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百度百科 > 第1326章(第1页)

第1326章(第1页)

李素把所有高位虚官清理掉,肯定得进一步细化爵位,把官爵分得更彻底明晰,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一块的缺位。

孙资、贾逵继续耐着性子往下看,很快注意到了后续的补救措施:朝廷宣布会在数月之内进一步完善爵位体系,确保除了列侯和关内侯之外,还有其他新爵,把筹勋所需的功能补上。

只不过这一块的改革跟目前的事务官设置、薪俸改革没关系,所以不用一起公布。

孙资等人便在揣测:莫非这是要完全恢复秦朝的二十等爵,或者是从中吸取更多要素?但总不至于直接开历史的倒车吧。

他们当然想不到李素的计划了。

但实际上李素觉得这种改革根本不触动利益,只要刘备觉得新改革不至于导致爵位贬值或者泛滥,而且确实是在“精兵简政”做减法,那么减二加一这种妥协绝对是可以接受的。

李素已经想好了把季汉的爵位最高提到不设祖庙的郡公,反正这事儿袁绍也已经帮大家探过路了,后续的反抗应该不至于激烈。

剩下的列侯和关内侯以下,需要恢复周礼的伯、子、男,这也非常容易接受。如今列侯当中比较低的一些存在,也可以往伯、子里面归并。

一部分子爵和男爵的地位,会低于目前侯爵里最低的关内侯。同时又不至于含金量低得跟秦二十等爵里那些赐给有功百姓的民众爵位那样泛滥,所以还是可以充分筹勋的,还避开了“白马之盟”封侯门槛太高的问题。

搞定了相关事务,李素也总算是为新皇践祚以来的选官、用官、官员待遇三大问题都理清了脉络。他也总算可以安心去襄阳,操心他自己的事儿了。

第642章要利用敌人吸取历史教训的机会

九月初九,宣布官制和俸禄改革后的第三天,见三项人事新法改革在关中基本上都得到了支持,李素也差不多该动身南下了。

长安这边的北科正式考试定在九月十五,还有六天,但李素没那么多时间留在这儿亲自督导主持甚至等结果。

因为襄阳那边的南科考试定在九月底,也就二十天左右了,那里才是李素不得不亲自镇场子的地方。从长安走武关道经宛城南下襄阳,路上也得走七八天呢,全程九百多里路程。

南下倒是不用带太多部队,因为赵云高顺等将领的兵马如今本来就分别驻宛城、襄阳、汉阳等地,李素带着典韦和一些随身护卫就够了,行动也便捷一些。

(注:汉阳县为刘备接受刘表归附后新筑城,因为江夏黄祖选择了跟孙策抱团,所以长江—汉水河口三地中江夏、夏口二县都在孙策军掌握下。刘备在汉水长江夹角西岸另筑汉阳)

以刘备跟李素的交情,正常情况下自然是要送行的,不过毕竟是已经当了几个月皇帝,也不好过于显出跟臣下的亲疏。

好在这天正是重九之日,刘备也有借口到南郊杜陵一带祭祀天地,所以就让管宁安排了祭祀,顺便在杜陵周边的上林苑故址安排一场秋狩以讲武。

于是李素一行,就奇葩地打包好出远门的行李、却穿着打猎装,先跟皇帝打猎,打完后直接顺路从杜陵去蓝田。刘备也趁着打猎的机会,最后关照李素一番,说些推心置腹的话。

汉朝并没有重阳节,但九月初九是《易经》所定的“至阳转阴”之日(九是至阳之数),所以哪怕是只祭祀太一、泰皇之类原始信仰的秦汉,皇帝也会在重九之日祭天地。

因为古人觉得过了这个日子之后,秋季就即将结束了,会转入肃杀的寒冬,至阳之日过后,后面半年的天时都是阴气渐涨大于阳气。

另一方面,古人认为阳气最盛的星座是夏至时悬于中天的心宿(天蝎座),到农历九月上旬,天蝎座主星“大火”(心宿二)就要降到地平线下了,这也跟此后阴气胜阳相吻合。(就是诸葛亮喷阎象时讨论的“荧惑守心”那个心,古人认为火星是小火,天蝎座是大火,所以火星守天蝎是二火相聚,至凶至杀)

所以重九之前的半年,主万物生长繁衍收获,之后的半年,主刑杀萧瑟。连司法部门判的那些“秋后问斩”,都在重九之日大火坠陨后集中斩杀。皇帝打猎也多集中在此。

这一点,《三国演义》里也写得很清楚:曹操劝汉献帝许昌围猎那一回,原话就是“古之帝王,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四时出郊,以示武于天下。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可见春夏皇帝出巡以视察农业生产为主,秋冬才是猎杀。

今年是刘备登基第一年,天下同样是“四海扰攘”,急需夸示武功,所以重阳狩猎也安排得特别盛大。

上林苑故址范围内的野兽都被集中驱赶过来,以备猎杀,整个杜陵县周边,一直到曲江池,都成了围猎场。

李素这人的近战武艺当然是无限近似于零的,不过这些年,骑马射箭这些运动项目,他倒是经常玩,就当是强身健体了。

毕竟前世骑马射箭都是成本高昂的贵族运动,如今能不玩白不玩干嘛不玩,又健身又有趣,也弥补了娱乐活动太少的遗憾。

射箭射了七八年后,李素好歹也能确保射静止的大型猎物命中率五成以上,所以今日围猎,他基本上都挑体积在梅花鹿以上的大型动物打,免得射兔子獐子这些小动物脱靶丢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