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在所有人的震惊之下,姜绎带着人直接将安国公以及安国公世子绑走了。
震惊之后,不管是文官武官还是勋贵,都格外的震怒。
也许这些官员各有立场,但姜绎此举还是让众人有了种唇亡齿寒之感,因而极为罕见的牢牢抱成了团。
所有人都觉得,姜绎这是在手握权柄之后,替自己报先前的一箭之仇呢。
之前以安国公府为首的几家,控制着苏杭一带的商贾对姜家围追堵截,若不是姜家早早在海外有所布置,说不得就真的要栽一个大跟头,把姜家世代积累起来的底蕴都给赔光。
虽然这件事后来是姜家大获全胜,反倒是安国公府那几家在姜绎的手里吃了大亏,但要说姜绎不恨这几家,那可没人会相信。
现在姜绎一跃成为了朝中新贵,掌管着这全新的仪鸾卫,第一个下手的人就是安国公府,这不是为了给自己报仇,那能是为了什么?
这一次能为了私怨绑了安国公父子,谁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因为自己等人这段时日以来对姜绎的轻视,从而惹来姜绎的报复?
一时之间,参姜绎嚣张跋扈、无故欺辱功臣之后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飞向了隆誉帝的御案。
只不过,这些折子都被隆誉帝留中不发。
隆誉帝登基这几年,哪怕是内阁那几位想要捏着朝廷政务不放的阁臣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轻的帝王堪称明君,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隆誉帝的反应反倒让朝臣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也就在这时,又一次的早朝上,姜绎在被众臣围攻过之后,向隆誉帝呈上了一道奏折。
第389章怎么查到的?
呈上这道奏折时,姜绎正被众多朝臣怒目而视,颇有种千夫所指的意味,硬生生的就让姜绎的身上有了“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孤高冷绝。
立于朝臣之中的穆珩往姜绎那里看了一眼。
这也亏的朝堂之上没有女子,若是让京城的那些怀春少女见着了此时的姜绎,那不得想尽了法子的挖郑氏的墙角啊?
真要是这样,姜家就得有的闹了。
这样想着,在其他朝臣都瞪着姜绎的时候,穆珩却是勾了勾唇角笑了起来。
也就是这会儿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姜绎的身上,没有发现,要不然穆珩估计就能收获与姜绎一样的待遇了。
姜绎轻轻拂了拂衣袖,好整以暇地道:“诸位大人不用心争,本官既然敢将安国公父子带走,自然就能给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今儿本官也将安国公父子带来了,到时候希望诸位大人不要太惊讶才好……”
众人在心里齐齐冷哼一声。
惊讶?
他们有什么好惊讶的?
安国公府怎么说也是功臣之后,在大安朝立国之时,第一任安国公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若非如此在论功行赏时也不可能获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