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百度百科 > 第1022章(第1页)

第1022章(第1页)

家父在酒泉时,最后给我派来过信使,但当时我还不在天水,而是在长安呢,那是去年秋天的事儿。但当时关中灾情正是最严峻的时候,大王把主力兵马都遣到各地就粮,大王亲自跟我说实在无法出兵救援,请我谅解,还回信说让家父尽量保全家族嫡系兵马骨干,其他地盘丢了就丢了。家父就是得信之后,绝望遁入祁连山的。”

如前所述,祁连山北麓有很多青藏高原的边缘褶皱山谷,谷内多半有青藏高原雪山融水或者高原流出来的小河。羌族人都是每个小部落占这么一条河谷,种田放羊做皮袄,世代生存下来。

马腾混到这个份上,基本上已经跟一个占河谷种田的羌族部落酋长没差了。要不是势力被拔除得这么弱,追杀他的成本远高于收益,郭汜也不会放过他。

马超说起父亲的窘境,难免有些伤怀走神,后半个问题竟然忘了继续回答下去。还是关羽细心,他知道刚才李素还问了敌军兵力情况,就主动把话题接了过去,帮马超回答:

“伯雅,如今的敌军兵力情况是这样的韩遂名下,始终有积年老贼数万,估计五六万吧,但都是兵痞、逃兵油子、羌人贫民为主,实际上有经验的战兵不会超过两万。毕竟金城郡户籍上的汉人人口也才八万多人,怎么可能养兵养五六万?分四万人回去种地放羊还差不多,否则早饿死了。

不过郭汜的兵力应该是不少的,他去年泾原之战后,撤走的兵力就有四万多人,那些是真正西凉军把持朝廷时的正规军。加上后来收拢的贾诩张绣残部、泾原之战后往西北逃亡溃散觅食的李傕残部,总共五万人肯定是有的,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其中至少两万人是董卓进京时期就已经从军的精兵,那就是五年血战的老兵了。剩下三万人从军时间应该短于三年。

考虑到武威郡和张掖郡的人口、存粮,我估计郭汜这五万人也不可能全部保持战斗状态,肯定要分一些人平时农忙种地,至少也是放牧牛羊补贴军需,否则以当地的民户数量和纳税交粮肯定是养不起的。如今整个凉州,河西四郡加金城、西平,一共才五六十万在籍的汉人人口,还有数量不明的羌人部落。光靠五六十万纳税百姓,怎么养得活韩遂郭汜加起来那么多兵?”

(注:汉末实际估计,凉州应该还是有一百多万人的,但汉人确实少,羌人部落是没有户口不纳税的)

李素看了一下地图,又分析了关羽马超的说辞,也觉得关羽的进攻方向是对的。当地人口那么少那么穷,因粮于敌都有难度,敌占区的农作物只能说是解决一部分的军需,还是要沿着河运尽可能便利的路线进攻。

哪怕为此不得不先打韩遂、再打郭汜,多打一场攻坚战,综合算下来还是划算的。

李素点头:“我对这个进军路线没有异议。攻下武威郡治姑臧之前,确实该这么打。”

第501章恍如西部片

既然都聊到了平凉的进攻路线规划,李素当然也少不了顺便问问关羽马超西征的兵力部署。

刘备阵营如今十几万精锐部队还是凑得出来的,但问题是后勤困难,关中没有余粮,靠天水郡和陇西本地屯田、益州的补贴,难以支撑大部队的调动。所以,少不了又是一年“以少打多”。

当然了,李素每次遇到不得不以少打多的情况时,好歹还能从军械、后勤装备方面稍微开开挂,确保人少战力不少,这些都是后话了。

关羽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也很直接:“如今天水常驻兵马不过一万余人,加上陇西这边,总共两万。这是防止郭汜反扑的最低限度。不过到了出征的时候,会从汉中和武都再拉两万人马过来。

到时候步骑兵各两万,再加两个陷阵营。步兵两万包括汉军一万三四千,都是去年吴匡带着来天水的西路军,加上蛮兵六七千,都是青羌兵和叟兵。

骑兵两万,有七千是子龙一贯带领的精锐,如今留在天水,归马校尉节制,还有三千是马校尉自己留下的嫡系骑兵。剩下的一万,则是去年从张济等部俘虏苦役营里收编的老兵。大哥当初定的标准是必须原先在张济张绣麾下当过骑兵,骑术过硬,而且要悔罪良好,有些还是苦役营吃蝗虫撑过来的。”

李素点点头,表示理解,因为刘备阵营北伐时的全盛状态,也不过才三万左右骑兵。北伐过程中泾原决战等几场战役,骑兵部队跟郭汜张绣血战,是折损率最高的,反而是中军步兵主力,因为最后阶段段煨的临阵倒戈,所以打硬仗的烈度较低,损失比例也低。

去年的决战后,刘备军中剩下还能打的骑兵部队老兵,已经两万五都不到了。加上跟呼厨泉的租约到期,当初答应呼厨泉打回关中就让他去北地郡光复河套,所以呼厨泉带着一大票人走了。

刘备军有多年作战经验的骑兵老兵,现在勉强两万人,给马超的西路军分一半,已经是很优待了,其他战略方向也得多少留点戒备。

当然了,因为打下了关中和天水、陇西,刘备军如今跟产马地还是比较接近的,战马来源相对宽裕。所以只要不纠结士兵是否经验丰富、久战可靠,还是可以吸引新兵或者改造战俘。

所以才有了马超带的这两万骑兵,半数都是改造战俘。西凉兵也不都是无可救药,只要督促他们好好服苦役磨掉他们的野性,用刑罚和吃蝗虫筛选压制,最不听话的刺头甚至可以杀掉一小撮杀鸡儆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