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东西原产地也在更西面的西域,鄯善商人也只是在去西边的龟兹、疏勒经商时吃过,在鄯善本地也没有种植。但听了李素的要求后,那些秋天来卖酒的鄯善商人表示,明年会尽量想办法给李素带来种子——谁让李素开了高价呢。
伊吾、鄯善的商人每年到敦煌酒泉经商,一般也就是春秋两季,主要是冬季夏季气候不适合穿过沙漠戈壁,也不会进玉门关。春天主要是卖一些昂贵的奢侈品,贸易量比较少,秋天则有更多日用品、民生必须物资的集中交易,规模也更大。
所以李素要种子,估计得等到明年秋天了。谁让今年商路才刚刚打通,很多人还没得到消息,不知道凉州已经和平了、凉州货物可以直达长安。消息的扩散、商誉口碑的重建,怎么不得一年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西瓜、胡萝卜这些肯定是迟早吃得到的(这个时代有胡萝卜,但不是橙色的,颜色不一定)。
这才不枉哥为大汉朝重开西域商路嘛!要是开了商路不能带来西方的奢靡生活用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甚至见识胡姬……咳咳,那谁还辛辛苦苦为大汉朝立功,总要有点利己的动机,动力才更足。
要是穿越过来到大汉朝位极人臣,却连前世去ktv喝小酒开果盘那点享受质量都没有,这穿越也太憋屈了。
这要求不过分。
李素泡完舒坦了,就出去让婢女给他松松筋骨,揉捏的时候同样与在中土不同,要上西域的花香精油开背。芳香精油抹滑腻了,甚至可以让妹子上去踩一踩——当然了,她们也得提前泡脚泡干净,而且泡脚的时候也是稍微加了点精油的。
踩背床也跟后世医院里的理疗床一样,床板上上挖个洞旁边是软垫,方便李素把脸埋进去又不气闷。上面还有一层类似蚊帐架子的木架、木架上有套进去可以滑动的木凳,方便婢女坐在上面,随时调节脚压迫在李素背上的力量。
这些小设计后世不稀奇,去医院看过理疗的都知道怎么弄,但放在汉朝就是巧思,让人会诧异于“怎么会有人为了这点享受,懂那么多脑筋花那么多心思”。
尤其“让婢女泡脚的时候都加精油”的奢靡作风,后来传出去后,再次让身处酒泉郡的汉人文武官员震惊,暗呼还是右将军会玩,有品位。幸亏他们没听说过明朝严嵩的玉屏风,否则肯定会拿来类比。
婢女一边给李素精油踩背,蔡琰也过来凑热闹,昨晚李素喝多睡得早,让她没机会卖弄。此刻就拿过她更新完最新章节的《西征赋》,给李素看,让他点评。还拿了琵琶,要给李素唱词,说她就在酒泉住的这个把月里,把琵琶都学得挺精通了。
李素静静地听妻子骈四俪六声情并茂念了一遍,果然是在赋的最后把居延海灭郭汜的情节也更新进去了,至少听起来辞藻华丽豪爽,很有气势,反正对汉赋这种文体他也不能要求更多了。
听着听着,他也忍不住夸赞鼓励妻子一番,进行更多吟诗作对方面志趣相投的深入切磋,无须赘述。
……
战事结束之后,李素在酒泉也没闲着,一边是督促当地官员趁着军阀和强大的部族刚刚被痛打了一遍,重新统计凉州实际的汉族人口。毕竟这地方朝廷都已经至少三十多年没有掌握实际情况了。
统计好人口、摸清各县的田地和牧场的大致规模,才好为明年国渊在河西走廊推广“变牧为耕”,把一部分水源还算丰沛的牧草地改成棉花田。
而且不管怎么改,种棉花所需要的灌溉条件肯定是比牧草地更严格的,有些地方少不了在弱水各支流上再挖掘灌渠分流。明年三月春耕开始之后,也没时间给百姓兴修水利了,所以这些活儿最好趁着这个冬天农闲,在天气不那么恶劣的时候,调集百姓自发修一些。
官府也可以稍微拿出一些钱粮作为补贴——主要是之前李素和王平光是钓鱼执法,就杀了五万不长眼想抢劫的羌兵,进一步犁庭扫穴按部落拉清单,把那些有反抗罪行的部落的老朽病残也清算一下。
从灭掉的部落弄来的无主财物,就拿来补贴那些愿意臣服汉人统治、跟汉人学习如何改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羌人。
反正都是那些趁势一拉一打的招数,稍微一教官员们都能学会。
一番统计之后,李素发现:没想到西凉那么惨的地方,原先依然有汉人豪强能隐瞒应纳税人口,明明账面上常年只有五十万人,实际最后打完仗还能查出来七十万人口,要是没有战乱估计能接近八十万。
倒是羌人的人口虽然没有数据,但跟李素战前预估的差不多,整个河西羌胡大约是两百万,五十万在弱水东北,一百五十万在弱水东南。
不过因为之前平郭汜时的顺带杀伐,光是壮年士兵就杀了五万人,后来挑拨拉打清算,弱水—浪水以西南,全部羌人控制在大约一百三十万。
这样一来,今年一年的西征,大约也控制了两百万人口,三分之一的汉人,可以比较牢固地控制、按照汉人的征税法令执行。
三分之二的羌人,暂时还只能按贸易和进贡的旧办法实施,或者考虑明年通过汉人官府卖棉花种子、收取合理的物种专利费。而且不管是汉人还是羌人,因为今年打仗损失比较大,当年的税收肯定是都全免了。
实际上郭汜统治时期,西凉的税收也是免的。他就没有设立征税机构,都是粮食不够吃了直接抢劫,以抢代税,抢多了也就不好意思收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