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乐达系相关企业。
其他非乐达系企业,也在围绕碳纳米管开展研发、大做文章。
整个体系已经全面开动、运转。
如泸州的长新就在攻坚碳基dRAm;
猫厂、千度以及一批企业在自研碳基AI芯片;
摩尔线程、壁仞科技、兆芯、天数智芯等企业在主攻碳基GpU;
…………
国内企业向来干不了0-1的工作,但是一旦突破1,干1-100的工作,全球没有国家能出其左右。
看看光伏产业,国内企业把北美企业打到停产、停业……就是不干了。
夜深了。
城市陷入沉睡,唯有寒风在空中回荡,偶有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传来。
常乐睁开眼睛,看江夏已经睡的很熟。
悄然起身,穿上衣服,来到书房。
“灵犀。”
“老板,我在。”
“你的能力怎么样?”
“能力?我可以理解为计算能力。”灵犀说:
“老板,受限于硬件水平,我对已知的世界计算能力很强,但是对未知的世界,我不能计算出太多结果。”
这符合常乐的认知。
研究院搭建的AI超级计算机,偏向于深度学习的训练和推理;
而通常认识的超级计算机偏向解决科学领域的问题。
前者倚重GpU,主要开展神经网络计算;
后者注重cpU、大容量内存和高速存储设备。
而,已经产生意识的灵犀,更需要后者的计算能力。
“那怎么提高硬件水平,你需要什么设备?”常乐问。
“老板,通过我的计算结果显示,需要量子计算机才能发挥我的基本能力。”灵犀说。
“说点实际的,现在无法提供量子计算机。”常乐无语。
当前,尽管某些国家一再宣称实现了“量子霸权”“量子优越”的量子计算机,比这个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快亿亿倍(也不知道怎么比对出来的)……
实际上,连计算机都算不上。
只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研究,而搭建的专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