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儿……”连青山看到那些金银首饰微微一愣,然后微微低下头去,过了半晌才哑着嗓子说道,“翠儿,看这些首饰的样子,你之前肯定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嫁给我做媳妇……实在是委屈你了。”
连青山已经把翠儿加入了自家户籍,再也说不出什么让翠儿走的话,何况他也舍不得翠儿走,他往前俯了下身子,对翠儿认真的说道,“翠儿,你放心,我一定会对你好的。”
“嗯,我信你!”翠儿笑着说道,顺手就要把那小包里头的银子和首饰放进钱匣子里头,却被连青山拦住了。
“翠儿,这银子和首饰你收着吧,我有钱呢。”连青山对着翠儿说道,看着翠儿一脸疑惑的样子,连青山转身往炕梢去了,将炕柜下头的挡板拆下来,然后伸出手在里头掏了掏,不一会儿也掏出了个布包。
几乎是瞬间,翠儿就联想到了那布包里头的东西是什么了,估计,也是钱吧?
连青山将那布包打开来,里头是一溜儿四个足有拳头大的沉甸甸的银锭子,每个足有五十两,翠儿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看着含笑望着自己的连青山,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些银子,是当初我在战场上得了战功赏赐下来的,我一直没花,当时是准备着回家娶媳妇用的,后来带了嫂子逃命回来,也没办法娶媳妇了,就想着给大妞和小虎以后用……”连青山的脸儿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的搔搔头发,憨厚的将银锭子往前一推,“以后这些都给你了。”
翠儿呆愣愣的看着那从天而降的银子,心道自己这是守着金饭碗在讨饭呀,连青山有这么些银子,还看着自己小丑一样的挣那卖筐的几十个大钱儿,顿时撅起嘴,“你有银子怎么不早告诉我,我跑去谈生意卖筐卖茶叶的时候,你是不是心里头笑我笑得厉害,觉得我傻乎乎的呢?”
“才没有,翠儿最能干了,要不是你,我就是守着这些银子,也得饿死了呀!”连青山忙表忠心说道,语气中微微的失落,却让翠儿瞬间了解到他当时抱着一大堆银子,却无路可走,几乎被饿死的心情。
“呸呸呸,再不许说死字!”翠儿没好气儿的瞪了他一眼,转头看向那些银子,又看了看自家钱匣子里头的银子,叹了口气,“青山,这些银子留着家里头有大事儿的时候再用吧,以后要是带大妞和小虎去认祖归宗,咱们还有好些用钱的地方呢。”
翠儿说着话,伸手把银锭子给包好了,让连青山又放回了原处,然后想了想,把自己小包里头的五两散碎银子也扔进了钱匣子里头,金银首饰又重新包好,在炕柜里头放好了。
两人坐在炕头,数好了钱匣子里头那些亮闪闪的银子,翠儿从厨房拿了一小节烧黑的碳枝,郑重其事的在账本上记下了一笔。
五月初一,翠儿嫁妆银子五两入账,总计十八两现银,三千零四十五个大钱儿,连青山的私房银子二百两,不计入账目里头,却是归翠儿管了。
第70章 翠儿大婚(求首订)
翠儿把自己的五两银子入了公帐,算是自己的嫁妆了,连青山从十八两现银里头拿出十两来,预备着成亲的时候用。
翠儿因为连青山把那二百两银子都交到自己手上,心中很是受用,也有了底气,倒是不太计较这十两银子的花费有些多了,毕竟自己这辈子就准备嫁这么一回,也不想太委屈了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陆大娘就带着一干婶子媳妇的来了,到了连家,就开始跟连青山和翠儿两个商量着婚事儿怎么办。过了没多久,连青河和董氏也过来了,把大毛和二毛也带着,想来是要给大哥成亲帮帮忙的。
虽然连青山极力想要给翠儿一个体面隆重的婚礼,但这婚礼的时间却不等人。毕竟连青山和翠儿都住在一个屋檐下了,陆大娘怕翠儿的肚子很快会大起来,自然急急地催促着两人。
因为户帖已经入了,经过商量了以后,大家一致觉得,之前下聘合八字儿之类的,倒是可以省略着来,只是把大婚时候的酒席置办得热热闹闹的就行。
这么一说日子,这个月十二就是好日子,这么说和着,大家都觉得不错,虽然仓促了些,未免夜长梦多,就定了五月十二这个日子。
连青山拿了二两银子出来,请陆大娘帮忙张罗着成亲用的礼节、物件儿,春竹婶子则是包下了布置新房的事儿,银环嫂子虽然不会做饭,但能张罗,自告奋勇的去找了自己的娘、娘家嫂子还有几个相熟的媳妇子,帮着到时候做喜宴。
董氏看着连青山手里头的银子流水样儿的往出掏,还一点儿心疼的意思都没有,知道连青山这手里头还是真有钱,心里头十分后悔当初为了贪那一两银子,得罪了这个大伯哥,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想要弥补弥补。
还真别说,这能弥补的事儿,还真让董氏想到了!
董氏往前走了两步,凑到翠儿身边。“翠儿姐姐,这婚期挺紧巴的,你这嫁人的时候,嫁衣肯定赶不及做出来,要是去镇上买,那嫁衣也贵得很,咱们俩的身量差不多,倒不如把我当初的嫁衣拿过来改改。”
翠儿心里头正想着嫁衣的事儿呢,董氏就过来说了,翠儿的心中倒是动了一动。这嫁衣对翠儿来说,就跟现代的婚纱一样,穿一回就再也不穿了的东西,要是为了这东西多费些银钱吧,觉得不合算。但要是草草的随便穿件衣裳成亲,又觉得亏得慌,要是有董氏的衣裳,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看行,青河媳妇身量高,翠儿也不矮,到时候把裙子往高了提提。再稍微拾掇两针就行了。咱们这有闺女的人家,嫁妆都是从小就绣的,翠儿这婚事忙活赶不及,嫁衣就改改就行了,剩下的嫁妆物件儿,咱们一家凑两件儿。也就齐了。”陆大娘是这屋里头辈分最高,年龄最长的,翠儿没意见,连青山也没意见,陆大娘也同意。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翠儿看着董氏因为讨好了自己,脸上的笑容都更胜了些的样子,心中微微一叹,这亲戚亲戚的,都是两好并一好的事儿,要是董氏看重钱财,为了钱财能跟自己好好处,也未尝不是好事儿,且看着吧,要是董氏真的没啥坏心眼子,青山嫡亲的弟弟,还是可以多帮衬一把的。
订好了成亲的各个章程,陆大娘就开始脚不点地的忙活起来了,初三那天带着翠儿往镇上去了一趟,在钱家杂货铺里头买了一套大红的铺盖,一对儿绣了鸳鸯戏水的枕头套儿,又买了两块尺头,一包成亲时候撒帐子用的杂粮干货。
翠儿买东西的时候,乐子凑上前来打听消息,这么一说就知道了翠儿和连青山补办婚宴的事儿,当天就跟钱掌柜的说了,钱掌柜一听这事儿,念着翠儿这人值得交,便准备了一份儿贺喜用的厚礼,十二那天去喝喜酒。
连青山要跟翠儿办酒的事儿传出来,村子里头跟连青山有礼往的人就都准备开了,这家一条子猪肉,那家一对儿枕巾之类的,虽然都是小物件,却也透着浓浓的祝福。
翠儿跟董氏两个,忙着改嫁衣什么的足足忙了好几天,等到过了端午以后,嫁衣已经基本改好了。连青山成亲时候穿的红袍子,也一事不烦二主的拿了连青河成亲时候的衣裳,兄弟俩的身形差不太多,稍微改下就能穿了。
嫁衣嫁妆都准备好了,翠儿又抽空给大妞和小虎做了两件红彤彤的小袄子,再加上买回来的成亲时候待客用的吃食点心,翠儿也不太拘着她们俩,乐得两个孩子成天笑呵呵的。
初七一大早,连青山套车往镇上去,他在镇上相熟的也就是郑郎中,翠儿熟悉的也就是钱掌柜夫妻俩,两人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想请他们来观礼,郑郎中听到连青山办酒的事儿,乐呵呵的应了,而钱掌柜就更加干脆些,说着就算你们不请我也会去的!
请好了客人,两人又马不停蹄的买了两大坛子酒水,买了四个肘子,还有杂七杂八的木耳啊蘑菇什么的山货,这些都是婚宴的席面上要用的。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初十了,各色的准备都已经妥妥当当的,翠儿除了废寝忘食的改的董氏的嫁衣以外,还忙里偷闲的给家里头四口人都做了新衣裳,等到了初十的晚上,陆大娘过来商议,让翠儿从自家出嫁的事儿。
十二是成亲的正日子,陆大娘觉得翠儿从连青山家出嫁,再嫁回到连家不好看,便把自家花枝的屋子收拾了出来,十一的时候,把翠儿接了过去,一干跟翠儿好的村里头的媳妇子,也都跑到陆大娘家给翠儿添妆。
当天晚上,陆大娘把花枝偷偷的撵出去呆了一会儿,自己进了屋子,神秘兮兮的跟翠儿说了说关于男女之间的私房事儿,把翠儿羞得是头都不敢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