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鉴宝天书TXT全集免费 > 第244部分(第2页)

第244部分(第2页)

岳歌听完愣住了,半天才指着吴迪笑道:

“好小子,就你滑头!现在想想这个价格是便宜的不得了,可是在那会儿这就是正价啊。哈哈哈哈!”

在机场接机的是两名当地的警察,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点的一见到岳歌,就亲热的来了个熊抱,原来他们认识。随后岳歌就给双方做了介绍,

“这是巴塞罗那警方的皮埃尔警长,对于文物走私、制假贩假等方面的案件有着很丰富的经验,我们以前合作过。”

吴迪一边热情的和皮埃尔握手,一边暗自点头。看来岳歌过来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否则这个案子虽然重要,可是这个环节也用不着派一名副局长出马。要知道,岳歌可是正儿八经的正厅级,手上管着无数博物馆、考古单位的人,这种人,稍稍努努力,出国就不叫考察,要叫访问了!

“老朋友,你们总算是来了。我们对这件案子很重视,因为那些珍贵的东方文物价值超过了两亿欧元,这是一个大案子。”

两亿欧元?吴迪回想了一下当时在地下室看到的情景,心中一喜,看来之前是虚惊一场,他们那次并没有惊动欧阳简,他没有及时的把东西转移!

因为巨额的文物来路不明,加上来自华夏国内的举报,天青阁已经被封店,所有警方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已经转移到了警方的证物室,欧阳简也作为嫌疑人被暂时扣押,所以吴迪他们被直接带到了警察局。

没有休息,几个人和相关人员见过面后,立即投入了工作。证物室一个读力的小房间内,吴迪一眼就看到了被当做珍贵文物整齐的摆放在一起的数十件瓷器,经过仔细的辨认,一共六十一件,有五十三件都是高仿的赝品,其仿制水平还一度让岳歌对吴迪和严驹这两个年轻的鉴定师的水平起了疑问,这种大开门的东西都能是假的?什么时候他们的水平高到了这种程度,都能大批量成规模的生产了?

鉴定完真假后,吴迪和严驹的任务已经完成,后续的事情就是岳歌的了。简单的共进了晚宴,吴迪他们就和岳歌分手,住进了上次过来时住过的酒店,休息一晚上,明天去古董街逛逛,希望能再捡些漏,参加几个月后古董大赛的赌注还没有着落呢!

吴迪准备明天一早就去光顾那家德尔塞马画廊,上次你们不是说我用卑鄙的手段骗走了你们一幅名画吗?老子明天就去你们店里,用天书挨个的把那些画作全扫了!能捡漏就捡漏,不能捡漏看到赝品就举报,实在是没漏洞可钻,这张脸在店里多晃两圈,也能恶心恶心你们不是?唉,作为一个杰出的鉴定家,一个注定伟大的收藏家,偶怎么就这么小心眼呢?卡卡,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啊!

严驹听说他上次居然只花了五千欧元就收获了一幅价值最少八千万欧元的塞尚的作品,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听到他上次没有仔细的检查这家画廊的作品,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希冀,连塞尚的作品都能看走眼的鉴定师,画廊里一定还藏着不少好东西等着他去发掘吧?

第二天一早,视时差为无物的吴迪精神抖擞的沿着酒店的花园散了几圈步,等到了刚刚吃完早饭的严驹。这个无良的家伙看着严驹那双明显的熊猫眼哈哈大笑,

“昨天忘了告诉你了,那件塞尚的作品好像是店员通过私人途径挂到店里代售的,应该没有过他们鉴定师的手。其实你只要想想就明白了,塞尚在老外的眼里是什么地位,那就是咱们的齐白石、张大千啊!哪怕是这幅画作不是他的作品,只要稍稍有一点疑问,怎么着也不会这么仓促的处理的。”

严驹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个笑的很灿烂的坏家伙,恨不得冲上去一脚把他踹到旁边的露天游泳池里去。以前也就觉得你用捡漏打击大家有点无耻,可今天看着怎么觉着你就整一个欠揍呢?!

古董沙龙已经结束了,可是,德尔塞马画廊的客流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严驹进店后就和吴迪分开了,因为他觉得跟在这个靠捡漏发家致富的小子身边,根本就抢不过他,还不如他自己先看看,没准还能趁他看不过来的机会捡上一两个小漏。

仍然是一楼的展厅,吴迪挨个的扫了过去。虽然西方的油画他并不是很精通,但是绘画作品就是有一点好,只看意境和笔力就能够看出珍贵与否,大不了全看完了再来上一个大招,这样即便是有什么遗漏也不怕。

一路浏览过去,吴迪一路叹着气,看来上次确实是个偶然,这欧洲的古董实在是距离现在的年代太近了点,品种也太少了点,不好捡漏啊。

正慢慢朝前走着的吴迪忽然站住了脚步,略一沉思,又倒退了两步,站到了一幅油画面前。好家伙,居然差点把你给漏掉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作品

引起吴迪注意的是一幅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油画,仿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杰克?路易斯?达维特的名作《马拉之死》。

这幅油画和原作比起来,无论是笔力、构图还是色彩的搭配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从某种角度上讲可以说是一幅糟糕之极的仿作。

但是,这个糟糕的角度是从仿作出发的,如果事先没有一幅和这个画面几乎一模一样的《马拉之死》的话,这幅画未必没有成为名作的潜力!

换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吴迪认为这幅画的笔力、构图、色彩都没有问题。如果将它和《马拉之死》这幅名作之间的联系斩断,读力来看这幅作品的话,应该说是作者对“马拉之死”这个历史事件有了另外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但恰恰就是因为这种不同的诠释和理解,造成了一种灯下黑的现象,让已经熟悉原作的人们认为这幅画仿的极差,将它弃之若履!而这也正是吴迪第一遍浏览的时候随意的就将它放过的原因。

可是,一种莫名的感觉让他又退了回来,仔细一看,就知道找到宝了。这幅仿作与原作最大的不同是在配色方面,但恰恰就是这种稍显怪异的配色,让它给了吴迪一种强烈的感觉,而且越看感觉越清晰。这幅画竟然在隐隐的向他传递着一种悲伤、愤怒、绝望、呐喊等等极端的情绪!

画作中的主人公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于1793年被一名持不同政见的女士刺杀于浴缸之中。《马拉之死》的作者达维特本来就对革命持同情态度,又与马拉有些私交,获悉此事后就创作了这幅名作,意图通过道德和人格的感召来衬托谋杀的罪恶。

但是这份仿作不同,它似乎是在极力的表达着作者激烈的情绪。如果说达维特的原作可以看做是一名中立人士站在道德的角度对这次刺杀表现出的愤慨和谴责的话,那这幅画作的作者就是马拉坚定的支持者,他要通过这幅画控诉苍天对这个伟大的领袖的不公,表达对刺杀者的极度愤怒与嫉恨!

吴迪看了一下价钱,三万二千欧元,看来这家画廊的鉴定师还是比较认可它的画工的,可惜,他被大名鼎鼎的原作禁锢了思维,要知道,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画家眼里,绝对是有着不同的理解的啊。不过,也不能怪鉴定师大意,谁让这个家伙居然猥琐的盗用了达维特的构图和创意,画出了一幅几乎一模一样的不是仿作的仿作来了呢?

吴迪看了一下落款,居然是和原作一样在木箱下部题了两行字:“献给马拉,大卫”。这种无厘头的模仿让他不禁有了一种想撞墙的冲动,你丫好歹也算是个大师,居然无耻到这种地步,和大家开这种无聊的玩笑!活该你这幅作品沦落到如此地步!

不过,他如果真的老老实实的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幅作品一定早就被某位富豪深深的藏在了他巨大的藏宝室里,又哪轮得到他一个东方小子来捡漏?即便是有机会拿出来拍卖,那时所要付出的代价,还不知道要比目前这个价格翻上多少翻呢!

“麻雀,把这幅画买了,快!”

吴迪说完就走开了,既然捡到了便宜,还是不要和他们照面的好,万一被人认出来,店主出于某种心理不卖了岂不是亏大发了?

看完一个展厅,再没有发现其他值得出手的东西。吴迪慢悠悠晃着来到了第二个展厅,一眼就看到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对着墙上的一幅手稿指指点点。

这幅手稿是一篇长诗,一共有十张,字迹潦草,而且还是意大利文,他一个字都不认识。

看了一眼旁边的说明,他笑了,这是但丁神曲第二部《炼狱》其中的一部分,而且画廊还特意注明了怀疑是莎士比亚的手稿!

这种伎俩在国内的古玩店经常见到,甚至在某些拍卖会上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商家给一些不确定作者的书画冠上某位名家的名头,然后称之为习作,再加上疑似两个字,这样不但甩脱了责任,还对消费者进行了有效的误导。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一些自认为运气超群、眼力非凡的人去贪这个便宜,让老板笑呵呵的大赚不义之财。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这肯定是假的。店家又不傻,既然怀疑,就一定会去找人鉴定。哪怕是有一位专家说这是真的,就可以请求其出具鉴定证书。即便拿不到鉴定证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