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的亲事,老太太就是不想把林黛玉表姐嫁过去,那么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吧?怎么对自己的孙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便宜了那薛家的薛宝钗,这薛宝钗虽然外祖家是高门,可是根子里却还是商家女,能值什么?居然也说的是个柳家的嫡子,虽然不是袭爵的长房,但是起码是嫡子,已经分家出去单过,亲婆婆怎么也好相处的。
这商家女都说到嫡子了,自己去要嫁个庶子,这贾探春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何况这不只是一口气的问题,是一辈子的命运问题。
贾探春如何的不愿意也没办法,没人问她的意见。但是贾老太太还有些对孙女的疼爱,这不就和王夫人商议:“这甄家的婚事,你怎么看啊?“
王夫人当然说:“媳妇以为咱们两家门当户对又是世交,倒是般配,三姑娘嫁过去,甄夫人看在两家交情的份上,也不会亏待了她的。就是不知道那甄家这三少爷相貌品行如何,媳妇不敢擅自定夺,还是看老太太的您的主意。”
王夫人认为这婚事可取,但是也不是非成不可的,毕竟探春还是个拿得出手的,这甄家为之求亲的也不过是个庶子,能有多少作为?这样的女婿也没多少利益,不过是和甄家两家姻亲的名头。所以就平心静气的分析,最后还似乎很孝顺的把决定权教给了老太太。
贾老太太是人精,起码在这些小事上都是人精,哪里不明白王夫人的心思。但是她自己想的和王夫人想的一样,这婚事成也不错,但也不是最佳的选择。不过甄家都说出来了,这么多年的老交情——关键是这么多年的利益共同体,不答应也不是合适,不是扫甄家夫人面子么?
不过话不能直接说,贾老太太就说:“你想的周到,这甄家少爷的相貌品行还是先打听出来的好。这三丫头一直养在你跟前,你也看她和宝玉一样,自然不会亏了她的。”
把皮球踢回去,虽然这事不大要紧,自己决定也不是不行,可是自己想要决定的事,这媳妇就推三阻四,死活不上路,这等对她不打紧的事,就想起孝敬婆婆了,让婆婆决定了?这么一想,贾老太太就心里不舒服,就又把皮球踢回去了。
如果贾探春知道自己的婚事已经不打紧到,贾老太太和王夫人都“谦让”决定权的情景,会不会气死?好像没有,她还挺着。
那边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表面和气的相互“谦让”着扯皮。这次和林黛玉和柳芳的事不同,贾府里已经传的满城风雨了。
这不紫鹃刚从二门找人帮她买东西回来——顺便说一句,二门外头的婆子们都得了消息,不过一个婆子说:“这二姑娘还没说亲,怎么倒先给三姑娘说了?”
“不是先给三姑娘说了,是人家甄家太太看中三姑娘了,请人来探问的。”一个小厮纠正。
又一个婆子说:“不管怎么看中了,就是定了婚事也得等二姑娘先出门啊。”
“那就是以后的事了,不影响现在的定亲啊。成亲的时候,妹妹自然要在姐姐后面,可是定亲不用的。”一个看着利落的媳妇说。
紫鹃一边听了,心里想这难道因为探春的婚事,迎春的婚事也要提前,这样的话,迎春是不是可能不嫁给那中山狼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真是一件好事。不过迎春这性子到了人家家当家做奶奶,怕是撑不起来的。
紫鹃办完了事,回大观园的路上还想着这些有的没的,结果刚进大观园的门,又差点撞上一个人,而碰巧的这个人正好又是赵姨娘,更巧的是赵姨娘又是泪流满面的。
这次不比上次,紫鹃没有剧透君帮忙了,从小佳的事之后,这剧情好像开始脱离的《红楼梦》小说的轨道了,当然小事,比如赵姨娘借衣服还是一样,但是贾家姑娘们的婚事开始变化了,那才是大事。
以紫鹃的想法,越脱离《红楼梦》小说的轨道自然越好。那小说里,林黛玉是个悲剧女主,紫鹃自己是个炮灰,而且按小说里的一步步推进,作为一个侍女的紫鹃能做的,能改变的太少了,很有些无能为力的感觉。就是林黛玉现在明白了,也不比紫鹃能做的多。
如果脱离了小说的轨道,那么就可能有缝隙。变故对于希望改变的人来说,是最好的环境。
“姨娘您又迷眼了?我送姨娘一程吧?”紫鹃虽然没有剧透君了,但是想也推测的出,必然是赵姨娘知道了探春的婚事的消息就去找探春,至于找探春有什麽能说的就不知道了,或者赵姨娘根本没想说什么,就去了。
结果这样冒失出现的赵姨娘,当然是正好成为郁闷中的探春的发泄的口子了。探春现在正恨的莫过于自己庶出的身份了,偏赵姨娘还不知趣的往她跟前凑,结果自然是赵姨娘泪奔了。
“是紫鹃啊。”赵姨娘对这个大观园里难得对自己十分友好的大丫鬟还是实话实说的:“是我自己没用,想不出法子帮着三姑娘,偏还打扰了三姑娘想事情。”
三姑娘想事情?探春果然不肯坐而待毙?她要做什么?(未完待续)
☆、88、紫鹃试玉
贾三姑娘探春想要做什么,紫鹃还不知道,或者说她自己可能也还没想出来,总之紫鹃安慰了几句赵姨娘,赵姨娘就告辞出去了。
紫鹃回到稻香村,刚到门口,就看见贾宝玉童鞋了,贾小白看见紫鹃,天真烂漫的过来说:“你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看天风馋;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你们房里就越发难了。”这话,这话多么的熟悉啊!这不就是红楼梦小说里紫鹃试玉的前传么?终于进入剧情了。
紫鹃眼疾手快拉着了贾宝玉要摸到自己身上的前爪,说:“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紧的那起混帐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不光我们屋里,别处也是一样,眼看三姑娘都要做亲了,都是大了。”这话套的不错吧?
宝玉果然有些愣,本来按雪雁的说法,春天里凡有残疾的人都犯病,贾宝玉自然在这个时节分外的呆,一时才喃喃的说:“果然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好好的女儿家却非要嫁人。”
“宝二爷这话可说不得,三姑娘要做亲是喜事,哪里说什么眼泪?再说哪里有不嫁人的?史大姑娘是早就定了人家的,这回三姑娘也要定亲了,”紫鹃一边说一边观察宝玉,没什么情绪波动,继续:“上次薛大姑娘也差点定亲呢,可惜没成。”
有变化了。贾宝玉之前早知道史湘云定亲的事,不过他对史湘云的定位不过一个童年玩伴而已,估计和探春差不多,所以没感觉,就是探春不过感慨一下好好的女儿要嫁人实在是暴殄天物。不过薛宝钗要嫁人的消息,他还第一次听见,不由呆了。
有戏!紫鹃再接再厉:“那柳家三爷听说也是好的。王家舅太爷很是欣赏,偏偏没成,薛大姑娘也不知道心里是不是会难受?”没成非要有可能是紫鹃本人的功劳。但是她还是表现的无比惋惜沉痛悲。
贾宝玉却反应上来:“那是那人没福,我早说不定什么有命的才能消受宝姐姐她们主仆。”
看起来,贾宝玉只是把薛宝钗当做姐姐。连惋惜她终归要嫁人都没有,薛大姑娘你混的也太惨了。
“是啊,宝姑娘这么好的人,自然不用担心了,又有薛姨妈和薛大爷,现在还有薛二爷在,自然帮她留心的。倒是我们姑娘,大老爷上次给相中了柳家大爷,却也没缘分。”紫鹃最后还是说到了黛玉。紫鹃试玉么?不说林黛玉怎么试玉?
她才不怕宝玉发疯,倒是宝玉疯闹一回。王夫人就想要尽早把林黛玉嫁出去了。趁着贾老太太还硬朗,林黛玉赶紧出门是最好,要不贾老太太一归西,林黛玉的命还不是捏在王夫人手里,那王夫人是吃斋不吃素的主儿啊。
其实紫鹃看来。林黛玉的婚事也不一定非要那柳家一样的高门世家,门第低些也无妨。林黛玉现在也是明白的,自然也不会太计较,倒是门户低些,对嫁妆的要求也少,对林家的资产状况也不了解。这样贾府也好蒙混过去的人家,估计也是同意的。
要说如今林黛玉手上的嫁妆也不算少的,古董珍玩颇有些,字画珠宝也丰厚,家具没有新的,但几辈子留下的也都是精品,压箱银子么?得看贾老太太的良心和贾家的经济状况了,所以还是越早越好,贾家的情况绝对是每况日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