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征战上下五千年 > 第322部分(第1页)

第322部分(第1页)

将这两封奏折拿到朝堂上和群臣商议,群臣依旧是争论不休却拿不出个解决方案来,他们虽然知道蓟门是薄弱地带,可蓟镇军备废弛已久,仓促之间哪能做好防备工作?

于是时间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讨论之中浪费了,直到十月初二,皇太极取道蒙古,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消息传来,京城震惊。

“陛下!速速下旨勤王啊!”钱龙锡顿时慌了,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已经是大麻烦,现在又遇到建奴入关,要是袁崇焕不能抓住机会立功的话,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要是袁崇焕下狱,当初举荐他的自己还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立刻建议下旨勤王,好让袁崇焕能够得到合法的回援许可。

“哦?朕前些日子观看京营操练,倒是颇为威武,有十万京营大军在,足以抵挡建奴,又何须让各路兵马前来勤王呢?”李悠似笑非笑的说道。

刷的一下,众人的目光同时集中到了兵部尚书王洽身上,要是目光可以杀人的话,王洽现在恐怕早就被凌迟处死了,看看你干的都是什么事情!就京营那副德行能够挡得住建奴?难道你要我们陪你一起送死么?

“启奏陛下。。。。。。”王洽也傻了眼,前几天还为将皇帝忽悠过去,保住了头上的乌纱帽而感到高兴,没想到这么快就尝到了苦果,难道是上次自己忽悠的太过卖力了么?竟然让皇帝陛下误解了京营的战斗力,可是仓促之间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总不能承认自己上次是忽悠的吧?电光火石之间他总算找到了借口,“陛下,京营兵力虽已有起色,但恐怕也是只能守城,总不能任由建奴劫掠京畿百姓吧?还是下旨勤王,号召宣大、宁锦兵马一道抵御建奴的好。”京营大军不管用,但是宣大军和关宁军还是有些战斗力的,要是能将他们调回来,或许就能挡住建奴,用不着检验京营的真实战斗力。

“王尚书何须过谦,此次整顿京营,短短旬月之间既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尚书功不可没。”既然现在自己虎符之中的兵马就已经能够挡住皇太极,那么又何必要这些兵马前来勤王呢?要知道现在明军的军纪可不怎么样,而且由于大明文官对军方的歧视,恐怕连这些勤王军的粮草都不会供应,这些勤王军到了京城周围之后,除了劫掠百姓那还会有其他选择?李悠当然不愿意把事情闹到如此地步。

“好了,王尚书不必多说了。”见王洽还要出言分辨,李悠不耐烦的制止了他的话语,“只要京营大军能够如当日朕所见时那般英武,此次击溃建奴当不在话下,待建奴退去之后朕不吝惜封爵之赏,王尚书这些日子就好生调集京营兵马,随时准备出战吧!”

什么?竟然不是让这些京营守城,而是打算让他们出战,王洽差点晕了过去,看来这次自己死定了!

第848章 御驾亲征

“臣弹劾王洽欺君误国,京营如今早已破败不堪,岂是区区旬月就能有起色的,陛下定是被这奸佞给蒙蔽了!”事关自家性命,众人也顾不得和王洽昔日的交情了,立刻有人站出来出言弹劾,不这么搞不行啊,要是让京营出战,恐怕建奴真的能打进京城啊,到时候自家说不定就要死在建奴的刀枪之下了。

“臣附议,微臣听闻那王洽派遣士兵搜捕京中乞丐流民以假冒京营士兵,这样的军队又岂堪一战?”为了自家性命,这些官员竟然连平日里万万不会拿上台面的潜规则都说了出来。

当下王洽就成了朝中百官的众矢之的,昔日与他不和的大臣纷纷落井下石,与他一党的也立刻反咬一口,争取提前与他划清界限,免得日后事发被他连累上身。

“够了!昔日王尚书说京营事物牵连甚广,稍有变动就会引来无数弹劾。”李悠故作愤怒的喝道,“本来朕还不信,想着京营关系到天下安危,文武百官又躲在京城之中,京营要是败落了,他们自家的身家性命都不得保全,想必无人会在此事上加以阻挠;没想到尔等竟和王尚书昔日所言一模一样!见不得京营稍有起色!”

“如今王尚书整顿京营卓有成效,尔等却出言污蔑,是何道理!这些话朕不想再听到了,王尚书且放心,朕这就赐你专断之权,京营一事皆由王尚书做主,他人不得置喙,若再有上述弹劾着,朕定重罚不饶!”现在众多大臣看李悠的目光就像是看傻子一样,都到这个地步了,竟然还对王洽死心塌地的信任?

“陛下!微臣手上有王洽欺君的罪证啊!”又一名文官不甘心的站了出来,这可是关系到自家性命的大事,岂能被皇帝的一番话吓到?

“拖出去,廷杖三十!着实打!”不等他把话说完,李悠就一拍龙椅怒喝道,随即殿上侍卫立刻如狼似虎一般扑了上去,将此人拖了出去,不多时,大殿之外就传来了廷杖行刑的啪啪声和受刑者撕心裂肺的哀嚎声,殿上顿时为之一肃。

“陛下,他晕过去了!”监刑结束的曹化淳匆匆回来奏道,这些行刑的家伙可是好手,幸好陛下下旨要着实打,此人方才留得了一条性命,要是用心打的话,他恐怕连十下廷杖都熬不过去。

平时骗下廷杖用以扬名乃是一笔很划算的生意,但是现在一看皇帝就处于暴怒之中,除了脑子实在拎不清楚的,其他人都纷纷沉默了下来。

“退朝吧!”见无人再敢反对,李悠起身离去,将群臣丢到了大殿之中,众人相对无言,渐渐缓缓散去,只留下王洽一人面如死灰的矗立殿中,良久方才艰难的挪动步子出了大殿,到了皇宫之外,往日那些争前恐后和他热切攀谈的同僚全都不见踪影,让他顿时生出了无比萧瑟之感,看来这一次自己真的熬不过去了。

“大人,学生无能,送出去的帖子无一人肯收。”回到府中,王洽那还有心思用饭,连忙请师爷出面带着自己的名帖去邀请相关人等过来商议,可是今天在乾清宫里发生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王洽现在简直成了众人避之不及的恶梦,谁还敢来见面?

“其他人不肯来,那些京营的中官、武将总逃不脱吧,这些事情和他们也脱不了干系,逼得急了,我就去向陛下请罪,将他们全都抖出来,看到时候谁能好过?”王洽现在也是急了,直接用掀桌子来威胁这些人。

这一威胁总算起了几分效果,那些和他已经拴到一根绳上的蚂蚱们不得不匆匆赶到王洽的府上商议要事,所来之人无不和王洽一样满脸的焦急,到了书房里也不可难做,而是在房中不停的来回踱着步子,口中不断念叨着,“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我们不过是想把眼前的劫难应付过去,谁料竟然弄出了这么严重的后果,这可是要出城和建奴作战啊!

“若是留在京城驻守,依靠坚城厚墙,或许还有几分生机,可陛下要咱们出城迎敌,这也太。。。太出人意料了吧?”京营是什么情况皇帝不清楚,他们那个不晓得?纸面上的兵员现在能有一半剩下就不错了,而且剩下的这些人也多数没参加过什么操练,根本拿不动刀枪,出城迎敌只有死路一条。

“看陛下的样子,似乎已经是下定决心了,我等也不好硬抗,还不如顺着陛下的意思,言明如今京营虽有起色,但出城迎敌还是差了些,若是据城死守还能勉强胜任。”商量半天,众人才拿出了这样的方案,“另外尚书大人应该和朝廷诸公一同请求陛下早下勤王诏书,若是宣大军和关宁军能够挡住建奴,那么咱们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要是宣大军和关宁军把建奴挡在京城之外的话,那么京营士兵就用不着出场,如此以来就不用暴露他们真实的战斗力了。

“可想要宣大军和关宁军卖命,空口白话可是不行啊。”王洽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想要人家卖命就得给足好处,可这些人又哪舍得花钱?于是商议了半天也没有商议出结果,王洽只能等着第二天见机行事了。

谁知第二天刚刚来到朝堂上不久,他就又迎来了一个晴天霹雳,只见宝座上的李悠换了一身戎装打扮,身穿金黄色御用铠甲,腰佩宝剑,倒也显出了几分英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