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长宁存储提前一年,开始设计32层3dNANd闪存芯片。
当然,与巨头三星的差距还很大。
当长宁存储开始设计研发32层闪存芯片时,三星已经着手研发64层闪存芯片,这就是代差。
不过,至少有进步,看到了巨头的模糊背影。
另外一件事,常学勤也很高兴。
江城新芯的原主紫光展睿——原江城新芯的控股股东——找上门来。
对方希望合作入股,目前正在谈判。
这家公司的老板,原本在东海鼓捣他的地产开发项目。
因缘际会,他敏锐察觉到半导体行业的商机,于2013年收购展讯科技。
展讯科技是搞数码设备维修的。
接着,他又从另外一家科技公司把瑞迪科抢了过来,这家公司是研发、生产、制造功率器件的。
功率器件属于半导体行业,但与芯片区别。
前者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moSFEt和IGbt等。
简而言之就是主板上那些小圆坨坨。
国内功率器件的代工王者,就是乐达投资旗下的华红半导体。
这家老板收购展讯科技、瑞迪科后,将两家公司进行合并。
然后又向存储巨头镁光科技发起要约收购,溢价19%,收购总价230亿美元。
如果收购成功,相当于给国内存储领域打入一剂强心针。
再等上几年,还能浮盈230亿美元。
然后,被拒绝了,理由是“危害国家安全”。
紫光展睿愤然转身,找上长宁存储。
无论是乐达投资,还是复兴资本,又或者是长宁市,态度高度一致。
对于资本的主动上门,肯定要热情欢迎。
市场很大、风险很高。
无论谁上门,出于什么目的,投资半导体都很有意义。
主动找上门的大钱,不止紫光展睿,还有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基金一期。
每年进口数百亿美元,国产化近乎为零,存储行业不会被忽视,也不可能被忽视。
所以,长宁存储接下来的股东将会是:乐达投资、复兴资本、紫光展睿、半导体产业基金一期,还有长宁市,总共五家。
要身份有身份,要资本有资本,接下来就是静待花开、结果。
常乐从长宁存储成立以来,没有太过关心,偶尔看看公司发过来的简讯。
在半导体领域,他更关注底部基础架构——产业链的上游材料和中端设备。
譬如硅片、光刻胶、高纯试剂、电子气体、抛光、靶材、掩模版……等等。
又譬如光刻、刻蚀、薄膜沉积、量测、清洗、离子注入等设备。
这些就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础。
基础夯实、链条打通,应用端的研发、设计、制造才会顺理成章、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