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她拿出了一只巴掌大不起眼的小匣子,递给内侍去看:“大人,请看这个。”
内侍一看见那个朴素没有纹路的匣子,心中一跳。
等她打开匣子来看,里头赫然是一块印。
内侍只不过扫了一眼,看见了印章上头的龙纹,他心中大惊:“这?”
那分明是前朝昏君的玉玺。
杨氏交出了这匣子,面上倒轻松许多:“这是我生母所留之物,如今我愿将其上交。”
她另外塞了银子打点内侍,内侍见状,便劝杨氏:“你还是在这里等一等。”
他说完话,自己拿着这前朝玉玺,奔去找赵皇帝了。
赵皇帝回了寝殿之中,内侍赶到之时,看见寝殿门外守了人,有人在里头跟赵皇帝说话。
内侍便直接在门外角落不起眼处等候,寝殿中人说话时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倒叫内侍给被动听了个壁角。
他这一听,却吓了个冷汗直冒。
寝殿中不是旁人,正是杨启。
而杨启正在跟赵皇帝说的话,也正是关于杨氏的。
赵皇帝对杨氏没了兴趣,但他并不相信杨氏当真并非前朝昏君血脉。
若杨氏生的是女儿,他还可以考虑见见,看看相貌如何。
但杨氏却生了个儿子。
他让杨启斩草除根。
“献国侯对于自己的妹妹,可会动了恻隐之心?”
杨启急忙表忠心:“她根本不是我杨家之人。我进宫前已安排妥当人手,这会儿已经送了消息出去准备动手了,那刘雷雨瞧着手无缚鸡之力,刘大柱也是个残废,绝对不会有什么意外。”
赵皇帝满意的点点头。
杨启便告退了。
他出门前,倒看到了门外的内侍。
杨启这个“献国侯”,名义上是个堂堂侯爷,其实就是个夹起尾巴的狗。
谁也瞧不起他。
哪怕对着内侍,他也是一脸讨好。
内侍表面对他恭敬的应了,还亲自送了他一段。
只是等到杨启一走,内侍立马将前朝玉玺送到了赵皇帝案前。
杨氏献上了这枚玉玺,那就是立功了。
赵皇帝重又起了兴致,将杨氏叫来,问问详细情况。
杨氏一五一十答道,这玉玺是当年前朝昏君的一枚私印,他情动昏头之时,留给杨氏母亲的定情信物。
事后昏君想要讨回这枚玉玺,然而杨氏母亲将其私藏了起来,才最终招来了灭门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