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杨书仪知道曾林玉不想放弃任何一个为队里增收的机会。
再说这话是陆爱国先提出来的,陆爱国应该更愿意让曾林玉带着知青二队和他们知青一队合作。
至于一小拨人想反对,比如邱萍芳之流,也可以直接忽略。
曾林玉决定带着董李丽还有邹铁志,先把加工坊附近的那个发酵池往里面送东西,再自然发。
,发酵池这几天差不多可以用了,她把豆渣红薯渣全都送到发酵池,把水放进去,加水加到合适的比例。
又用铁叉在红薯渣和豆渣里面翻来覆去的搅拌,然后用用供销社里面买来的塑料薄膜给盖上。
塑料薄膜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就用来给地里的作物保温,不过和以后的塑料薄膜不能相比,这样自然发酵的缺点就是时间比较久。
如果有酒糟或者糖糟放在发酵池里,天就能发酵好。
现在安坪村没有酿酒坊,自己去做酒糟太浪费了,曾林玉决定等过一两年粮食多了起来,再和林远先商量建酿酒坊。
粮食多了,猪也多了,全村都富裕了起来,肯定比现在的情况还要好。
县里面有酿酒厂,可是曾林玉和那些人不熟,人家一听她要配饲料的酒糟,说不定不会给。
曾林玉其实可以去酿酒厂里面买点酒,但现在都是倡导节约,一般人都不怎么喝酒。
而酿酒厂里面的酒都是出口到省里的百货商店,良安县的酒的消费量并不大。
盖好了塑料薄膜之后,曾林玉让董李丽和邱铁志先回去休息,她把门锁好了之后,打算去找陆爱国。
董李丽看见曾林玉一天这么忙,就对她说:“组长,你一定要注意休息。”
“你放心。”曾林玉现在可精神了。
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曾林玉说:“我昨儿个晚上睡了许久的觉,今天整个人清醒着,你们回去吧。”
董李丽和邹铁志走了之后,她打听了一下陆爱国今天没出去摘草籽,还是在会议室里面。
她遇着叶希彩了,叶希彩是知青一队的人,她从会议室里面出来,看见曾林玉来了,就知道她是来找陆爱国的。
“曾林玉同志,你找队长是吧,他说如果你来找他,就说让你去河边等他。”
“又去河边?”
陆爱国该不会是在河里面凫水吧。
曾林玉在心里这样想。
而且陆爱国怎么知道她今天要来,一定是之前杨书仪和陆爱国碰上了说的摘草籽合作的事情。
“那行吧,多谢你告诉我。”
曾林玉不打算去河边,一个人去河边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