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有美璇玑正第3话上 > 第4话上 北巡放歌(第1页)

第4话上 北巡放歌(第1页)

皇帝兴师动众,自大兴发驾。所过州县,十里间幡旗相蔽;行幸所在,驰道上羽仪溢路。声势浩大。

五月渐热,加之适逢端午,车发不久,顿于同州赤岸泽。端午这日,皇帝御殿受百官献礼,所献珍宝奇玩,不在话在。皇帝悦之,各赐扇及五色缕。退朝后,宫官以服玩分赐诸妃,独一纸表奏无以送人,遂呈至御案。

皇帝展卷阅之,见是一篇《高祖文皇帝颂》,转喜为怒,愤恨不平。

这日,尚书左仆射苏威至偏殿,皇帝耿耿于怀,怒掷表奏于地,愤然道:“薛道衡致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

苏威览之心惊,拜道:“道衡顾念皇恩,或只感念先帝而已。”

“公昔与共事,勿出言也!”皇帝骂道,“薛道衡老汉!朕以先朝旧吏,欲委之秘书监,未料此人刚回京就上表讽今。这些老臣,恃功而骄,何必礼接也!今司隶台新设,莫如以薛道衡为司隶大夫,不予重用。”

苏威曾佐先帝,继杨素为左仆射,正欲婉劝,又不敢语。

“太行至并州驰道修筑如何?”

苏威如实奏道:“已征河北十余郡丁男开凿太行山,直达并州。”

皇帝满意颔首:“有此驰道,北巡何其便宜!”

侍者入报:“大家,启民可汗亲使请求朝见。”

皇帝闻言,笑道:“半月以来,启民遣其子侄先后来朝,今又遣使,其重视至此,当以嘉奖!”

少顷,突厥使者入殿,皇帝免礼,笑道:“启民再三遣人入朝,忠心可嘉,朕心慰也!”

使者道:“可汗常云:染干多幸,蒙皇朝扶持,乃为突厥之主,实为皇隋之臣。愿亲入塞奉迎舆驾,望至尊恩准。”

皇帝悦道:“朕知可汗忠心,然突厥不可无人主事,不必迎驾。”

使者拜道:“诺。”

在同州停留数日后,巡幸之驾出潼关,过雁门,各郡献食,其中尤以雁门最精。及至马邑崐,独马邑太守杨廓无所献,皇帝大怒,以雁门太守丘和为博陵太守,并遣杨廓至博陵学习丘和。余郡闻之,因以为鉴,由是所过州县,献食竞为丰侈,用度靡废。

转眼六月,车驾走走停停,再次宿于榆林行宫。

酷暑难耐,毒日高悬于天,肆意烤炙着无垠的榆溪旧塞。此处以河为境,树榆为塞,曾是匈奴、西羌、乌桓、鲜卑各部杂居之地。茂盛的榆树林循着秦长城绵延千里,繁衍至今,形同一道绿色屏障。

一道敕旨从榆林郡行宫发出,由武卫将军长孙晟送达突厥。

长孙晟驰至启民牙帐时,启民可汗已率诸部酋长集于帐前恭候。

长孙晟一下马,启民可汗连忙上前:“将军一路辛苦,快请入帐。”

长孙晟作揖,又与众酋长见礼,方随入帐。目光触及帐前草秽,眉头一皱。

启民可汗见之,诚惶诚恐。引之上座时,谨慎询问:“将军此来,未知有何指教?”

长孙晟见其忧惧,笑道:“可汗无须多虑,请听皇帝敕旨。”

启民可汗连率众人听旨,长孙晟宣道:“皇帝若曰:王师出塞,国之盛事。朕光膺图箓,以宁兆民,此次过境,无意扰众。望诸蕃知之,特此预告。”

“臣等领命。”

长孙晟解释:“此次出塞途经突厥,皇帝陛下体察民心,恐臣民惊惧,遣某前来谕旨。”

“多谢至尊顾念,臣等无不心盼乘舆驾临。”启民可汗连道,见长孙晟点头,复又询道,“我欲去榆林朝见,未知可否?”

长孙晟笑道:“自然可矣,鸾驾将宿榆林多日,天凉再发。然有一事,某欲提醒可汗……”

“将军但请吩咐。”

“吩咐不敢。”长孙晟微笑,乃指帐前草曰:“此草大香。”

启民可汗嗅之,摇首:“不香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