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汉魏文魁全文免费阅读 > 第137部分(第1页)

第137部分(第1页)

战胜之后,吕布洋洋自得,环视诸将道:“凉州兵不过如此,凉州也易得尔。但得凉州时,卿等可各据一郡为守,也尝尝二千石的滋味!”

只是连日奔波、战斗,吕家军也皆疲惫,于是在陈宫的劝说下,吕布整顿兵马,返回长安。长安城下,诸军除被夏侯渊所接收的三部以及贾诩所部外,三成归了吕布,七成溃散,蹂躏附近县乡,为祸甚烈。于是是勋即使鲁肃陪着贾诩复掌其军,派他们扫荡残虏,然后北上再去讨伐梁兴。

贾诩临行前斜瞥着是勋,问:“卿不疑我乎?”是勋“哈哈”笑道:“贾公是能见大势者也,关中既定,贾公除非蹿之凉州,否则岂有背于朝廷之意?”贾诩转身一揖:“宏辅实高才也,诩所不及。”

是勋听闻这话就小小得意了一把,不过他倒还有点儿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斤两,心说:你贾文和不是被我给算计了,是我加鲁肃加陈宫三个臭皮匠,就算诸葛亮都要吃瘪啊!转念又一想,可惜司马懿还不肯把他的才能展现出来,否则我们四个联手,那才真叫天下无敌!

吕布返回长安,是勋亲自持节出迎,即在军前拜吕布为凉州牧,拜陈宫平西将军,余皆各有封赏。策拜已定,突然一阵东风刮来,旗角皆动,吕布不禁仰天大笑道:“某自东来,行将西伐。关中实已残破,便交与是侍中了,两年之内,某必平定凉州,并遣将西收轮台——定远(班超)之功,不过如此!”(未完待续。。)

ps:  晚上可能还有一更,干脆今天把这卷结了。

第三十六章、封侯之赏

建安二年十月既望,是勋持节督诸将克复长安,李傕授首,旋即诸将内乱,吕布杀马玩、成宜、张横等,逐马腾于右扶风,关中复乱。是勋乃使贾诩率军平定关中,并北上左冯翊衙县,讨伐不肯从命的梁兴,斩首以献。

十一月中,吕布于渭水、吴岳山两败马腾,马腾遂西遁凉州,吕布亦循迹追去。到了十一月下旬,关中终于彻底平定了下来,是勋打算要凯歌还朝了。

是勋此前已经署了游殷为左冯翊、韦端为京兆尹、苏则为右扶风,此外寻访地方大族、儒家名士,任为各县令、长,此皆为题中应有之意。他光留下了司马懿、张既、韦诞三人在身边,打算带回许昌去,直接推荐给曹操。

司马懿还想抽身离开,返回河内,却被是勋强自留了下来——开玩笑,已经出来了,你还想逃吗?

就中忙里偷闲,是勋终于有机会让韦诞领着,去访那会造纸的匠人。在此之前,韦诞就先献上了两斤好纸,是勋抽出一张来瞧瞧,不禁大喜过望。

在他原本想来,这年月的纸张质量再好,又能好到哪儿去?可是瞧手里这张麻纸,长一尺四,宽八寸,比普通的牍版略大一圈儿,色泽微黄,隐约可见纤维纵横,但是质地就挺柔软、匀称。取了韦诞进献的自造新墨,提笔写了几个字,就几乎找回了前一世少年时代用廉价生宣练书法的感觉。

想不到东汉末年的造纸术就有这么发达……不过再想一想也挺悲哀的,就是说此后将近两千年,其实工艺的进步都极其有限。还不如二十世纪十到二十年间的发展速度快哪。

当下就两指拈起这张纸来。询问韦诞:“何价也?”韦诞答道:“五十钱一斤。”是勋掐着手指头心算一番——这种算法还是他穿到这世以后才学会的呢——哦。合着差不多一钱一张啊,这成本还得往下降才成啊。

当即要韦诞领自己前往造纸作坊去。原来那地方距离长安不远,就在新丰以东的戏亭,百余里地,二人快马加鞭,才半天就抵达了。戏亭境内有一大户姓钱,家世不高,但三代经商。家财殷富,招募匠人,开了这么一家不大的作坊。

韦诞是钱家作坊的老主顾,跟钱氏家主是很稔熟的,当下通报一声,便有一个肥敦敦的家伙跑出来迎接,口称:“小人钱铢,拜见侍中。”是勋心说又是钱又是铢(重量单位,但这年月最常见的钱即名为五铢)的,你老爹得有多贪财才给儿子起这种名字啊!

两人的身份高低。有如天壤之别,所以是勋也不跟钱铢客气。马鞭轻摇:“吾欲观汝纸坊,可引吾去。”钱铢闻言愣了一下,满心的纳闷儿,要说这位侍中大人喜欢用纸吧,那好办,自己每年进献个七、八斤的,也还浪费得起,要是朝廷想要用纸呢,更是财源滚滚的好买卖。可是韦诞也经常来买纸,这附近爱用纸的儒士也不少,来了也就瞧货,谁会去关心纸是怎么造出来的啊?

于是转过头去望望韦诞,韦诞朝他一瞪眼,那意思:你别管上官是何用意,他若想瞧,你拦得住么?快快前面带路。

钱铢没有办法,只好领着是勋、韦诞二人往纸坊而去。是勋知道造纸的大概流程,就是把麻或者别的什么原料给捣碎了,沤烂了,再加石灰,也不知道怎么一搞,就弄成了纸浆,然后用模具把纸浆给漂成纸。可是明白道理,并不见得就能实际做出来,他多年找不到造纸工匠,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在自家庄院当中捡了些旧麻布来做试验,可是那名为“失败”的女人,始终就没能怀上“成功”的孩子……

钱铢领着是勋参观造纸作坊,一边给简单地介绍工艺流程,原来先要把麻绳、麻布等原料浸润、切碎,再浸泡石灰水以后加以蒸煮,然后要洗涤、舂捣为泥,加清水配成浆液,最后再用竹编的模具来抄,晾干成型,前前后后,总共十一道工序之多。

是勋越瞧越是欢喜,瞧完了被钱铢领进正堂,奉上酒水,他就开口问啦:“汝这坊中,用多少工匠,可产纸多少?”钱铢听了这话,心中略喜——看起来,这位侍中大人果然是奉了朝廷之命来大批量采购的——急忙答道:“小人坊中,共有工匠二十一人,月可产麻纸二百五十斤、楮纸十余斤。”说着话,命人将几种纸张的样品取来,给是勋过目。

钱家的麻纸分上、中、下三等:上品售价五十钱,跟韦诞献给是勋的正是同一种类;中品售价三十钱,柔软度不够,写、用都比较费劲;下品售价十五钱,基本上只能当劣质包装纸来使了。此外还有楮纸,乃取楮木之皮为原料制成,据说发明者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蔡伦,特点是颜色洁白,而不象麻纸那样泛黄,每斤卖到百钱。

当然啦,这些都是原价,钱铢说了,一次采购百斤以上的,可以优惠。

是勋心说这产量还真是低啊,顺口就问:“关中用纸者多否?汝何不再召人手,增加产量?”钱铢鞠躬如也:“小人目下所产,足够供应关中士人、庶民所用,倘若朝廷欲购者,须得先钱后货,小人本钱低微,若无进项,无法加人增产。”

是勋心说先钱后货,你想得倒美!喝了一口发酸的村醪,表情和蔼地对钱铢说:“朝廷自会大量购取,汝发财的机会来了!虽然,此处距离许都,路途遥远,若再加上运费,恐一斤二百钱不止,太过昂贵了。不如将作坊搬去许都附近,汝意下如何?”

钱铢闻言大惊,跪下来就磕头:“小人故土难离,实不愿远徙他乡。况如今侍中扫灭奸邪,底定关中,小人正感侍中的恩德,想过上几个好日子,如何倒要搬迁?请侍中宽恕。”

是勋本打算再费费口舌,好好劝劝他,转念一想,我乃堂堂二千石,手中又有兵马,面对的不过一个乡下土财主而已,又何必对他太过客气?当下冷笑道:“汝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将作坊折价卖于我,搬去许都,二是连家一起迁往许下。何去何从,汝自择吧!”说完这句话,瞟一眼旁边的韦诞:“此事便交于仲将了,毋失我望。”起身就走。

韦诞倒是挺高兴,他本来就计划着跟是勋前往许昌任职,如今能够把造纸作坊也搬过去,那自己今后用纸不用愁啦——纸这种东西,虽然爱用的人不多,但一旦用上了,还真容易上瘾,在纸上写惯了字,再往竹、木上去写,感觉就全然不同,格外的生涩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