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农产品为主、木材、矿产,并发展处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
阿富汗和波斯这一年则钻出了第一口油井。
大量的贷款和中华民国的资本涌入波斯和阿富汗,大兴土木,大肆建设基础设施,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不过此时中华民国还未能从波斯和阿富汗剥削到成规模的出口产品,不过两年之后就可以从两国获得大量原油和矿产了。
中华民国同样也将分包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给波斯和阿富汗,同时将一些高污染产业分包给了波斯和阿富汗。
北朝鲜尽管分包了那些产业,但是要运到西北路途太远了。
从波斯和阿富汗运输这些高污染产业产品到西域省和西北各省,却是方便很多。所以波斯和阿富汗接下来也将发展水泥、炼焦、化工、稀土提炼这些产业。
阿富汗和波斯的石油还是最大的利益,这两个国家的油田,石油埋藏深度普遍很浅,而且有不少是自喷井,随便打个洞就喷油了。不像中国的很多油田,埋藏深度太深了,必须打很深下去才能开采出来,而且有些油田看似储量不错,但却是要慢慢抽出来的,开采成本完全没办法和波斯以及阿富汗的油田相比。
所以此前,中华民国的石油主要产地,已经转移到了西域省。
很快波斯和阿富汗就要成为中华民国的主要石油获取地了,那些原油将源源不断的通过管道和油轮运回中华民国。
至于中西省(沙特)的油田,暂时还没有开采的打算。反正波斯和阿富汗开采的石油已经够用了。
这些经济殖民地的经营,也让中华民国的民资有了更多的投资项目,大量的民资也走出了国门,根在财团后面在这些国家经营商业。
由于华人足够勤劳,而且可以精打细算,那些赚辛苦钱的小中型企业方面,华人的经营能力绝对强悍。尽管是赚辛苦钱,但是做生意的辛苦钱却是不少,个人产值比一般的工人要高出许多。
毕竟中华民国的公民这个时候资本已经有所积累,工人的工资就已经每个月有五十元打底了,就算是赚辛苦钱的小生意,资本也不会太小,不可能跑到那些经济殖民地去摆地摊,起码都上点档次。
如果生意做得还不如国内工人赚得多,还不如回去当工人。
正是华人的这种勤劳和精打细算,让华人能够在东南亚立足,成为东南亚最有钱的一群人。
这是文明底蕴的碾压,和竞争压力的不同所造成的。
在古代的中国,繁华地区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很少,要向生存就必须勤劳节俭,所以也就形成了这样的风格。一到那些没什么文化,又有大量资源的土著国家,自然就具备了更加强大的竞争力,然后钱滚钱,家底越做越丰厚。
华商在那些经济殖民地的商业经营,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现在的华人在那些经济殖民地国家,就相当于是上等公民。
不过既然是高级的经济殖民模式,自然也就不能太过偏袒,华人犯罪也是要受到惩罚的。但是华人没有犯罪的话,谁也不能触犯他们的利益。一旦触犯,就有中华民国出头。就算是经济殖民地的达官贵人,也不敢去欺压华人,敢去打压华人,谁也保不住他们。
财团经营大项目,而那些小华商经营一些赚辛苦钱的生意,这些生意有的辛苦一些,有的繁琐一些,但却有钱可赚。财团与华商之间,在那些经济殖民地形成了深度的利益挖掘。使得那些经济殖民地的富人大大减少,而钱则进入了华商的口袋。
就好比后世的美国尽管将中国变成了经济殖民地,但是美国个体户不会大量跑到中国来经营一些也很赚钱的商业,例如开店什么的,因为美国人在这些项目上竞争不过中国人。
而在现在中华民国的经济殖民地,不仅财团在大层面上赚这钱,那些华商也大量涌入,但凡是能赚钱的生意,就算是看上去比较小的项目,都有华商涌入。就像是美国佬大量跑到中国来做生意一样。之所以中华民国的商人能这样无孔不入,这就是历史的沉淀。
中国的商品经济是从宋代就发展起来的,不过宋代有官府的管制,没有恶性泛滥。而到了明代,商品经济完全就是恶性泛滥。清代官府收刮有点严重,但是商品经济依旧持续蔓延。
中国的商业经营经验是时代积累下来的,经营策略、商机把握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
中国之所以金融业方面比不上西方人,那是因为中国人更聪明,分得清本末,投资者不容易被忽悠,所以像西方人那样靠金融敛财的模式,在中国明清两代没有多大市场,所以金融业基本上没太大发展,只是集资、放贷等一些普通的经营手段。
西方人则不同,看股市赚钱,工厂卖了,土地卖了,然后去炒股,结果钱被财团赚走了,土地和工厂也没了。而中国人则很明白,土地和工厂就算不那么赚钱,但是这些东西才是根本的东西。炒股只会把手里的余钱投入进去,进入股市前已经考虑好了退路,所以不容易被忽悠。
后来西方人崛起,已经把他们的金融包装起来了,而且其他国家已经被带进去了,形成了规则化的东西,很多东西离不开金融,中国因为没有长期发展金融的经验,自然很容易踩到陷阱。
这个时候中华民国的金融则有所发展,在内部的敛财是很克制的。不过在这些经济殖民地的敛财,却是一点都不克制。
金融方面的敛财主要是财团进行,而那些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那些华商就非常精通。而且有资本,还有中华民国在背后提供技术,还有外交上的保护,批文好拿,官场上不敢打压他们,那些国家的黑帮也不敢动他们,自然非常混得开。
中华民国的资本,在财团的经营和那些华商的境外投资频繁的情况下,总量正在继续的膨胀着。
第290章 国际市场
华商的大量境外投资,也造就了许多中产阶级的诞生。这些商人可能是在国内竞争不过别人,也或许是找不到门路投资。但是在那些经济殖民地却是能找到很多投资项目,很多地方的市场基本上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可以让他们随意涂鸦,只要从国内复制一些成功的案例过来就可以赚到钱。
这些中产阶级的诞生,可以让中华民国的市场更加庞大。
市场的消费主力便是这些中产阶级,这些中产阶级数量足够庞大,而且消费能力足够强,是市场消费的支柱。
境外投资的华商,很多还能成为高产阶级。
目前的境外投资中,越南的投资环境不错,不过越南的华商比较多,资源也没那么大,只有投资一些代工工厂效益大,很多华商已经开始从国内购买机器,在越南投资工厂。在越南的工厂,主要是赚取人口红利,机器设备不用太好,厂子如果不是太大的话,成本很低的,但是人口红利却是可以不断的压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