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司空带人去深山里狩猎时会带上部分考核通过的学员,野外生存、打猎、伐木、采草药,射箭、围攻,协作设置陷阱,一次比一次收获的多。
梁司空带领的护卫队每次都能够凯旋而归,收获满满,猎物、草药、野果子……
不去深山的时候,梁司空也会带人在北山周围挖陷井、下套子,或是带了弓箭、弹弓打兔子和野鸡。
宰割的肉被冷冻后运往清河、临安、休宁、祁门、洛阳等地,部分被制作成肉干、熏肉、腊肉、咸肉封存,作为储备粮。
羊皮、狼皮、虎皮、兔皮、黄鼠狼皮、狐狸皮、鹿皮等生皮,被送到百花庄园的皮匠铺,由老皮匠来硝成熟皮子。
老皮匠叫黑传喜,带了十多个学徒。
学徒们从洗皮子学起,接着是配硝水,上硝米粉,铲皮板,边帮边学,艺有高低之分,即便有的人全套手艺都会了,仅仅是“半个皮匠”。
最难的是晒干后的铲皮,黑传喜有一套独门绝技,手脚配合,不慌不乱。
处理好的皮子被运送到西塘作坊,有专门的设计团队将这些皮子制成各式衣裳和皮制品,一部分运往北方售卖,一部分走远洋贸易。
雪莲专门为罗致远等远航的人,特制了一批比较厚实的大毛衣裳用来御寒。
又将积攒的鸭绒和鹅绒,清洗干净,高温暴晒后,给长辈缝制了衬里的羽绒裤、短款羽绒棉袄,给寿安长公主、邓太夫人,忠勇王妃以及父母缝制了羽绒马甲、羽绒护膝,小娘们则是人手一件羽绒衬里的披风。
最主要的是,每人一床羽绒被,轻便又保暖。
尤其是要去幽州的三哥和陆大郎等人,都给备好了厚实的棉衣棉裤。
而工人们冬季御寒的棉服,西塘作坊和花田作坊的针线处,都在见缝插针的裁制当中。
雪莲收购了大量的棉花,工人们人手一套薄款棉服,一套厚款棉服。
九月初九重阳节,“杯中茱萸酒,头上重阳糕”。
在雪莲的建议下,婆婆约了亲家和亲家的妹婿全家,加上雪莲大伯、三叔两家,一行人浩浩荡荡去百花庄园附近登高插茱萸。
山顶茱萸树上的茱萸果热情似火的挂满枝头,剪下一枝先插在高山上,再剪下一枝插在头上,男男女女满头红果和菊花。
众人走累了坐下来品尝各式重阳糕,有的重阳糕用米粉和面粉制成,加入松子、栗黄、银杏肉、石榴籽儿,捏成文殊菩萨骑狮子的模样,狮子头上还要插上用绸布剪成的旗帜;也有在糕点上捏上许多小象的“万象糕”,寓意万事都能交到好运气;还有装点小鹿的“食?糕”,寓意小孩子吃了长大后能食?当官。
清平县主徐清婉第一次在民间过重阳节,觉得新奇又兴奋,徐景湛一直陪在她身边,看到发出银铃般笑声的妹妹,他庆幸有此一行,更庆幸有清河一行让母妃结识到知己,让妹妹找到玩伴。
二人皆是平民打扮,且执晚辈礼,置身于雪莲一众亲友当中,自然又随意。
这一日远在临安的姜清时夫妻,清晨切了“食?糕”,放到诸位学子头顶上,念念有词的祷告:“百事皆高,百事皆高,百事皆高!”希望他们各方面都优秀。
而雪莲的祖翁、婆婆却没有如此操作,因为他们觉得孙女们已经够优秀了,不需要再皆高。
对他们来说,人要知足,不能过于强求,多么朴实的老人,雪莲和迎春听到这个理由,笑的合不拢嘴,雪莲从心里越发的敬佩二老。
午后登高回来,雪莲又邀请众人参观寄畅园,虽然室内建筑尚未完成,但园中景观已经竣工。
孩子们因爬山已是疲乏,被送去清雅斋休息,其他人被马车送去西塘。
进入园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绿的湖水,这湖水引自地下溶洞,湖上架有汉白玉拱桥,沿湖围起木栈道,除中间入口处,其他两侧道旁是雕梁画栋的抄手游廊,再往前去是一片花园,过了花园便是各处掩映在亭台轩榭中的院落。
东西两侧筑有可供两辆马车同时行驶的石板路,这路可通向园林内的每个院落。
喜欢德善县主忙种田()德善县主忙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