甚至更多;那是不现实的;至少粮草是肯定跟不上。
没有粮草物资的补充供应;如何能保证大军的战斗力?
四十多万人马需要的粮食物资是个天文数字;此次征战;朝廷征用的民夫数量远比战斗人员多;足足好几倍;手扛肩挑;小车子推进;想让他们跟上骑兵的行进速度;只能晚上做梦去。尽管不满意;但是却也无可奈何;要是在以往单独的骑兵突进;要是这样的龟速;杜睿只怕早就发火了;可是现在的情况特殊;是杜睿执意要打一场全新形势战争的;携带了大量的火器;所以他想象中的快速突进;只能在特定时候、特定情况下进行;而且还是部分人马。
杜睿每天也都在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打这一场仗;说起来可笑;大唐战神;居然还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多人马;四十万人;足足是大唐兵力的五分之一。
兵力多了;虽然有好处;却也有弊端;他很清楚;一旦战事进行;在战场上;大部时候都是一支兵马攻击一个方向;或者几路人马围攻一个目标;要达到以往那样;几个方向的兵马协同作战;简直是天方夜谭;任何一方的军情都不可能及时传递到其他友军指挥官手上。如此情况下;更是要考较领兵将领个人能力。
领军将领的能力出众;在与敌人遭遇时候做出正确的应对;就有可能取得战事的胜利。反之就可能惨败;一路人马惨败还会累及友军;甚至整路大军都遭遇败绩。
()
当初苏定方在怛罗斯之战惨败;就是因为后方的异族仆从军突然叛乱;正在前方和大食人拼命的苏定方根本就没得到消息;等到后方因为得不到救援;全线崩溃的时候;苏定方再想去救;已经太晚了。
虽然有弊端;但是杜睿却并不如何担忧;唐军就是在不断的战争当中成长起来了的;每一战结束之后;唐军都会发现很多的问题;然后加以改善;在下一次的战争中极力避免;杜睿相信;此战结束后;他同样会发现大唐军队中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自然就是除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人不是一天长大的;同样军队也不是从建立之初就天下无敌;他们也需要成长的过程。
当初杜睿第一次跟随李靖出征;就曾建议李靖组建一支两马换骑的快速反应队伍;防备战事出现突发情况;能及时支援。
大军一路向西进发;在行军的过程当中;杜睿也经常将众领将聚在一起;讨论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争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何掌握分析敌情;如何做出决断;如何调遣各部;各部攻击的任务是什么;需要突击的目标位置;战斗如何开始;用哪一部先开始攻击;等等。
所有的这些问题;杜睿都会仔细地询问众将的意见;并要众人回答如此考虑的原因;再把他自己的想法也告诉众将;分析探讨各自方案的利弊;及作战时会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要如何应对;这样的讲述让众将都是受益匪浅。
杜睿这种民主的作风;也逐渐让众将都放开了;就连五个儿子也时常把他们所有的想法都告诉了杜睿;让杜睿进行指正;杜睿自然十分欣慰;尤其对杜学征在许多方面独到的见解很是惊异;在称赞杜学征考虑周全的同时;也对杜学征在一薪面略免经验不足;或者说比较稚嫩的布置作了指正;让杜学征受益匪浅。
杜睿的言传身教;也让杜学征也是非常的感动。他也都迫切希望能以亲自指挥一场战事的胜利;来证明自己不是只能纸上谈兵的赵括;杜睿也期望着杜学征能在此战中有特别出色的发挥。
现在的杜睿已经根本不需要功勋来为自己证明什么了;反倒是期望几个儿子和其他将领都有战功斩获。
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征;他希望用这一场大战;为大唐培养出来足够的优秀将领;尤其是几个儿子;杜睿迫切的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成长起来。
后世的宋朝有杨家将;岳家军;杜睿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日后也能成为国之干城。
大军从长安出发后;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行进;抵达了玉门关。
作为边陲名镇的玉门关地位非常重要;城墙修筑的很高大;又因为其是内地前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十分繁华;城市规模虽然不能和大唐腹地相比;但比一般的州府都要大上很多。
因其战略地位重要;玉门关的规模很大;西北有战事时候;玉门关经常作为兵员及战略物资的存储中转站;今次也是如此;先期运送的物资全都堆积在玉门关;再由玉门关的官员负责将军需物资派送到高昌;焉耆;而后辗转进入龟兹;碎叶。
以往玉门关是大唐的边陲重镇;但是如今西域都已经被大唐鲸吞;这里的战略地位;不免下降了许多;但是一旦西方有战事的话;这里依然会成为天下瞩目的所在。
大军还未到;玉门关的官员就已经忙得屁颠颠;他们除负责物资的看管及转送外;还要迎接并负责安置路过玉门关的大军;战争进行后;还要负责接收俘虏及战利品;物资的看管及转送同样还要负责;并且还要花更多的人员精力去做好这些事。
()免费TXT小说下载
如今战事将起;玉门关一带的官员早已经忙得天昏地暗。在大军抵达玉门关之时;玉门关守将率着一众官员出城迎接;杜睿分明看到;那些官员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眼中全是血丝;他们已经忙了几个月;如今大军到来了;可以说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接下来还有更忙的事等着他们。
长途奔波了千多里的唐军将士也差不多;他们都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