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变化。
但世上待自己这般温和又貌美的秦愫姐姐却只有一人……
想到这里,唐欢又勇敢地抬头,对上了秦愫的视线。
她在秦愫面前坦率惯了,一向不会遮掩,索性承认出声:“刚见面的时候确实觉得有些生疏,可这半日相处下来,我倒觉得秦愫姐姐和以前没多大变化,待我一如往日那般好……”
秦愫便又笑了起来:“妹妹还是同先前一样,惯会说好听的话哄我欢喜。我心中也是明白的,我们都大了,有些东西总会改变……”说到这里,秦愫话音一顿,却并没有就着这话题往下说,反而望向了外头已然黑下去的天色,出声邀请:“我今晚也有些吃撑了,妹妹能否同我一起赏灯消消食,看一看这京城的夜色?”
唐欢本就吃得太饱,十分快乐地接受了秦愫的这个提议,看着秦愫出类拔萃的美貌,忍不住拍着胸脯保证:“秦愫姐姐放心,我如今一身武艺,连我爹有时都打不过我,自是能护你周全。”
“我自是放心妹妹的。”
秦愫又笑了起来。
她的笑容无比明媚,恍惚间唐欢只觉眼花缭乱,她身后长街的万千花灯都不如秦愫一人来得耀眼,一时间看愣了去。
等到唐欢回过神来,秦愫已经凑近过来,极为自然地揽住了唐欢的胳膊——
心中仍是觉得有些不自在,记忆里的秦愫从未这般主动亲近一个人,但想着久别重逢,或许秦愫只是心中欢喜一时间失了态,唐欢便也按捺下心中的怪异,忍不住又看了秦愫一眼——
灯下看美人,越看越动人。
思来想去,唐欢还是觉得秦愫顶着这样一张脸出门确实是太招摇了一些,最后还是拿起了秦愫之前的幕篱,佯装自然地套在了秦愫的头上。
恍惚间唐欢听到了一声轻笑,纵然秦愫并没有说什么,唐欢却仍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忍不住就红了脸。
两人一起走出了酒楼,外头的京城大街华灯初上,灯火流溢,美不胜收。
唐欢回来的这几天都没在夜里出门逛过,此时才发现夜晚的景色已经和往日里有了很大的区别,忍不住就询问秦愫:“为何夜里会多出这么多灯来?”
秦愫的声音听起来极为寻常:“前年过年的时候外邦使节过来,为彰显大国风华,陛下特令灯火满城震撼使节,使节们走后,陛下极为满意,这些花灯便也留了下来。”
唐欢忍不住感慨:“难怪夜里会多出这么多灯来!乍一看竟比元宵还要热闹,也不知道是哪位名家设计了这般恢弘的景观……”
秦愫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在唐欢猜灯谜的时候将所有唐欢看中的灯谜都赢了下来,温柔地递给了唐欢。看着唐欢脸上一如往昔一般灿烂的笑靥,秦愫的手紧了紧,用尽了全部克制力才没有伸手去抚唐欢的脸颊——
哪有什么凑巧呢?这一切其实都是秦愫的处心积虑——
这本就是秦愫想要送给唐欢的礼物。
她一直珍藏着唐欢送她的花灯,知道唐欢极为喜欢看灯,更明白依照皇帝的秉性,估计会很快召回唐将军一家,于是在得知使节进京的时候特意向秦侍郎进言,更是耗尽心血,全权负责这夜景的打造,之后才有了这满城花灯的盛景。
她只想送唐欢一份欢喜,原本以为这只能说她密不能宣的心思,说不定等到唐欢回京,已经有人陪在了唐欢的身边,却不想她有朝一日居然能陪着唐欢一起看灯……
这一切就像是做梦一般。
秦愫抬眸望着身侧的唐欢,忍不住握紧了唐欢的手,弯起了唇:如若这一切真是一场梦,她甘愿沉溺其中,一辈子都不再醒来。
在听到秦愫而今可以自由进出秦府之后,唐欢喜出望外,约好了第二天和秦愫见面的地点和时辰,直到送着秦愫到了秦府门口,唐欢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家。
入睡前看着满屋子秦愫帮忙赢来的花灯,想起秦愫,唐欢忍不住又弯了唇:其实还是没变的吧!秦愫在外人面前确实变得挺能唬人,但面对唐欢时候却永远那般温和良善,和秦愫在一起哪怕就算什么也不说,唐欢心中也觉得无比欢喜……
又想着她从边关背回来的特产还没来得及给秦愫,唐欢在心中兴致勃勃地构思着第二日的计划,很快就进入了睡梦之中。
而这一晚对秦愫来说却是一夜无眠。
秦愫连夜翻看着书房里搜罗的一大堆《如何讨女子欢心》、《豆腐西施和秀才娘子不可言说的二三事》、《磨镜传说》,以及贴着《道德经》书皮、内里却写着《让女子快活的诀窍》……之类的册子,闹了个面红耳赤,却强撑着一直看到了寅时。
之后她又开始搭配衣裳。
她平日里不曾花心思打扮,也没添置多少衣裳,衣柜里的衣物寥寥可数,然而想着唐欢对她容貌的喜爱,秦愫仍是一件件试穿过去,最后选了一身淡紫色的衣裙。
做完这一切之后,天便也亮了起来。
她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看着没多远处秦尚书的书房,再抬眼时,整个人的神态已经变得无比木讷。
她抬起头,同往日一般走到秦尚书的书房前,刚刚站定,秦尚书的书房门便从里打开,露出里头一双清明冷厉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