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样子,忍不住用温水投了毛巾。细细的给两个孩子擦洗干净了。
这时候,连青山也凑到翠儿跟前来,献宝似的将手里头的青皮果子递给翠儿看,“翠儿,你看这核桃,个儿这么大,肯定是好品种。”
“我知道这是好东西,好像是叫什么狮子头核桃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翠儿将连青山手里头的核桃拿在手里头细细的看着,一边低声嘀咕着,心里头却是十拿九稳了,这就是上好的狮子头核桃的青皮。
“原来是叫这么个名字?”连青山将手里头的核桃攥着端详道,“之前在外头的时候,看着上官手里头盘过这样的核桃,比这个略小一圈儿,样子倒是一样的,听说那一对儿就得十两银子,这可真是值了银子了呢!”
“要真是这样,咱们岂不是发了?”翠儿笑眯眯的看着连青山,见他一副正经的模样,忍不住伸出手来轻轻的摩挲了一下他微微发黑的手背,“青山,咱们这核桃现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呢,许是值钱,许是不值钱。反正这东西长在咱们自家的地头上,咱们就先把它当个玩意儿,没事儿的时候攒些个,鼓捣鼓捣,要是以后知道它值钱了,再往出卖也不迟。”
“行,听你的!”连青山听了翠儿的话,觉得有理,又知道因为杨将军的事儿,自己一家子恐怕还且有些时日不能出山去,还是低调些的好,反正核桃这东西好放的很,只要把皮好好的收拾干净了,放个几年都不在话下的。
夫妻两个把核桃的事儿说完了,便收拾了一下,分别去澡房里头冲了个凉,然后伴着夜晚的微风说了会儿话,便徐徐的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了早饭,喂完了鸡和猪,连青山一家就用牛车拉了大木桶,往山上的茶树苗那去浇水去了,浇好了水又在茶山那采了遍茶青,回来就制成了翠茶。
而昨天被连青山拖回家的那一大筐的狮子头的青皮,连青山和翠儿都惦记着呢,两人干完了家里头的活儿以后,趁着纳凉的时候,便坐在院子里头的木榻上,一边说话一边剥核桃,然后将那剥掉了外皮的核桃扔在大木盆里头,用猪鬃刷子狠狠的刷干净。
翠儿坐在树底下,看着连青山利落的用小刀在青皮核桃上一划一掀,就能把核桃皮剥下好大的一块来,似乎十分的轻松似的,到了自己手里头,那青皮却跟长死在那里似的,怎么都撕不下来。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青皮核桃上的汁水落到皮肤上,会变得黑黑的,手上也不怎么舒服,翠儿皱着眉头好不容易剥完了一个青皮核桃,手上就变成黑色的了,而且竟然还洗不掉。
“翠儿,你别弄了,你手上都蹭黑了。”连青山看着翠儿白嫩嫩的小手,因为剥核桃变得黑一块白一块的,只觉得心疼的不得了,恨不能自己把核桃全都给剥开了,让翠儿连手都不用沾,连连催促着翠儿别弄了。
“嗯……”翠儿本来想继续弄,但看着自己手上黑不溜秋的实在是太难看了,便点点头应了,转而蹲在水盆边,用刷子将那去掉了青皮的核桃细细的刷洗干净。
刷干净的核桃,被翠儿整齐的码在笸箩里头,放在屋子里头的阴凉地方晾干,然后便将这新开出来的核桃一一比对着,像是现代的把玩核桃一样,希望能够找到大小形状都极为相似的核桃,好配成对儿。
连青山见过上官玩核桃,对翠儿的做法赞成的很,每日里头没事儿的时候就去摘青皮核桃,回来以后,看着满满的一大筐的青皮狮子头,乐得合不上嘴。
光有这一棵核桃树,连青山还觉得不够似的,趁着上山巡视陷阱的时候,到处寻找着有没有相似的可用于把玩的核桃,找了许久都没有结果,却意外的发现了不少野榛子树、枣树或者是山楂树什么的幼苗,一一挖了出来,挪到种果树的山坡上不提。
日子这样一天天的过,不知道是因为买了成片的荒山有了事儿做,还是因为有了把玩核桃这个业余爱好,翠儿觉得这日子过得快的很,而且每一天都很新鲜有意思,转眼就又过了大半个月。
“青山,你看这块布料,我拿去给花枝添妆咋样?”翠儿坐在炕上,面前是一块粉色的布料,这布料颜色鲜亮的很,质地又好,比村子里头平日见到的布料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给花枝添妆?你看着好就行。日子过得可真快,这眼瞅着就到花枝出门子的日子了呢。”连青山听了翠儿的话,不在意的说道。添妆这事儿是家里头的媳妇该想着的事情,翠儿能做的很好,连青山是一点儿都不担心的。
“是呀,这转眼就要到二十了,陆大娘家现在是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我这两天把家里头的活儿料理完就去帮她的忙,等二十二那天我让弟妹过来带孩子,我得帮着陆大娘家做酒席去。”翠儿笑眯眯的一边将布料裁剪成两半,一边对着连青山说道。
“行,要是有用得着我的,就回来叫我。”连青山看着翠儿一脸兴奋的样子,忍不住伸出手来摸了摸她柔顺的发丝。
“好,听你的!”翠儿点头应了,将那块粉色的布料叠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一块大红的包袱皮包好,这包袱皮是翠儿自己买的布料绣出来的,翠儿看着上头的花样,虽然算不上是手艺精湛,却比翠儿刚来的时候,连针线怎么用都不太记得要好太多了。
大红的包袱皮上,一对儿彩线绣出来的蝴蝶在翩翩飞舞,底下是一朵开的正艳的牡丹花,阳光打在这包袱皮上,那蝴蝶活灵活现的,仿佛能飞起来似的。
第116章 妯娌添妆
在陆大娘家连续帮了几天的忙,翠儿忙活的是精神头十足,虽然有些腰酸背痛的,翠儿的心情却是极好极好的。
在花枝成亲的头一天晚上,村里头与花枝相熟的大姑娘小媳妇的,纷纷相约着到陆大娘家添妆了。
这添妆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却已经是靠山屯儿的老礼儿了,每当有人家办喜事儿的时候,随份子的钱是一家一家的出的,属于正常的走礼。
但如果待嫁的新娘子跟自家的关系好,大姑娘小媳妇的就会备上女工送上,比方说包袱皮鞋面儿什么的,或者是送上些实用的门帘子、枕巾之类的,一来是对新人的祝福,再一个,也可以让新娘子的嫁妆丰厚一些。
毕竟都是山里头的人家,家里头能置办的嫁妆有限,除了必要的箱笼铺盖等物,一般人家也许就置办不起更多的东西了。有了添妆送的各种东西,新媳妇到了婆家的时候也好看些,以后过日子用起这些东西来,也显得在娘家的时候人缘儿好。
翠儿因为跟陆大娘和花枝的关系都亲近的很,早早就在镇上的铺子里头挑选了那块粉色的好料子,送给花枝的那块料子,按照花枝的身量做上两身儿裙子,还会有不少富余的。
按说这添妆,都是成亲头一天去的,多半是在晚上。翠儿怕走夜路不安全,天色渐渐变暗的时候,就带着自己收拾好的小红包袱往陆大娘家去了。
到了陆大娘家门口,翠儿并没有直接就进门,冲着隔壁青河家里头喊了一句,弟妹董氏听到了翠儿喊的,便拎了个小包袱也匆匆的走出来了,手里头还抱着她们家二毛。
“你咋把二毛也带上了?”一般这添妆的时候,都是约定俗成的不带孩子的,因为主家有喜。见到孩子都得给个小红封什么的,就算每个里头只放一文钱,来上二三十个孩子也就得二三十文钱呢。对于本就没有什么银钱的山里人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因为这么想着。翠儿就没带小虎过来,而董氏就住在陆大娘的隔壁,却非要抱上二毛,翠儿在心里头转了一圈儿,基本上就知道董氏的心里头想什么了,颇有些无奈的笑了下,便带着董氏一起进了陆大娘家。
董氏看着自己抱了二毛翠儿也没说啥,心里头不禁高兴起来,自己抱了二毛去陆大娘家,以陆大娘好面子的作风。肯定是又拿果子又拿糖的,搞不好还有个一两个大钱儿的红封呢。
想到待会自己送出一副鞋面就能拿回一堆的东西,董氏的心里头美得不行,脸上也喜气洋洋的,若是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会以为这是办喜事儿的主家呢,这喜色可是一点儿都不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