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叹青云是什么意思 > 第一章 宋家之变(第1页)

第一章 宋家之变(第1页)

夜黑星稀,乌云掩月。

夜风送进窗棂,吹拂在申泰喜的后脖子上,那丝丝凉意让他颈上的汗毛竖立。他心下暗忖,这天,怕是要变了……

他在御案旁垂手静立,心思全放在坐着的皇帝身上。

皇帝刘渊靠坐在御案前,沟壑纵深的面上,神情晦暗不明。锋利的眼角垂下,余光瞥向捏在指尖的薄信,却不打开。

过了一会,皇帝轻嗤一声,把手中的信扔在案台上。

“朕的太子,可真懂朕的心思啊!你说是吗,泰喜?”皇帝睁开眼问道,名是在问申泰喜,目光却仍定在信封上,并未投向他分毫。

服侍皇帝多年,申泰喜清楚,皇帝问的哪是他这小小奴仆,这一问,问的只是皇帝自己的心。他不敢作答,只把身子躬得更低。

皇帝斜睨他一眼,看他这副恭谨样子,不由笑了笑:“说吧,以你与朕的情分也不必如此。”

申泰喜看见皇帝眉间带笑,可那眸光中却是暗涛汹涌,心中不由苦笑,皇帝这是给他出难题。

有些人,哪怕心里有了答案,总得有人应合,才能证明自己的路是正道,自己的立场是正义。

皇帝的心思,申泰喜心知肚明,便揖首告罪:“内臣不敢妄论太子。”再抬起头时,他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讨喜笑容,“不过圣上允臣多言,臣便斗胆说说心中所想。这天底下的孩子,又有哪个不想为父亲分忧解难呢?”

“你这狡猾的老东西。”皇帝笑着点点他,目光又落回桌上的信上,他复又落指又在信封上敲了两下。

“宋家的结果,本应更体面些。如今……”皇帝眯起眼,抬手抿了抿花白的额发,眉间三分怜悯,五分欣慰,剩下两分挣扎也在重新睁眼时全部消湮了去。

“传诏,忠平侯宋博仁勾连外族,意图谋反……”

——

“……汝枉顾皇恩,不孝不悌,有悖臣道,其罪当诛,赐满门抄斩。”

“老身,不敢认罪。”

随着传诏的黄门侍郎话落,颤巍巍跪着的老妇抬起头,面色并无恐惧,眉宇间反是盛满刚毅之色。

“这世上谁都能反,唯宋家不会反!”

“我宋家开国名勋,老侯爷三朝元老,与狄人长平关一战,歼敌八万余,我儿据守长平关十年,几次三番拒退狄人犯边,更是于前日死战身陨,取了北狄头领首级,保我大宁边疆十年安宁。”

“试问,有哪代宋家儿郎没为大宁粉身碎骨,马革裹尸?狄人若是见到宋家人,恨不得抽筋扒皮,生啖血肉,我儿又何来与狄人勾结之理?”

“老太君这些话,自是可以带去地下同老侯爷分说。”

传诏之人轻笑,这黄门侍郎名叫柳意,显然不是对侯府友善之人。此时本该谨言,他却挂着一副平和的面容,嘴中喷吐出恶毒的话语:“况且这战报上写着,北狄头领的首级明明是汉庭将军所取,怎么到您口中,却落到了逆臣宋博仁头上?”

“若是如此,还要加一条冒认军功之罪,岂不罪加一等?”

“虎落平阳被犬欺……你这小丑,也配议论我儿?”宋老太君冷眼看他,扶着拐杖慢慢站了起来,周围悲戚的女眷纷纷跟随,本是于礼不合,可宋老太君那通身气势却硬生生把周围御林军摄住,不敢上前镇压。

她环顾四望,就连这些抄围侯府的御林军都在她目光之下低头不敢与之对视。

大宁宋家,满门忠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甚至这御林军中,便有受过老侯爷教诲的,此时更是满面羞惭。

君命难违,不得不尔。

宋老太君冷眼看着周围之人,最终抚杖悲叹:“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怜啊!可怜我儿尸骨未寒,便有人要把一盆污秽扣在他身上!”

说道最后,已是声声泣血。

她抬起头,眸中的悲伤藏进深处,回过一抹通透,又道:“我本想着,北狄既灭,宋家便可淡出朝堂,我也终能享片刻饴儿弄孙之乐。未想,北狄虽驱,我儿却一道身陨。本想着好好抚养孙儿长大,皇帝却是等不及了!”

拐杖重重的捶在石板上,宋老太君冷声道:“宋家这六十四条性命,皇帝要拿便拿去。只是这罪,宋家不敢认!”

宋老太君身后,阖府内眷无论声音大小,皆附和。

柳意冷哼一声,拖着调子说道:“送老太君上路。”

——

云开雾散,夜月如钩。月华洒在廊中,一片清冷寂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