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麻溜的起来,去拿磨刀石,再把家里的刀都拿出来,磨刀。
大嫂去隔壁又借几把镰刀,帮他们磨刀,毕竟砍人也用不了这么多。
家里就一块磨刀石,屋檐下一块石头都磨凹了。
胥家几个小子也要磨刀。
汪汝迁领着他们去读书。
小子问:“读书有什么用?小叔读书了、才有这么多事儿。”
大嫂大着嗓子骂:“那是读的不好!”
小子逆反:“不读!”
他算是懂事的,没戳汪家的伤口。
他很小的时候,就听小叔说汪景伯多么厉害,结果呢?
还是得和小娘子一样,捶他!汪景伯现在都习武了。
野蔓插话:“没脑子的、就被人耍的团团转,几千两银子怎么都够他倾家荡产了。有脑子的、还能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文武双全的,最厉害。”
小子眼睛亮了。
大嫂乐了:“就他,文武双全?”
野蔓问:“你不想做老夫人?”
想!当然想!大嫂不泼凉水了。现在就得多赚银子,让他们学的起。
没野蔓的事儿了,就是给孩子一个希望。
几个小孩果然乖乖的跟着汪汝迁去读书。
汪景伯是他们偶像!小叔远远比不上。
莫晓娟看着,还是主子厉害。
喻氏心想,就主子这能耐,十个荣翠筠都比不上。
毕竟,荣翠筠是罗氏养的,罗氏自己儿子都养不好。
喻氏又觉得,主子这积德、还不在意,很可能就教好几个孩子了。
喻氏自己没本事,但外孙女读书,她慢慢也看开了一些。
读书好,越是穷越要读,才可能改变。
小孩不哭了,大人也安神。院子里人多,不乱。
傍晚,两辆马车到了板桥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