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征战上下五千年 > 第302部分(第2页)

第302部分(第2页)

许光之后又轮到了潘凤,这也同样是从一起家就跟随在自己身边的老人了,潘凤被册封为侯爵,仅次于许光、司马错;和他一样待遇的还有钱骅,兴建水师、平定江南东道、攻入河东道,这些功劳也让钱骅获得了侯爵的爵位,已经超过了他原先将会继承的昌华伯爵位;另外为了酬劳钱飒的大功,李悠直接将他的爵位提升为公爵,自此钱氏一族在新朝获得了一公一侯的封赏,一跃而成为嘉朝第一豪门。

周伯符也积功受封为侯爵,比他稍微晚一些加入嘉州军的罗世绩和秦士信受封为伯爵,对于这些封赏李悠给出解释是,眼下蜀中尚未平定,北虏和河东道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以后他们有的是继续建功立业提升爵位的机会,眼下此举乃是为了不让他们将来赏无可赏。

周伯符等人还算年轻,对此表示欣然接受,他们甚至更怕自己一下被提升到很高的爵位,然后被挂在京中晾起来,以后再也不能领兵出战,现在一听闻日后还有征讨四方的机会,当即大为欣喜,连忙叩谢皇恩。

封赏完武将,接下来就轮到文官了,钱飒第一个被提升为公爵略过不提,接着一直帮助李悠执掌嘉州朝政的姚广孝也被册封为公爵,对此姚广孝表现的风轻云淡,在他看来有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才是最重要的,富贵荣华他丝毫也不在乎。

姚广孝之后是范蠡,嘉州之所以能够建立起规模如此宏大的军队,范蠡筹措粮草饷银实在是功不可没,而且在他的管理之下,嘉州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兴旺发达,为朝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赋税,这一切足以为他赢得一个公爵的爵位。

但是接下来就让众人感到惊讶了,接下来封赏的竟然不是众人一致看好的王机,而是顾将子,顾将子凭借兴建工坊、打造军械、制造各种有利于民生的器械以及为嘉州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功劳在王机前面被册封为侯爵的爵位。

圣旨颁下,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骚乱,引得御史连忙出来喝止;如果说前面诸多受赏臣子的文韬武略乃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顾将子受封赏的理由却是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但是也有更多的人看到了另一条晋身的道路,或许除了文治武功之外,打造器械也能让自己像顾将子一样赢得无法想象的丰厚回报。

接下来终于轮到王机了,和罗世绩、秦士信等人一样,他因为资和年纪的原因被封为伯爵,这让王机父子暗暗后悔,如果当初他早些跟随李悠南下的话,现在无论如何也能和钱骅一样弄到一个侯爵的爵位,不过好在他还年轻,日后有的是立功晋升爵位的机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等到告老还乡的时候,混个公爵还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郑飞黄、江随云、汪五峰、严振泉等人也获得了不同的封赏,那些获得赏赐的喜笑颜开,暂时没能封爵的也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新朝方才建立、事务繁多的机会立下足够的功劳,也为自己赢得这样的荣光。

而就在嘉朝群臣欢欣鼓舞的时候,嘉朝取代魏朝、李悠登基称帝的消息也传到了其余各个势力那里,蜀王、阿鲁布和河东诸部也得知了这一消息。(未完待续。。)

第796章 天下震惊

“乱臣贼子!这李悠着实大逆不道!”蜀王的宫殿中,宰相苏子灿怒不可遏,李悠登基的消息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真的成为现实的时候还是让他无法接受。

“如今当即可令罗昭远率军从山南西道直入京城,一举荡平嘉州军。”年轻气盛的苏少游大声说道,“逆贼窃取神器,天下百姓无不深恶痛绝,我蜀中如今大义在手,天兵所到之处百姓定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攻破京城只在旦夕之间。”

幼稚!蜀王麾下另一位重臣罗昭牧对他的话不屑一顾,若是那些百姓真的心念大魏,当初许时雍窃据京城的时候为何不揭竿而起?阿鲁布率军南下的时候为何不全力反抗?如今李悠的兵锋更胜此二人,那些百姓反倒就肯站出来帮助蜀王的军队了么?

其他人也是清楚蜀中如今的情况,能借着蜀道天险将嘉州军拒之门外就不错了,那还敢主动出兵挑衅?他们纷纷大声呵斥李悠取代福王称帝的举措,却无一人附和苏少游的想法,以罗昭远手下那数万兵丁,就算率军北上也不过是给嘉州军送菜去的,现在蜀中兵马本来就不多,他们可是无法承担失去这支精锐的后果。

“李悠手握兵权,天下忠义之士敢怒不敢言,而罗将军虽然骁勇善战,但手下兵马和嘉州军比起来却是太少了,因而如今出兵乃是下下之策,不如派遣细作深入李悠治下,联络各地忠义之士慢慢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之时再起事不迟。”终于有人提出了一项听起来还算靠谱的建议,“李悠更改科举,贬低圣人经义,滥授朝廷名爵,竟使墨家传人立于朝堂之上,想必天下士绅早有不满,只是碍于李悠的威势不敢有所行动,但是只要我等以陛下的名义居中联络,再许以高官厚禄,总会有忠义之士起来反对。”

“如此甚好,自古天子皆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如今李悠倒行逆施,恶了士大夫,想必他的伪朝定然不会长久。”平静下来的苏子灿也对这一方案表示赞赏,因为和出兵北上相比,这一方案的风险性要小得多,他们所要付出的不过是些细作和空头名爵罢了,就算失败也给他们造不成什么损失,反倒是一旦成功,整个嘉朝治下就会陷入混乱。

主意已定,蜀中方面立刻忙碌起来,一队队人马扮作商队、游学士子、游方僧人、江湖郎中等,从蜀中与嘉朝接壤的各处要道进入嘉朝境内,私下联络那些在新朝郁郁不得志的旧士绅、世家豪门,试图煽动他们来反对李悠的统治。

而在龙城,当消息传到关押李冲及原大魏官员的地方时,这些人无不痛哭流涕,他们一方面感伤大魏的灭亡,另一方面则是担心自此以后他们对阿鲁布似乎已经没了用处,那么接下来阿鲁布又该如何处置他们?难道他们这些人就要死在这里了么?

不过阿鲁布如今可没有闲心理会他们,他刚刚平定了漠北的叛乱,将那几个叛乱的部落赶出了漠北,但是自己也承受了不小的损失,唯恐李悠此时会派兵北上征讨龙城,整日为关内道的防御事务忙的不可开交,那还会想起他们。

“陛下,这李悠取代福王登记成立,建立嘉朝对我大元也并非是坏事。”伯颜出言安抚道,“新朝建立可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李悠这些年虽然凭借手中兵力将半壁江山牢牢握在手中,但一来此人在嘉州的诸多举措大大的得罪了中原的士绅和世家豪门,二来大魏享国数百年,总有些感念大魏恩情的遗老遗少,这些人若不善加处置,定会给李悠的嘉朝制造不小的麻烦,因此在平定完内部事务之前,李悠大概是不会轻易派兵北上的。”

阿鲁布却高兴不起来,嘉朝内部矛盾宠宠,他的大元难道就好过么?漠北的乱局虽然暂时平息了,可那些不落不过是暂时收起了野心罢了,一旦他将兵力重新调回南方,漠北草原上恐怕又会陷入混乱;另外受前次大败、丧师数十万的影响,如今他对关内道的掌控越来越薄弱,各地揭竿而起的义军数不胜数,光是评定这些叛乱就能要了他的老命。

“而且微臣听闻前不久李悠派遣罗世绩和钱骅在河东道剿灭了一支部的大军,想必河东诸部对嘉朝也是心生忌惮,微臣愿前往河东道劝说这些部落与我大元结盟,共同抵御李悠。”伯颜知道现在单单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怕是无法抵御嘉朝了,所以想和河东道的那些部落联合起来,从东西两个方向共同牵制嘉朝。

“嗯,此事或许可行。”若是当初阿鲁布刚刚拿下京城和河南道的时候,他怎会将河东道的那些部落放在眼里?但眼下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再矜持了,当即找出一些从大魏掠夺来的珍宝叫给伯颜,让他用这些去收买那些河东道的部落。

而在河东道,各部落的想法却是大不相同,和那支被罗世绩与钱骅歼灭的部关系密切的部落不断叫嚣着为他们报仇,给嘉朝一个好看,而其余部落则深深地为嘉州军的战斗力所震惊,这支部也算是河东道较为强大的部落,谁知连三天都没有坚持到就被嘉州军全歼,这些欺软怕硬的家伙可不愿意轻易得罪嘉朝。

他们甚至还在暗地里偷偷商议着要不要派出使者恭贺嘉朝建立和李悠称帝,试探一番这位中原的新皇帝对他们河东诸部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想法?只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