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新的光
awg律师事务所最近接了不少来自东方的大单,而且还不是来自那个风头更劲,嚷嚷着要买遍全世界的本子国,而是更加神秘低调的华国。
&ldo;又是dawn?这都是今年第几次专利申请了?&rdo;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生看一眼资料,好奇的问,&ldo;我记得他们之前那个专利权官司都还没打完吧。&rdo;
&ldo;这回可不一样,&rdo;带实习生的资深合伙人摇头,&ldo;这回可是真真正正的大生意,马哈尔先生亲自带队。&rdo;
&ldo;马哈尔先生……&rdo;实习生反应了一会,惊讶道:&ldo;就是awg的创始人,那个打过不少著名官司的大律师?&rdo;
他又低头看了一眼厚厚的专利申请书:&ldo;这些东方人付了很多钱?&rdo;
&ldo;跟之前差不多,马哈尔先生还主动减免了不少费用。&rdo;资深合伙人说。
&ldo;那就是这个专利非常重要?&rdo;
&ldo;差不多。&rdo;
&ldo;有多重要?&rdo;实习生轻声问。
资深合伙人认真的思考了一会:&ldo;大概……类似于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吧。&rdo;
实习生忍不住重重的抽了一口气。
这可确实是桩大生意,也难怪连半隐退的马哈尔先生都被惊动了。
自从led被发明以来,就有不少人期待着白光led的问世,这种发热低,亮度高,最重要的是耗能只有荧光灯20的新型光源,还没有出现,就已经被很多人视为是下个世纪的新型照明方式。
五十年代的时候,红色和黄色发光二极管就已经问世,只可惜,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技术整整困扰了人类三十年,很多实验室甚至干脆放弃了对这个技术的攻关。
谁也没想到,在遥远东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实验室却率先攻克了这种技术,而且是一次性砸出了九篇相关论文,彻底奠定了在led光源领域的王者地位。
作为一种很有可能被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的新型光源,awg律师事务所出动了几十位精兵强将,为相关专利设置了一系列的护城河,从氮化镓制备,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制作,到白光led的专利,几乎让人完全找不到可乘之机。
只能说,只要给够钱,总能得到最贴心最无微不至的服务。
与此同时,几篇最关键的论文,比如氮化镓p型掺杂,pn结的制备,以及白光led的发明,都寄给了science,其他几篇作为补充,以及顺便水出来的论文,则寄给了电子领域的专业性期刊ieee。
一口气发表九篇重量级论文,就算是在大型实验室也不多见。
接到这封厚厚投稿信的时候,science的编辑神情很轻松。
如果没记错的话,之前他审核过的一篇论文,也就是关于氮化镓晶体制备的论文,也来自于这个实验室。
&ldo;难道是氮化镓的制备有了什么新进展?这速度也太快了吧。&rdo;他心里想着,颇有几分期待的拆开了信件。
出乎意料,信封里并不只有一篇论文,或者说,里面三篇论文,每一篇都足够成为当期的重磅!
编辑迅速浏览完几篇论文,发现这三篇论文等于是彻底攻克了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难题,顺带还做出了成品白光led。
他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拿着论文去了总编室。
二十分钟以后,总编直接打了几个电话出去,然后交代编辑用最快的速度把稿件寄给他推荐的几位审稿人。
编辑垂眼一看,发现总编推荐的审稿人全是业界大牛,所属的实验室,也都是鼎鼎大名的存在。
&ldo;这几篇应该能竞争年度最值得关注的论文了,&rdo;总编摇摇头,又看向论文的通讯作者栏:&ldo;北京dawn实验室,又是一个新崛起的实验室,还有jgxi,这个名字大概会被人议论很长一段时间了。&rdo;
论文刚一寄过去,不少实验室就开始做起了再现性试验,当然,有些人是真心实意期待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成功,可是也有人暗自盼望着,这几篇来自东方的论文实验结果不具备可重复性。
可惜,结果和他们希望的大相径庭,这个困扰了科学界整整三十年的难题,真的被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东方人,彻底攻克了。
事实上,只要看到那连续几篇逻辑紧密的论文,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
学术界的震动还算有限,真正掀起轩然大波的,其实是产业界。
dawn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公司?jgxi是谁?更重要的是,这个肉眼可见关系着万亿市场的新兴产业,又有多少机会可以挖掘?
在专利池更新的当天,几乎所有电子相关的跨国大企业,都派人奔赴那个神秘的东方国家,誓言一定要拿下这个专利授权。
在飞机上,一个电子工程师很不解的问他的同伴:&ldo;总公司对小公司的专利不向来是能抢就抢,或者只愿意出很少一笔钱的吗?尤其是那些远离文明中心的国家,更是被收割的对象,怎么这回,突然摆出这么诚恳的姿态了?&rdo;
最重要的是,总部这次的专利授权合同条件给得十分大方,看得这个收入水平还算不错的中高层干部也忍不住垂涎三尺。
他的同伴是公司法律部的人,闻言冷笑:&ldo;你以为公司没有考虑过?只可惜,这个东方人看起来很有钱,更重要的是,他们刚刚才赢了一场专利权官司,而且是辉煌的大胜利。&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