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唐极品闲人笔趣阁 > 第384部分(第1页)

第384部分(第1页)

天下谁不知道杜睿乃是大唐首富,七宝斋遍行天下,杜家商会占据着大唐近八成的海外贸易份额,他们要是能搭上杜睿这个大人物,自然好处多多。

只是像这样的宴会,杜睿连想都没想都推拒了,他可没心思应酬,在驿馆内休息了一夜,转天不顾何汝道的挽留,便带人登上了早就准备好的海船,带队的依然是冯茗。

如今冯茗也因功做到了登州水师提督的位子,从三品的高官,不过杜睿的恩情,冯茗却从来不曾忘记,这次杜睿出海远赴倭州,他便请命,亲自护送,李承乾也担心杜睿一路上会有危险,自然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还调拨了伍佰飞虎军一同登船护卫。

对此杜睿也都知道,虽然觉得有些麻烦,但是李承乾的一番好意,他总不能负了,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了。

“杜大人!早日归来啊!”

“杜大人!还望快些回来,辅佐圣上!”

港口处,不单单是登州的百姓,就连凑巧在此的海商也纷纷前来相送。

杜睿在船上也是连连拱手,道:“诸位,杜某此去,多则半年,少则三月,必将归来!告辞了!”

盖伦帆船扬帆起锚,缓缓的驶出了港口,不一会儿,登州港便看不见了,看着碧波荡漾的海面,杜睿的一颗心也早就飞到了倭州。

自打重生以来,他还不曾与杜云莲分别这么长时间,相依为命的嫡亲妹妹,因为李治谋反,被一同发配到了倭州,经年未见,要说杜睿不思念,那绝对是假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莲儿啊!不知你如今怎样了!?

正文 第二章 庶人李治

大唐倭州,平安京,也就是曾经的飞鸟城,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大唐倭州的治所,经过几年的移民,如今唐人在倭州的比重已经达到了三成,虽说倭人还是占着绝大多数,然在倭州起主导作用的,却毫无疑问是唐人。

当初将倭州打下来,杜睿给太宗皇帝的奏折之中,曾对如何治理这个地方,有过一番详细的规划,在他的计划之中,就是将倭州之民分为了三等,第一等自然就是移民的唐人,第二等则是以前倭国的平民百姓,第三等则是那些倭国贵族。

通过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控制倭国,同时还要不断的削减倭人的口数,不断的在倭国抓捕奴隶,送往大唐,为的就是在未来,能将倭州彻底变成唐人的天下,当然要杀光倭人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那是数百万的性命,虽说当初征伐之时,杀了近百万,可倭人实在是太多了,倭岛之上又多是高山密林,倭人往里面一躲,找都没地方去找,单凭一个杀字显然是无法根绝倭人的,那么就只剩下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同化,将倭人完全汉化,在未来,让他们都忘记自己是个倭人的事情。

刘仁轨在倭州守护这个位子上也做了六年的时间了,虽然不曾再有升迁的机会,不过刘仁轨对现在的日子十分满意,倭州地方不大,可是乐子却不少,那些倭人也不是十分安分,今日东国叛乱,明日近畿闹事,一年到头,刘仁轨都没几个月清闲的日子可以过。

当然,刘仁轨也知道,将他留在这里,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监视李治,如今的李治虽然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可到底是太宗的嫡子,纵然被剥夺了王爵,而是谁敢小看了他,一旦这小子在倭州闹出些事端来,也是不好收拾。

刘仁轨接到杜睿要来倭州探亲的消息之时,也是吃了一惊,毕竟五六年来,大陆那边除了有来抓捕倭奴的船队过来,就连个传旨太监都没到过倭州。

刘仁轨虽然能安于现状,但毕竟身为一个杀场战将,谁愿意整日里窝在这个小地方,和那些倭人在大山里捉迷藏,他算是打定了主意,等到杜睿来了,怎的也要在杜睿的面前好好报报委屈,总是顶这个倭州都护府都督的名头,算是怎么回事儿!

“来人啊!”

守在门外的亲兵闻言,连忙走了进来,对着刘仁轨一拱手道:“将军!有何吩咐!?”

刘仁轨捻着胡须,道:“宋国公要来倭州探亲,你将此事告知李夫人,记住,去的时候,千万不要失礼!”

亲兵忙道:“小人省得!”

李治虽说是被剥夺了王爵,发配到了倭岛,可是毕竟是太宗的嫡子,当今圣上的亲弟弟,谁敢怠慢,说是发配,其实和在此修养没什么两样,就连人身自由都没有被限制,倭岛和大陆被大海阻隔,所有大型船只又全都被都护府控制着,李治纵然是想要逃走,都没地方可去。

刘仁轨虽然肩负着监视李治的重任,但是对李治始终都是以礼相待,从来不曾怠慢过,平日里也多加照顾,这些亲兵自然就更加不敢对着李治作威作福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说到底,李治和李承乾也是亲兄弟,誰知道李承乾什么时候想念弟弟了,到时候,李治困龙升天,他们还能讨得好处去,何必做那得罪人的事。

#¥#¥#¥#¥#¥#¥#¥#¥#¥#¥#¥#¥#¥#¥#¥#¥#¥#¥#¥#¥#¥#¥#¥#¥#¥#¥#

说到李治,他现在的日子过得倒也清闲,虽然不再是亲王之尊,可日子却过得逍遥自在,不用再去想那么多事情,不用再担心着什么时候会东窗事发,整日里渔樵耕读,说不出的快意。

不单单如此,李治如今还给自己找了件有意思的事情做,这些年许多百姓移民到了倭岛,人多了,便渐渐聚拢成了村落,李治闲暇无事,便应了私塾先生这个差事,村里十几个孩子,都由他来教导。

到底是天家的子嗣,李治本身的文学修养也十分深厚,用来给村里的顽童开蒙,自然是绰绰有余。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