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广东历代状元 > 一 幼帝赐剑出龙门22(第2页)

一 幼帝赐剑出龙门22(第2页)

张镇孙不在乎当几品的官,现在的官衔不值钱。他在乎的只是这个名义,师出有名!

附近的酒楼,幌子招摇不定,里面冷冷清清却没有什么人吃酒。

战火燃烧到广南东路,还能有多少人还有心思吃喝,有心的都挈妇将雏地逃难躲兵革,没心的也大多窝在自认安全的地方。

本是繁华所在,却只有几许寥落。

忽听得隐隐有人在唱词。

不是商女歌妓那婉转悠扬的声音,是一个苍凉嘶哑的男声。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这是陈亮的词。张镇孙一下就听出来了。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是啊!天下无不灭之国,世间无不亡之朝,但是向胡虏投降,对于堂堂大宋,就是抹不去的耻辱,对于大宋之民,就是无法洗刷的耻辱!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想当年抗击金人的岳爷爷何在?风波亭自毁长城。想当年决战采石矶的虞允文何在?壮志未酬身先死。想当年钓鱼城击杀蒙哥汗的王坚何在?深受忌惮郁郁而终。想当年抗蒙灭金的孟拱何在?猜忌致仕抱憾而终。

不见南师久,漫道北群空。

南师何在?宋军何在?难道堂堂大宋竟都是秦桧、史弥远、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之类奸臣卖国贼吗?

只是,蒙古铁蹄踏破江南,无论文武,竟被人笑话为见虏而逃者为上勇,望风而逃者为中勇,误听而逃者为下勇。

这就是大宋,这就是养士三百年的大宋!

想到这里,张镇孙狠狠地攥住了拳头。

他这次来行在朝见官家,就是为了保卫广南东路的百姓,保卫赵宋的一支血脉,保卫自己心头的一点热望。

却见府衙门口走出一个面白无须的内侍来,见他头顶巧士冠,身穿绯色直裰,腰围着一条犀牛皮带,上嵌着白玉,显见是个高品级的内侍。那内侍手中拂尘一摆,驱赶开“嗡嗡”飞过的小虫,扬声道:“张镇孙觐见——”尾音拖得又长又尖,便是一般的歌姬小姐都比不得他。

张镇孙忙提起袍服下襟大步走了进去。

大堂之上,桌案后坐着一个头戴双翅乌纱帽,身穿大红黑色交领袍服,上绣暗龙纹,颈子上挂着白色方心曲领的孩子,孩子不大,约莫七八岁的样子,眉眼清秀,有几分度宗皇帝的模样。

这就是益王、天下兵马都元帅,刚刚在六月被拥立的如今的大宋皇帝陛下赵昰。

赵昰后面张着一张帘子,帘子后面影绰绰有一个年轻女子的身影,想必是皇帝的母亲杨淑妃,不,应该称杨太后。

唉!大宋江山,尽是孤儿寡母,全是幼子妇人。

张镇孙的心头蓦然觉得极是沉重。

赵昰有着七八岁的孩子没有的沉稳,待张镇孙行了君臣之礼后,用稚嫩的声音说:“张卿无须多礼,予自临安由陆秀夫、文天祥、陈宜中、张世杰、江万载等众卿扶持下避走来惠州,太皇太后与皇帝北狩蒙尘,予不得已继位行恢复计,现得见爱卿,不胜欢喜。”

张镇孙躬身道:“臣,何德何能,得陛下看重,惶恐之至。愿陛下与众位大臣驱除鞑虏,力行恢复,臣不避斧钺,为我大宋甘效全力。”

赵昰旁边站着一个身穿紫色官袍的高大男子转过身来,道:“臣,待罪签书枢密院事陆秀夫有奏。”

赵昰道:“陆卿说来。”毕竟还是年岁尚小,并没有受到良好的为君的训练,但年岁如此幼小,能够说话说到如此一板一眼已经很不容易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