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作为,实为天下人不齿,不光明磊落,非大丈夫也。
要打就在战场上打,搞些鬼蜮伎俩算什么真男人?
但这做法也开阔了不少人的思路,有不少北盛的有志之士效仿南郑皇帝的做法,找人行刺,更多的还是自己上。
于是南郑皇帝被变着花样行刺,出宫巡幸都有可能被田埂里的农夫扑上来行刺,简直防不胜防。
他当真以为北盛摄政王脑子有问题,哪有人会把将君王遇刺的消息广而告之,不都是不走漏半点风声的吗?
搞得朝中大臣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扶他上位的老臣也劝他下手不要太明显,思虑应该更周全一点。
是的,买凶行刺真不算是什么事,被人抓住把柄,怼着脸骂才是最尴尬的。
现在被北盛人变着花样行刺,也有点咎由自取的意味,自然可以出言谴责,可这是南郑皇帝先开的头,不要脸也得有个限度。
底线一旦拉低,就很难提拉回去,只会一降再降。
这也就算了,叶慈还以北盛摄政王的名义写一封信呈到他桌案上。
就算是用词优美,文藻华丽,落笔行云流水,内容引经据典,一眼就叫人拍案叫绝,但也掩盖不住通篇在骂人的事实。
暗含的寓意辛辣讽刺,就差指着南郑皇帝的鼻子骂“你这破玩意可真是阴险小人!”
再看角落里的王印印泥深红,就像嘲讽的笑脸。
“愚蠢妇人,实在荒唐!”南郑皇帝一挥袖,差点没忍住那句把他拉出去砍了。
“陛下息怒,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啊!”下面的臣子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为什么那么生气,纷纷苦劝。
“让他滚!滚出朕的皇宫!”
“是是是,微臣这就让他从大门滚出去。”
“叫他从偏门滚!北盛狄人粗野,岂能玷污我圣武大门,他只配走偏门!”
“……陛下,这难免落人口实。”
“滚!!”
待全部人退下,南郑皇帝瞬间恢复平静,殿内气氛沉冷下来。
太监总管垂头不语,实则背后冷汗冒了一阵又一阵。
“摆驾于贵妃宫中,”南郑皇帝阴鸷道:“朕要去亲自问问她为什么又撒谎。”
“是。”太监总管强忍着跪下的冲动,忙不迭地往外跑去。
再回到北盛这边,动静不比南郑皇宫小。
这过于率性的做法看懵不少老大臣,饶是见多识广的吴丞相都蒙然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