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此后不管是军政部让其坚守锦州,还是蒋介石下野后,孙科和汪精卫让其在锦州反攻东北的命令,都被张学良很干脆地回绝了的原因。
不管是谁的命令,只要是让他抗日,张学良都一概要钱、要武器弹『药』,然后还必须得中央派兵,否则一概免谈。
可是,不要说国民『政府』这个时候武器弹『药』和部队都捉襟见肘,要钱那更是没有。
要知道,整个1931年年度,因为百年不遇的大水灾,国民『政府』年度收入只有5。53亿元,而南京『政府』的年度开支就要6。83亿元,亏空就有一个多亿。其中军费开支要3亿银元,这还要看广州『政府』是否肯罢兵和谈,否则这军费还要攀升得让人眼晕。其实,国民『政府』的财政是年年亏空,今年因为宋子文和列强谈判,成功地收回了关税自主权,这让国民『政府』的财政增长了很大一块,否则亏空还要大。
而最要命的是,现在国民『政府』每年仅还债付息就要2亿3800万元,也就是说,仅仅付利息,每年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要用去差不多一半。这要是放到80年后,国民『政府』绝对比引发欧洲金融危机的希腊还要惨得多,早已经破产几次了。
为了争取张学良进行抗战,已及表达对张学良抗战的支持,宋哲武表示:他已经命令去沈阳运送武器装备的韩光第不要回北蒙,在东北打出了第四路军东北抗日总队的旗号,先在四平扩充部队,并尽可能地在四平多坚守一段时间,阻止关东军凭借南满铁路向吉林运送兵力,为张作相整合吉黑两省的东北军抗战赢得时间。
同时,原来宋哲武从东北购置的武器弹『药』运到石家庄的,宋哲武原数送还给张学良。共计步枪三万支;轻重机枪800挺;山炮、迫击炮120门;子弹500万发;炮弹10万发。另外,宋哲武除了当场交给张学良大洋2000万作为抗战的经费外,还保证,只要张学良抗战,以后每年都会给张学良数千万的军费支持。可以说,为了让张学良抗战,宋哲武已经下了血本了。
宋哲武还保证,由他出资,在太原重建东北大学,收留所有东北入关的***学生,衣食住行学费全免。
原本对于宋哲武的指责很有些恼火的张学良,在宋哲武慷慨出钱、出人、出武器弹『药』,不遗余力的准备帮助张学良进行抗战的表态后,对宋哲武大为感激。当即表示……
感谢“无尽冥思”书友的***和“70生人”书友的打赏!
第五百四十六章 抗战 恨其不争(二)
第五百四十六章抗战恨其不争(二)
原本情绪就极差的张学良,对于宋哲武的当面指责,很有些恼火,甚至一度马上就要冲动得暴走,只是在宋哲武慷慨表态,为了支持张学良抗战,他可以出钱、出人、出武器弹『药』,不遗余力的准备全力帮助他张学良进行抗战后,张学良的那股邪火才消弭一空,不由心中悲喜交加,对宋哲武大为感激。
刚刚还几乎就要拍案而起,痛斥宋哲武无理的张学良心中的怒火,马上就被宋哲武奉上的巨额支票和武器清单,以及宋哲武风尘仆仆,不远千里赶到北平所释放出的那股无私暖意所熄灭。
宋哲武的指责,听起来也不再那么刺耳了。甚至张学良不仅能感受得到宋哲武内心对失陷东北国土的巨大痛苦,也能感受得到宋哲武想要帮助支持他进行抗战的坚强决心。
有那么一刻,张学良心中的热血和豪情,差一点就要被点燃。可他心中的那股冲动,随即又被他深埋心底的那挥之不去的梦魇和沉重的阴影所牢牢压住,并被最终扼杀冰封。
张学良几乎是含着泪,对宋哲武的雪中送炭表示了衷心感谢!在场的北平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戢翼翘、第一军军长于学忠、第二军军长王树常、秘书长王树翰、卫队统带刘多荃等人虽然神情复杂,可是对宋哲武慷慨无私的举动也都深表感激。
只不过,感激归感激,对于宋哲武要他明确表态抗日一事,张学良还是坚决不同意。
不管宋哲武如何劝说,张学良只是反复向宋哲武陈述一个意思,那就是日军战斗力之强悍,绝非东北军可比。
用张学良的话说,“日兵一人,足抵我东北军之十人,不要说战端一开,日军援军会源源而来,即使一师团日军,也非十万中***队可抵挡。”
“除非在北蒙的第四路军全军南下入满,和东北军共同抗战,那样尚可一战,否则明示抗战绝不可行。不仅绝无获胜之可能,还会丧失等待国际裁决的有利地位。”
对于张学良长日军之气,灭自己威风的言辞,于学忠、王树常、刘多荃等人几次欲言又止。
不过,在宋哲武苦口婆心的一再陈述利害劝说下,也看在宋哲武无私相助的面子上,张学良最后仅仅采纳了宋哲武的部分建议。
第一、在锦州重新建立辽宁省『政府』,任命米春霖为辽宁省『政府』代理省『主席』,黄显声担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协助军务。
第二、同意张作相尽快率人返回吉林,掌握吉黑两省军政全权。但仅可维持两省军政稳定,不可主动向日军开战,否则沈阳不抵抗,争取国际支持裁决的巨大牺牲将付之东流。
第三、同意在日军占领区内,成立抗日义勇军,此事由黄显声负责,当以沦陷区警察和地方民军为主。如有散落敌后的东北军部队参与抗击日军行动,所部不得以东北军番号同日军作战。
张学良的第一条决定,目的还是一厢情愿地想要把此次和日军的“冲突”限制在辽宁省『政府』和关东军之间,至少是名义上如此。而第二条、第三条决定则明确表明,东北军绝不主动抗击日军入侵,哪怕是下级将领私自行为也不行,哪个将领要打可以,那你就不再是东北军的正规部队了。说白了,也就是说,张学良是想告诉***『政府』,所有在东北爆发的任何抗战,那都是下面人各人行为,并不是我张学良的东北军。
对张学良的顽冥不化大失所望的宋哲武,只好和贾景德怏怏地打道回府。
张学良不敢抗日,他宋哲武还要抗苏,北蒙战事正打得激烈,他必须要尽快赶到北蒙,去主持即将到来的大战。
忙于召见东北军系统将领和元老幕僚商议对日对策的张学良,忙得不可开交,不能亲自为宋哲武送行,只派了他的卫队统带刘多荃和东北军空军副司令徐世英两人,护送宋哲武去南苑机场。
车队一路没有停留,直接开进了南苑机场,并且在宋哲武的要求下直接开上了跑道。
跑道上,一架涂有第四路军字样的飞机早已发动了引擎,等待着宋哲武的到来。
这架飞机就是当年阎锡山的大维美专机,只不过现在归了宋哲武。不过,这架飞机可不是宋哲武的专机。因为现在第四路军仅有这么一架『性』能尚可的载人运输机,第四路军往来北蒙的重要官员都要使用它。
下车后,叶青指挥几个宋哲武的贴身卫士首先上了飞机。
叶青可不敢保证停在机场这么久的飞机,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在地上还好说,凭借自己一身出众的武艺和各个身手不凡的几个宋哲武的贴身卫士,叶青自信,他完全可以保证宋哲武的安全。可要是到了天上,那可就由不得他了。
直到一名卫士从舱门探出头,对叶青使了一个眼『色』,叶青才放下心来。
在飞机前,前来送行的徐世英面带笑容地和宋哲武寒暄道别,宋哲武仪态阑珊地伸出手去,和徐世英握了握手。然后,又把手伸向一直神态严峻的刘多荃。
宋哲武前世的记忆中,对这个刘多荃可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