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百度百科 > 第991章(第1页)

第991章(第1页)

关羽已经去了天水,就任凉州牧,所以留在成都的职位最高的就是张飞了。

张飞得负责这半年在整个益州的治军工作,把撤回来的北伐部队或投入训练,或组织参加军屯或者水利施工修缮,不过总的来说工作量不大,张飞把具体的活儿层层分包给下属,自己一旦腾出时间,就来李素这儿喝酒蹭饭。

除了张飞以外,其他如今留在益州的官员,都比李素级别低太多,所以李素几乎可以像土皇帝一样享乐。

这一世的益州本地官员,对刘备的忠诚度可比原本历史上要高得多了。

主要是刘焉的“清洗刘备内应”,加上后来的租庸调法改革时打击蓄锦压粮价奸商,把本地的刺头灭了至少七八成,所以没那么多人可以感慨分赃不允、手上无权了。

官员里面刚从民间寒门简拔起来的有才干人士比例非常高,再加上这一世刘备第一次北伐就成功了,可谓一击而中,而关中被李傕郭汜残害得那么惨,刘备甚至还能带益州人和荆州人北上做官,这种待遇简直太梦幻了。

前世是外地人抢益州人的官位,蛋糕就那么大,现在是不用内卷还对外输出官职了,谁不心中暗爽?

刘备到了长安,带走了蔡邕荀攸钟繇等老资历高官,连太守都空缺出来很多位置。

当年刚入蜀时,刘备多用他带来的元从老臣当太守控制地方。益州人当太守的只有一个蜀儒四宗的陈实,犍为太守;东州士也只有一个庞羲,朱提太守。

现在蜀郡、广汉、巴郡、汉中四个大郡的太守都空缺出来了。

加上李素这次回成都,要在半年之内搞好益州拆分为益、滇二州的事情,所以南中要划出去。这样一来益州的郡数有点少了,还能进一步分郡精细化管理,所以从蜀郡拆汶山郡、从广汉拆梓潼郡这些原本没有彻底推行的计划,现在也都能落实。

益州起码有六个郡的太守空出来,大部分岗位都会换本地人上!偏偏刘备还对李素非常信任,表示这种文职的安排李素有极大的裁量权,基本上是李素看谁合适,给个名单,刘备自己最后圈一下微调一下,就能用了。刘备向来不太关心财务官、事务官的任命。

可以想象,李素回到成都之后的日子,每天有多么的宾客盈门,人人都想在他这儿进一步混脸熟。

也亏得李素操守不错,从来不收真金白银的礼物。实在是没办法孩子办满月酒有人送礼金,也规定不能超过十块金饼——

而且还是连张飞都只许送十块金饼,其他人得按照中国的传统官场文化,自觉降等,按照他们和张飞的官职品级差距酌减。

……

11月16,两天后就是摆满月酒的日子了,侯府里进行着最后的准备,氛围很是不错。

宴席用到的菜肴食材都已经备齐。哪怕是河鲜与肉类,也多是在城外的封地庄子鱼池羊圈里养着,做菜前半天再宰杀。

至于李素自己,当然是无论摆不摆酒每天都吃得那么好。

寒冷的冬天,正是泡澡的好日子。蔡琰之前因为坐月子,不能下水,只能让婢女每天给她擦擦,现在日子差不多了,才跟着一起在温室里淋一下,但能不浸泡还是尽量不浸泡。李素便自己泡,让周樱给他搓背。

下午泡完澡,一家人收拾得神清气爽,围坐一起准备用晚膳。

桌上的饭菜也是极为精致,有好多菜都是前人见所未见的。上菜的同时,还有一个张飞家的仆人,来李府拎走两个食盒,里面的菜色也都是李素家每天多做的特色菜。食盒内层还有石质夹层,防火防导热,然后在石夹层上放一些炭,确保食物半路上不会冷掉。

饶是张飞的那位仆人见惯了李素的奢华,今天看到新菜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叹服。

“这个……就是五天前张将军吃得赞不绝口的灌汤小笼包了么?看着样子像,闻着香味不像。”

灌汤小笼包,也是李素这次回益州后,让家里厨子做出来的,馒头本身如今已经不稀奇了,李素刚入蜀的两年,馒头就已经普及开来。而灌汤包关键是皮冻的技术,点破了那层窗户纸倒也简单。

如今是冬天,正好猪皮冻很容易凝结,包的时候可以把大量浓郁的汤汁包进去。五天前李素府上第一次做了灌汤小笼,张飞就吃得眼睛都直了,后来李素府上不做他就请厨子去自己做。

面对张飞仆人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儿,李府的仆人就骄傲地介绍:“这个月,咱郫侯府哪天给你们重样了?说你没见识吧,这是小笼包不假,馅儿换过了,是江鳗的。”

李府仆人这么一解说,张府仆人吸了吸鼻子,感受着院内弥漫的香气,才想起来,这确实是岷江鳗鱼的香味。

他一开始之所以没有敢相信,主要是没想到江鳗的香味会如此浓郁,甚至是……密集。

没错,就是密集,搁后世,那么浓的香味,只有在蒲烧鳗鱼饭加工厂里才能闻到。

张府仆人往左右一看,这才发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事实:此刻正是饭点,李府的仆人们也都在扎堆吃饭,而他们当中最低微的杂役苦力,今晚吃的也都是鳗鱼,只是似乎剥了皮,光剩下里面白白的鳗肉。

“右将军已经豪爽宽仁到这种程度了?给府上每个打杂的都吃江鳗?”张府仆人失惊问道,内心有那么一瞬间甚至在惋惜他为什么是张飞府上的下人呢。可惜这年头不流行背主跳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