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摄政王也不劝劝陛下!
吴丞相痛苦捂额,他怎么给忘了,她俩就是一国的!
陆上瑜仍是不改主意,忽然提起一件往事:“追溯历史,南郑欲自立为国,但自身不正,为求名正言顺翻查族谱。他们就发现这南郑还是我北盛先人之后,算来百年前还是一家,欢天喜地认了祖宗,好容易才坐上皇位。”
所以,这跟不停战有关系吗?
有人目露疑惑,不明所以。
有人低头联想一波,莫名懂了陆上瑜的意思,瞳孔地震。
叶慈也懂了她的意思,唇角止不住上扬。
陆上瑜接着往下说:“所以,朕现在不允求和停战,是促成南郑认祖归宗之事,让其重回故土,全了他们先祖的苦心。况且这世上哪有想打就打,打不动就跑的道理?也忒流氓了!”
众人:“……”
最流氓的人是您啊!陛下!!
陆上瑜难得笑得那么灿烂,眉眼含笑道:“众卿说对否?”
众人:“…………”
诡辩,这是诡辩!
谁你不知道南郑是为求个名正言顺的地位,在史书上不留污点才认同一个祖宗,哪成想百年后能让他们陛下做文章去了。
他们已经被说的没脾气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辩驳皇帝的流氓思维。
想陛下刚登基的时候多谨慎,善听少言的,多乖啊。
不忿的目光纷纷投向笑的跟狐狸似的叶慈:都怪你教坏陛下!
叶慈无辜回视,双手一摊,表示:与本王何干?
不过她也不干站着,一手托着国书往下走,便补充一点:“再者是这国书上的字迹非南郑皇帝亲笔,落款署名却是另有其人。”
说完,递给最前头的吴丞相,对于南郑皇帝的字迹除了她和陆上瑜清楚以外,也就是帮忙处理奏折的吴丞相了。
为表诚意,来往国书都是由君王亲笔所书,不得假手于人。
且南郑皇帝是出了名的文皇帝,不提身份,他光一手书法就能流传千古,可见其水平。
吴丞相一看,就知道确实不是南郑皇帝写的,笔锋远不如他,稍显稚嫩,像是少年人写的字迹。
再一看,就能看见落款写的名字是——陆澄。
吴丞相惊讶抬头:“南郑皇帝的名讳好像不是这个。”
“确实不是,这是南郑太子名讳,单字澄。”叶慈点头。
“竟是南郑太子越俎代庖?”
几个朝臣品出味道来了,纷纷凑过去看,果然是大喇喇的陆澄二字,但盖的还是皇帝印玺。
落款用太子的名讳,却用的皇帝的印玺,僭越不说,还不留下“南郑太子书”五个字,倒显得不伦不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