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虽然被剥夺了所有权力,只变成了一个象征,但是毕竟还是一个王室。
周南的到来在政府层面不方便受到太热情的款待,因为他们离苏联太近,根本不敢在政治上靠拢西方,或者太亲近周南。
这个时候,王室出面是最合适的。
如果是去年,周南跟苏联的关系处于蜜月期,瑞典政府肯定会毫无忌讳。
但是今年以来,周南的欧洲复兴计划的正式实施,特别是南华在全境范围内抵制红党以后,所有的红党改头换面,周南跟苏联的关系就岌岌可危起来。
虽然现在双方没有明确的对立,周南的授课,一直也有苏联方面的官员旁听,但是双方的关系却进入了冰河期。
这样的时候,瑞典根本不敢随意明着跟周南交往。
在王宫,周南受到了王室一家的热情欢迎。由于瑞典有北欧最大的铁矿,成为了苏联从欧洲进口技术和资源的窗口,所以目前瑞典的经济状况不错,王室的待遇比英国王室还要好一些。
晚餐非常丰富,周南跟王室一家的会谈也非常开心和轻松。
他们都会一口流利的德语,跟德国的关系也非常亲密。周南的德国背景身份也让他们有一些亲切感,所以交流毫无阻碍。
古斯塔夫五世是一个体格清奇的老人,他的身体瘦成了一道闪电,可以说是周南见过的最瘦的人。
但是他的身体却很好,已经快九十岁了,但是仍然思维清晰,口才了得,不论什么话题都能接上话,还能有准确的判断。
他对纳粹的失败仍然耿耿于怀,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权力,即使同情现在的德国,他们也无能为力。
现在的瑞典虽然是个中立国,但是他们的中立和瑞士的中立完全不同,实际上的政策倾向几乎是控制在苏联的手里。
交谈持续到了晚上十点,古斯塔夫五世要休息了,周南才回到了他们给自己准备的客房。
这里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小岛,从窗口望出去,就是北岸斯德哥尔摩的市区。在这大雪纷飞的夜里,到处都是黄色的温暖灯光。
埃廷尼他们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波普勒。“约纳斯,明天的行程安保,我们现在还需要再确定一下。”
周南摇了摇头说道:“苏联不会对我动手的,在我的政治经济学还没有讲完的时候,我对苏联的作用还有。”
施托尔科笑道:“强人没有那么小气,何况,我们的存在也不影响他们跟美国的对立。我不是担心苏联,而是担心其他人浑水摸鱼,拿你引爆一系列的政治压力。”
周南不说话了,是的,冷战的大幕已经拉开,冬季的粮食短缺已经让现在本来就严峻的局面更加紧张。
再过半年,就会爆发第一次柏林危机了……
瑞士,南华,又能在这次危机中得到什么利益呢?
(推荐《诗与刀》历史大家新书,一个少年穿越而来,落在了不死老卒之家,圣贤教诲心中过,还有长刀手里留。
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精彩,值得期待。)
第一二五章 颁奖典礼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这个外表古老,内在却辉煌的建筑从诺贝尔奖设立开始,就成为了五个奖项的其中四个的颁奖地。
在十号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里。除了周南这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还有获得物理奖的英国物理学家阿普尔顿,周南的老朋友,英国化学家罗宾逊也获得了化学奖。
而获得生理和医学奖的却有三位,其中有一对是来自美国的夫妻档,分别叫卡尔科里和吉蒂科里,另一位是来自阿根廷科学家何塞因。
他们几个人成为了全场的焦点,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媒体的热捧,一切的浮华和夸张都非常符合诺贝尔奖如今的地位。
而周南显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他是诺贝尔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更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大众熟知的名人。
如今在许多国家上映的《安妮日记》更是将周南的声望推向了一个巅峰。
当周南从古斯塔夫六世的手里接过了奖杯和证书的时候,全场闪起的闪光灯,简直让所有人睁不开眼睛。
诺贝尔奖的颁奖人一般都是瑞典王室,今年临近九十高龄的五世没有出席今天的颁奖典礼,而是让六世代替。
他显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闪光灯直接让他的眼泪被刺激了出来,让现场响起了一阵大笑。
周南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时候,从那以后,都会注意不让视线直接面对镜头,所以今天并没有流泪。
颁奖之后,古斯塔夫六世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而周南也站在了演讲台前,摊开了自己准备的演讲稿。
他清了清自己的喉咙,目光在现场巡视了一圈,开始了他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