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长得好就是占便宜,这么一转变,看着气质都跟着变了,带上了几分偏偏浊世佳公子的意味。就像是宝刀入鞘,整个人柔和了几分,但是多年征战的铁血气质是沁入了骨的,于是成了不折不扣的儒将。诵读诗书的时候瞅着竟也有了几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味。只是,欧允这么一转变,还真跟初见时的晋王越来越像了。这样的形象至少不会一见就让文官生出抵触才是。顾琰有时候看到都会一阵恍惚,她从前很中意这款男人的,很具有欺骗性啊。也不知道是她从前把他看简单了,还是这些年他真的成长了很多,竟然有这么多面。
顾琰一边想着一边穿过了两间连通的半月门。秦菀笑着抱着儿子迎出来,“方才乐乐还咿咿呀呀的要过去找你呢。我估着收拾东西你多半得被打发出来,就没有抱他过去。”
乐乐已经将近半岁,比初见时块头大了不少,愈发得可爱了。就连欧允后来都忍不住没事就过来抱抱侄孙子,把孙小丁惊讶得不行。有一回还直接把乐乐塞到了他怀里,看他手忙脚乱的抱着便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站在一旁指点着。
“你小子别光会打仗治军,也要学会疼媳妇儿抱儿子才是。”顾琰听到他一副长辈口吻教训孙小丁,后者呕得不行还没法子反驳就想笑。长了一辈就是可以老气横秋过来人的样子说人啊。
结果人家孙小丁也不是真的没抱过儿子,背着人抱过的。还说他儿子生下来还没有一柄剑鞘那么重,如今已经整整相当于连剑带鞘了。这个说法让顾琰和欧允喷笑出声,令秦菀哭笑不得只能嗔他两眼。
总而言之,这两个月的日子顾琰过得是非常舒心的。她都有些不想走了,哪怕在这里有无数的女人暗中惦记着她家阿允。
顾琰伸出手握握乐乐的小爪子,他现在稳稳当当的自己坐在摇摇车里,手里拿着个手铃摇啊摇的。大公主那里没有再来信说要派人来接孙子的事,看来是秦菀的母亲把人给哄住了。毕竟,大公主也不是不知道心疼孙子的人,也不能真和秦家起了嫌隙。汪家虽然是亲戚,但是当初她更多是失了面子,如今面子找回了自然也就不会难为儿媳妇了。
乐乐丢开手铃抓住顾琰的手,笑着和她对视。
“这孩子要是知道你要走了,肯定得哇哇大哭。真不想你走啊,这一别又不知几时才能见面。”秦菀轻声道。这两个月顾琰关起门来躲清闲,她却是忙得很。镇西军 第 233 章 俭,除了冲内库中拨了不少银子给欧允,国库里却从来没有乱用过,攒下了不少的银子。为的就是时机成熟,用作军资。所以,欧允在西陲一番动作,深谋远虑可圈可点的布置是真的有些打动了他。
“皇上,无论如何,能抱孙子总是好事。”明晖笑着在旁劝道。
皇帝摇摇头,“如果他们兄弟能精诚合作,何愁盛世不现。要是毁于内耗,那都是因为我没有早早定下储君的过错。”
“有一个办法,只要皇上长长久久的活着,晋王和小爷自然都只能是为朝廷出力,不能内耗。”
皇帝看他两眼,“这还用你说,朕难道不想一直活着?”他活着,两个儿子自然为臂助。可问题是他不可能一直活着啊,立太子已经刻不容缓了。要不然,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时局会更加的混乱。
“你说的,至少还有三年。朕也说过两年为期,就等一年半以后再定吧。”朝堂上的压力暂时顶住,就算真有万一,他也可以口传遗诏。皇帝别有深意的对着明晖笑笑,“即日起,你就搬进紫檀精舍起居吧。”
明晖反应过来,如果真的有万一他这个国师和当值的丞相还有刘方说不得就要成为见证人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他还想过几年把国师的位置传给合适的人远遁呢,可不能卷进这样的事里。当即道:“皇上,外头已经有谣传说、说臣是佞幸了。”
明晖长得好,又突然就替代了前任国师还得到皇帝十分的信任,自然少不了给他泼脏水的人。说得最过分便是这一条了。说皇帝连后宫都不招幸,就是因为有他这个清隽国师珠玉在侧。明晖好悬没吐出一口血来,直到之前将如妃认作女儿,说出她还是女儿身,大家才知道皇帝早就不碰后宫的女人了。明晖气得不行,以前还做做样子召如妃来下棋弹琴,结果他一当上国师,皇帝也不知道怎么就样子都不做了,专找他下棋说话了。结果害他背了这么大个黑锅。
皇帝斜睨他一眼,“不是都说清楚了是朕在养生么。外头还在这么说你?朕让刘方去查是谁在胡说八道,给你出口恶气怎样?”
明晖气结,早干什么去了。这个时候都已经澄清了,大家都晓得是你不行了。当然,皇帝也不是真的不行了,他只是无心,不想再碰那些女人了。这个时候,也没有朝臣会理会他临不临幸妃子了。有那么多成年皇子,皇帝要养生不近女色自然是由得他去了。
“臣知道了,这就打发徒弟回去收拾东西。”明晖知道事不可违,只得答应下来。
“你也不用急,说不得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交差了。”皇帝笑着开玩笑。说得没错,不管怎样,能看到允儿的孩子总是一件好事。虽然,是顾琰所出。
明晖正色道:“臣同秦相他们是一样的,巴盼着皇上能长长久久,我朝能重现辉煌。有皇上在,文有晋王治国,武有小爷安邦,这才是真正的盛世。”
皇帝笑笑没再说话,决定不再去想欧允这次回来的政治意味,只安心想着自己要抱孙子了。想着想着就有些坐不住了,“你说他们会不会没经验……”
“皇上,有王太医跟着呢,他是极老道的人。”
“那是、那是,只是允儿一向不受教啊。这样的大事他应该也知道轻重了。”
明晖心道,琰儿拿捏得住他。不过这话,可不好在皇帝跟前说了。虽说公公嫉妒媳妇的比较少见,但皇帝可是又当爹又当娘把欧允拉扯大的啊。尤其他一直就不太满意这门婚事的。
“皇上,只有您才把小爷当孩子。您瞧瞧他在西陲办的那些事儿,那是孩子能办出来的。从小在御书房受您熏陶长大的人,除非是没动年头。动了念头做得不会比旁人差的。所以皇孙必定不会出任何意外的。”
皇帝看他一眼,“怎么,你不是一向支持晋王的么?如今你徒弟的夫婿站了出来,你就改立场了?”
这话听着是玩笑,却非同小可。不过明晖既然敢出口,就不怕被猜忌。
“臣说得都是实话,不管是晋王还是小爷都各有长处。所以皇上得好好保重自己,让他们都发挥出长才。至于之后要怎么选择,那就看时局和皇上了。旁人只能建言,却没有置喙的余地。”
“朕何尝会是被朝臣牵着鼻子走的?凡是议立太子的一概留中不发就是。”之前齐王来负荆请罪,晋王手下的人认为有机可乘
,便向趁着欧允还没有取得名正言顺可以相争的名分之前尘埃落定,于是鼓动了朝臣上奏折恭请皇帝立太子。至于人选,自然毋庸置疑是晋王。
可惜啊,晋王一派和齐王一派相争了十几年。欧允的存在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有些人以为晋王上位是顺理成章了。所以,在齐王落难之后,有人便对他手下的人落井下石。如此做派惹得皇帝很不高兴,把人给发落了。一时,再上折子恭请立储的就少了。君心难测,之前就有人因此获罪,后继者便寥寥了。不过,皇帝的确也没有此时就把人选最后定下来的打算。既然走到这一步了,那的确是要依据时局好好的来定夺了。
〖
V 232 焦虑
确认有孕的喜悦还没有过去,顾琰就被王太医呈上的单子震了一下。这已经不是头回了,之前他就给过他们一张单子,上头列了不宜受孕的十种禁忌时刻:大风大雨、暴寒暴暑、阴晦日月食、大雾大旱、雷电霹雳、天昏地暗、醉酒之后、丧服未除、大悲大恐、一方有病。还言明,违之,则所生子女或痴聋、或盲、或病癫、或横生倒产、或四体不全、或五脏有损、或痈疽……
欧允非常虔诚的认真执行了。顾琰虽然觉得略有些戏夸张但也不排斥。古人在生活各方面,都很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认为人体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而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对它有诸多影响。比如大风大雨、雷电霹雳,会破坏夫妻行房的情绪,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耗损精气,使邪气乘虚而入,降低各方面的机能。听起来好像也有些道理。
可是现在这张孕期禁忌有些地方就让她觉得匪夷所思了。前头写的还可以接受:‘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呃,算是古代的胎教吧,她配合。
然后是饮食禁忌:食羊肝令子多危;食山羊肉令子多病。说是吃羊肉羊肝什么的要让孩子以后发羊癫疯,明明羊肉富含维生素b12和铁质,孕妇吃绝对有益无害。这联系也太没根据了吧。食驴马肉延月;食驴肉生产难。因为驴马怀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