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早在二月二十一日,也就是袁绍派去试探曹操态度的使者刚刚离开曹操的治所定陶、还没回到袁绍驻地邺城时,曹操的军队就率先对袁术发起了进攻。
曹军从济阴、小沛出兵,夹击沟通袁术军东西两线的水路枢纽睢阳,试图把袁术军在梁郡以东的土地跟袁术的统治核心地带截断,从而把睢阳以东的淮北地区全部占领。
袁术军在睢阳不得不就地展开防守,周边的部队也有向睢阳机动协防的姿态。
而袁绍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才不得不急急忙忙护送“使者”华歆回雒阳,顺带着一路上装作笑面虎趁机偷袭接管了一些袁术军的县城。
袁术因为袁绍还没有暴露出对他的恶意,而曹操、刘备都已经开始攻打他了,所以对于袁绍接壤的区域设防不足,主力都抽调到其他方向协防堵漏了。
同时,也因为河南尹地区刚刚才被袁术统治不到十天,而且攻下雒阳之后袁术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把兵力分布到各个县驻防,这就导致河南尹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守兵,还是朱儁时期留下的部队,只是名义上归顺了袁术。
这样的统治是极为不稳固的,袁绍来偷袭之后,荥阳、成皋以东的半个河南尹地区兵不血刃就二次投降了袁绍,袁绍一直推进到成皋的汜水关前(虎牢关),才勉强被反应过来的袁术军嫡系部队堵住。
但袁绍军丝毫不留手,既然暂时突破不了雄关,就沿着雒阳八关的山势继续往南快速圈地,从中牟翻过嵩山,攻阳城,逼近颍川郡治许县。
一直到了许县附近,袁术军才算是彻底组织好了防御,跟袁绍进入对峙。
……
袁绍利用不讲武德的“表面上不撕破脸,暗地里先偷袭捞一把”打法,短短几天之内,从弟弟那儿几乎白捡了一个多郡的地盘。
与此同时,袁绍派去长安、询问刘备是否愿意承认燕王为帝的使者,以及袁术派去刘备那儿,试探刘备是否想要“先帝临终时传位给刘备”的口谕遗诏的使者,也才前后脚抵达长安。
不过,这段时间里,刘备也没闲着,他虽然知道皇帝遇害的消息要比袁绍晚一些,但比曹操还早。
所以双方使者抵达的时候,刘备的北路军正在猛攻袁术部将桥蕤在潼关、峣关的守军,已经把桥蕤打得有点懵逼了。
第586章天威折服
二月二十六,也是袁绍、袁术的使者见到刘备之前一天。
刘备本人,却已经提前来到了长安以东二百四十里的华阴县城。
这座县城按照行政区划,是属于弘农郡的,几个月前还是卫尉、安东将军段煨的辖区。
不过十几天前,袁术所表的伪京兆尹桥蕤派偏将偷袭拿下了县城和东郊四十里外的潼关,一时隔绝了关中与雒阳的消息传递。
八天前,刘备和关羽又亲统大军来此征讨,光复了华阴县城,并且正在准备攻打潼关——
另外,因为消息传递速率的问题,刘备和关羽来光复华阴县的时候,其实只是听说了袁术“起兵勤王”,还没得到皇帝的死讯呢。不过刘备依然有足够的借口出兵,那就是讨伐桥蕤的“隔绝王路”之罪。
桥蕤让关中诸侯断绝了朝贡皇帝的道路,这本身就可以被讨伐了。只不过这个讨伐借口无法用于对袁术阵营的全面开战。真要跟袁术全面战争,必须有后续的借口再补上。
这个世界不是没有政治伦理的纯粹军阀混战,每一步大义名分都很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袁术披上了“皇帝是董承杀的,我是给皇帝报仇,最多只是保护人质不力”这层遮羞布之后。各方必须在外交环节花精力用计策,破除袁术的这层遮羞布,“形成拒不采信袁术谎言的共识”后,才能彻底放开手脚、不择手段地狂攻袁术。
名正则言顺,这样的讨伐军,才算是王者之师,大义之师。
如果罪责都没宣称清楚就一通王八拳殴上去,那不成牛虻群殴了。至于时间,其实不差这十天八天的。
如今,配重式投石机技术基本上已经在全国主要诸侯中间普及开来了。刘备军作为最早使用这项技术的玩家,甚至还额外掌握有更多破城方式,比如挖地道埋大量黑火药爆破什么的,按说攻坚能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不过,之所以顿兵潼关之下数日没有破关,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潼关确实是天下险要之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备不想为了这么一道关卡耗费太多实力、损失士兵的生命。
在他看来,潼关只是暂时被桥蕤的偏师夺取,立足并不稳固,而且背后的弘农郡全境都在段煨手上。要是能让段煨前后夹攻,破关效率能陡然提升数倍。
只不过,自从八天前刘备军抵达此地、开始准备攻关后三四天,也没见段煨动手配合,这让刘备不由有些狐疑:段煨难道会在袁术攻破雒阳后,就真心归顺袁术?不可能吧。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死伤,刘备决定还是外交先行,让三年前曾经说降过段煨一次的使者费诗再跑一趟,跟老朋友谈谈条件。能不死人就拿下弘农,并且以较低的代价夹攻下潼关,就最好不过了。
费诗这几年在益州做地方官,是今年年初战备阶段,才被从益州调回来的,为的就是刘备未雨绸缪,考虑到过需要一个老熟人再次跟段煨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