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四年,一个初夏的傍晚,星空之下,我仰卧在碧落园紫藤苑的藤萝架子下,外祖母也靠在凉簟上,枕着一直珠玉安神枕,静静地避着眼,享受难得的纳凉。“郭罗妈妈,”我轻唤着。
“嗯,郭罗妈妈在这么呢。”外祖母睁开眼,转向我。
“咱们安亲王府里怎么想到建起紫藤苑的?宫里都没有这么清爽宜人的去处呢。”
“是康熙三年的时候,你祖父请江南的名家设计的……”说着,祖母眯缝起眼睑,向庭院深处看去,偌大的一个院落,别无其它庭院植物,只在在太湖石之间疏朗地栽着一些合欢之类的夏令树木,园子正中,几株百年紫藤巍巍然雄据了半个院落的。
“那年的初春,你外祖对我说,要是我真能学会丹青,便给我个惊喜。我就咬着牙,一边照料三个孩子,一边跟一位汉官的夫人学画,等到了茉莉花谢,栀子花开的时候,已经能像模像样地临摹些古画了。你外祖没有食言,赶在入夏之前,请来工匠,修了这么个园子。”
“您为什么挑紫藤呢?”
“当时我最擅长的丹青就是绘藤萝了,几枝古藤,缀上些像蝴蝶儿似的紫花儿,煞是好看;所以就求着你外祖从江南移植了百年紫藤。”外祖母的脸上挂上了一丝笑容,宁静地看着院里的花木,微笑渐渐氤氲开,脸上晕出红来,像是一点朱砂滴在了宣纸上,沁溢开来。
我猜外祖母一定回忆起和外祖携手游园的时候,因为她现在的样子很美,很安宁。
晚风清凉,整个庭院都沐浴着月色,凉凉的,唯有紫藤枝叶婆娑,重重叠叠,葳蕤绵密,竟几乎漏不下什么光线。如果说,那若干株合欢树是风姿绰约的妙龄女子,那么,这棵紫藤就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了,岁月如刀,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细密的皱纹,斑驳如枯,然而腰干以上,仍是嫩青色的树皮;架子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但见一串串硕大的花穗垂挂枝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飘出的馥郁香气,弥漫在整座庭院的上空,一直飘向府邸深处。忽然觉得,外祖母就像这紫藤,永不衰老,将馥郁的芬芳散发向亲王府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活在她的庇佑与温情之下,感受到她的充沛的精力。
“雪霏,今儿你宜妃姑姑吩咐嬷嬷来接你了,郭罗妈妈想多留你几日,好吗?”
“嗯,雪霏陪着您老人家,哪儿也不去。”提到进宫,我心里竟有些慌张,庆幸的是祖母也不愿离开我。
“霏儿,你怎么不想去看姑姑了?往年不是迫不及待地要姑姑接进宫么?”祖母很关心地问。
“我,”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去年十一月盛京大雪,姑姑和皇上的对话,他们离去后,我的惘然若失,表哥欣喜的笑,我木讷的点头,傻傻的表情……
“十阿哥新没了母妃,现在住在姑姑宫里,雪霏再过去了,恐怕挤不下。”
“傻孩子,皇宫那么大,还能住不下你?”祖母已经起身,坐到我身边,摩挲抚弄着我的头发,“这么好的头发,也不知道细细梳理,燕尾髻盘得跟雀儿巢似的,也不知道带上点簪子、珠钿,你跟前的丫头们是越发得懒怠了……”说着,轻巧地解开头绳,亲自给我盘起头发来。
“大夏天的,没得弄这么些累赘的顶在头上,又沉又热。”明知阖府里的孩子求着老福晋给梳头还不得,我却恃宠撒娇,嘟嚷着嘴,一副不买账的样子。
“傻孩子,又没让你戴许多,那只红珊瑚的蝙蝠压鬓簪,又轻巧又好看,昨儿个我还向你三舅母夸呢,你偏又不戴了。”
“就您顶讲究,院子里纳凉还要戴首饰……”
“霏儿,你也十一二岁的人儿了,在自家尚且这样不修边幅,将来到了夫家还怎么得了?哪个姑爷敢娶你?”祖母边说边将最后一尾发梢细细地收进去,梳好了髻儿。
“雪霏不要嫁,”我怔了怔,说。
“尽说傻话,你还能守着郭罗妈妈过一辈子的?”祖母没有在意,从自己的发髻上拔下一枝凤钿,慢慢地给我插好。
“雪霏真的不要嫁人……”我的喉咙忽然哽咽起来,“在盛京的最后一晚,四公主来找雪霏说话,她说,皇阿玛要把她嫁到喀尔喀去,也许她以后一辈子都得待在呼和浩特,永永远远回不来了。”我慢慢地说,恍惚记起蕤玉平淡如水的声音:“其实蕤玉从小就知道,公主命中注定是要远嫁蒙古的,还曾指望,能像嫁到巴林的三姐姐那样,每年回来省亲呢;却没猜到,我的归宿竟会是千里之外的漠北草原,真傻……”又依稀看见她眼波婉转流动,怔怔地望向我:“雪霏,我一直都羡慕你,你不是金枝玉叶,却比我们更幸福。你的阿玛把你视作眼里的珍珠,你的郭罗妈妈又那么疼你,姑姑她们都宠着你。将来,也一定能嫁个心爱的人……我知道,八弟他们很喜欢你……不像我,我连编个美梦都害怕,想也不敢想,只怕梦碎了,更难受。”蕤姐姐,你哪里知道,公主们固然身世飘零,可其他八旗女儿又有哪一个是能自主命运浮沉的呢?
“傻孩子,你不是公主,哪里会要送去和亲?等到了后年,你们这群孩子也该选秀了,那时……”祖母不说了,轻轻拍拍我的肩,“那时,祖母就该给你准备嫁妆咯。”
“雪霏会被选上么?”
“若是我们安亲王府出来的格格都被撂牌,还有哪家的姑娘配得上留牌子?霏儿何时变得这么畏缩了。”祖母安慰的话在我听来只是加深了不愿触碰的阴影。
“一定会么?”
“一定会的。你姑姑还掌管着六宫呢,担忧什么。”
“要是姑姑管不着呢?”
“不要说我们霏儿这么灵秀的孩子,就是那些粗笨的,只要出身高贵,也肯定会被留下牌子,指给宗室子弟们为福晋的,皇亲国戚哪个不要由皇上亲自指婚?”
“若是……郭罗妈妈,雪霏是说,若是皇上给霏儿指的人,不是霏儿喜欢的呢?”我小心翼翼地探问。
“孩子,女子的命运,自然是该父母之命,哪里正好有个心爱的人呢?等你见着他,自然就会喜欢了。祖母当年……”外婆笑了笑,理理鬓角,“还是赫舍里家的三妞儿的时候,听额娘说先帝把我指给了安亲王做继福晋,哭了两天两夜。嫁过来的时候,你最大的庶出舅舅都有我肩膀高了,我也觉得委屈。可是,女人得顺着自己的命,不能逆着。新婚第二年,头胞孩子刚刚产下,当时风头最盛、没有儿女的侧福晋乌亮海济尔莫特氏就和王爷商量,说我年轻不会带孩子,想要我把女儿过继给她,我也只好忍了:你额娘才满月,就被侧福晋抱走了。可是,我偏偏不认命,心想着总有一天我能把孩子夺回来。你郭罗玛法偏好汉人的东西,喜欢汉人的诗词书画;我在娘家的时候,原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黄毛丫头。既来之,则安之;没法子,趁着年轻,一样一样地学。不仅仅争着和你外祖趣味相投,我在几年内学会了管账、理家、操持红白喜事。”祖母停顿了一下,指了指园子四周,“你看,这紫藤苑就是你郭罗玛法送给我的礼物,那是我嫁进府里的第七个年头,夏天,我们命人在园子里外栽上了许多合欢树,你外公带着我、你额娘、你大舅舅还有大姨,一家人一齐在园内纳凉。”
我默默地听外祖母讲述自己的少女时代、初为人妇、伉俪情深等,并不太明白这和我面临的命运又什么关联。
“霏儿,女人的命固然是别人指的,可是,掌舵的人却是自己,你要是想着它的不顺心呢,以后就会事事不顺心、处处有别扭。你要是随遇而安呢,往后的日子就随波逐流,难由自主。你要是逆流而上呢,总会到达自己期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