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虽然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解释道:
“说来,这事儿还是在贤弟面前立过誓的,贤弟怎么就忘了?”
不管这话是不是真的,冯一博要的就是他的态度。
当然,这也说明他还记得和自己说过的话。
“哦?你说那次啊!”
冯一博先是皱眉,随后做恍然状,道:
“当时我说让兄长戒酒,也不过随口一说。”
说到这里,又似嗔似怪的拍了拍刘昭的肩膀,道:
“玩笑罢了,兄长何必当真?”
正所谓:
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
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本来这事冯一博不该再提,甚至刘昭喝酒他都不会多说。
但今天发现,刘昭有点飘了。
冯一博必须要好好敲打敲打他。
不是真要怎么样,至少要让他想起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当初冯一博就是为了打压刘昭,借机逼他发誓。
如今其实只用利益捆绑,就足以让他低头。
但显然,两人关系让对方误会了。
那自己自然要给他紧一紧。
该打压的时候打压,该松快的时候松快。
一张一弛,才是……
pua之道。
“贤弟此言差矣,当初若非有贤弟点醒,又待我如亲兄弟,我又如何能有今日?”
刘昭这时已经醒悟,知道自己刚刚有些真情流露。
他觉得自己理解冯一博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他在自己手下面前,若是失了份,也要立刻找回来。
而且他自认说的也是肺腑之言。
“若没有贤弟照应,我又如何能安心什么指挥?”
若是没有冯一博,他如今不过是个京营千户。
哪比得上现在独领一卫,还是富得流油的泉州卫。
最主要,冯一博从未亏了他去。
不仅帮他剿倭立功,升官成了指挥使。
还带他一起挣钱!
当然,这个就不用当面说了。
冯一博见他放低了姿态,自也不再继续打压,笑着道:
“兄长哪里的话?咱们兄弟认识这么久,怎么说起这样外道话来了?”
刘昭见他不再追究,心中一松,连忙道:
“这里不是讲话之所,咱们去我府里,早已为贤弟备下接风宴!”
“兄长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