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灾民已经提前建设了大量的简易房,如果再赶赶工,这两三千万灾民挤一挤,今年过冬是没问题的。
可是粮食却不是赶赶工就能办到的,那可是需要真金白银去买的,这些粮食大部分都是需要现在从外面买。好在现在国外粮价低,不过这两三千万人一年的粮食huā费,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即便现在贾景德经常过手上千万,这个数字也让他头痛。
可是如果示范农场这些新开垦的土地的粮食产量今年能达到600斤的亩产,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贾景德现在真是怀疑,宋哲武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解决灾民的粮食问题了。
不过,因为宋哲武的本事贾景德见得多了,已经有些习惯了宋哲武的惊人之举,对这件事也就仅仅是吃惊而已。
而杨虎城等人的吃惊,确切地说则应该是震惊了
亩产600斤,那可就是国内平均亩产的三倍,更不要说700斤了。仅仅山西的耕地如果都达到这个产量,那就相当于增加了700万顷的土地啊
虽然还有些不相信,可是想一想看到的这些庄稼,又不能不相信,冯锐的这个数字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不过,农民出身的杨虎城很快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杨虎城有些担心地问:“文戈,山西人口不到1000多万吧?你现在开垦荒地卓有成效确实好事,加上今年年景好,大丰收是一定的。可是,按冯主任所说,亩产会大幅提高,今年的粮食产量足够养活4000万以上的人口,你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粮食,山西的粮价一定会大幅度下落,农民们虽然丰收了,可是粮价降低,农民们的收入还是要下降,这可是谷贱伤农啊”
贾景德笑着说:“杨主席,那是老黄历了,山西去年有人口1200万左右,这一年来接收灾民,山西全境大概要有1500万左右。六月以来,各地陆续受到水灾,文戈又派人到各地收容灾民,送到北méng实边。”
“按我们的估计,今年大概能有3000万以上的灾民陆续到达北méng。这样算起来,仅北méng和太原行署的人口就会有3500万以上,加上绥远和南méng,四千万出头,我们的这些粮食正好够用。”
宋哲武点点头说:“煜如说的没错,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已经派出大量人手到江淮、河南、湖北等地,帮助愿意到北méng实边的灾民们经山西到北méng。这件事委员长很支持,已经指示受灾省份协助我们运送灾民。”
“现在已经有300多万的灾民在陆续经山西到北méng,估计10月以前还会有更多的灾民到来。这几千万人的口粮可是个大数字。”
宋哲武想了想对贾景德说:“不过,虎城兄这个提醒很重要,随着明年北méng大量开垦土地,明年的粮食还会大幅度增加,谷贱伤农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为了不损伤农民们种植粮食的积极xìng,建委会那做出一个计划,在粮食大量上市,粮价下跌时,由建委会出面,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稳定粮价。多余的粮食可以卖出一部分,大部分要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文戈想得周到啊不过,这样你大概又要破费一些了。”杨虎城感叹道。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宋哲武脱口说出了在他前世很著名的这一句话。
感谢“醉饮斜阳品孤独”书友的月票
第四百六十二章抗战借鸡生蛋
第四百六十二章抗战借jī生蛋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杨虎城低声自语,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
“说得好说得好啊文戈。”杨虎城发出由衷的称赞。
“文戈,我在西安时,就听说太原行署境内的禽、蛋、鱼、ròu很便宜,不仅陕西,就是河北、河南的商人也来太原行署贩运。我这次在太原去集市上转了转,果真如此,禽、蛋、鱼、ròu不仅价格低,数量大,品质好,品种还十分齐全。尤其是那黄河鲤鱼,都是赤尾金鳞ròu质féi厚的一尺多长的大鲤,现在可是不多见。据说,这些东西很大一部分是你的示范农场产出的,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见宋哲武点头,杨虎城有些惋惜地说:“这要耗费不少粮食吧?”
杨虎城随即又摇摇头,感慨地说:“还是文戈老弟你财大气粗啊不过,你是有这个实力的。”
宋哲武知道杨虎城误会了,笑了笑看着冯锐说:“冯主任,还是你来跟虎城兄介绍一下吧。”
冯锐点点头说:“杨主席,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农副产品都是出自我们的这八个示范农场,可是并没有耗费太多的粮食,对粮食,我们司令可是看得很紧的,用大量粮食喂jī喂猪,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哦?”冯锐的话让杨虎城很疑h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