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刚入关,胡轸便突然上前抱头哭诉:“太师,我等有罪,广元被征西军奇袭,没了。。。”
董卓此刻正疑惑剑门关为何遭到敌袭,闻言顿时一愣:“征西军?哪来的征西军?”
“报太师,是张辽。。。”胡轸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起了当时情况。
原来,就在董卓准备撤军时,已入驻阆中的张辽突然领兵,由嘉陵江逆流而上,领兵出现在广元境内。
却说嘉陵江发源于秦岭,有上中下三段,其中广元以上为上游,水流甚急,根本无法行船,而中游则是由广元到巴郡,水流速度比起上游虽好,但要想行船也很困难,更别提运兵了,一般情况下,是更本不用担心有人能走水路领兵突袭,更别提还是逆流了。
然而,这只是正常情况,他们却不知道,甘宁身为益州鼎鼎大名的锦帆贼,为何能在益州水域横行无忌,却无人能将其剿灭。
其实原因很简单,甘宁祖传下一种战船,不仅航行速度比现目前的战船快,甚至可逆风而行,在水流颇急的嘉陵江中游亦是如履平地,以为甘宁还是水贼,财力有限,只建过一艘,但仅此便能在益州水域横行。
如今,甘宁有着向云支持,在涪城收服当地水贼后,更是下令建造了好几艘此船,此次,竟是正好派上用场。
却说董卓在广元并没有留下多少兵力,而本地官员又是初降,人心不稳,征西军突然神兵天降于此,整个广元竟是不攻自破,张辽竟闪电般拿下广元,并迅速站稳脚,招募新兵,向剑门关发起攻势。
局势,变化快得惊人,一转眼,董卓惊人被征西军包围了。
第七十章 剑门关之战
巍峨剑门关,耸立于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四周群峰雄伟,山势险峻,在此以石建关,名曰剑门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汉末时期的剑门关尚无后世的远近闻名,虽有以石建关,颇为雄壮,但远不及历史上声名远播、牢不可破的万夫莫敌剑门关。
在董卓进兵益州前,剑门关仅是有着粗糙建设,董卓途经此地,军师李儒看中此地险峻,可谓入蜀咽喉,便向董卓进言加修此关,董卓纳其言,派兵抢修一月,方有今日雄壮。
(刚查到历史上剑门关是诸葛亮派兵修筑,也不知在此前有没有剑门关一说,但在此就当做有,不过比较粗糙,现已被董卓增修。)如今,董卓却是被陷于他自己下令增修的剑门关内。
此刻,关门外正有数万大军围于此,天空中,滚滚巨石犹如天降陨石般从城下敌军阵地中抛起,接着带着无匹声势落入剑门关内,声势骇人。
看此情形,城外征西军竟是有了大型攻城器械。
关头上,董卓在无数西凉勇士保护下,躲在一隐秘地带观察着关下情况,关外,密密麻麻的的军队将剑门关团团包围,近十架造型奇怪的器械轮流抛起一块块巨石,带着呼呼风声划破长空,掠向剑门关,砸入哪里,哪里必当惨嚎不止,哀嚎一片。
见此,即便是杀人如麻的董卓亦是禁不住全身惊颤。
“这是何物?竟有如此之威?”董卓见状,不由惊呼出声。
“报岳父,若小婿所料不错,这便是投石机,据传乃战国时期墨子所造,当年鲁班造云梯,墨子造投石机,俱是威力无匹,可惜历经时代变迁,制造简便的云梯广为流传,复杂的投石机却早已失传,不想今日竟被征西军重现,唉。。。也不知这对我军是祸是福。。。”一旁,李儒脸色苍白的为董卓解释起来。
“如今向云小儿领数万大军追击在后,前路却被张辽领兵堵住,我军被困剑门关,不知文优可有何计策助我逃出?”董卓闻言,早已没了当初入川的豪气,反是惊惧无比。
却说董卓也倒霉,当初便是看中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狭隘地势,在剑门关只需凭借数千兵力便可抵挡数万大军,相反,关外敌军同样可以以数千大军将剑门关团团围住,如今董卓近十万大军挤在这小小的剑门关,空有兵力,却施展不开,呜呼奈何。
张辽素来善战,自然清楚这点,因此领兵将剑门围住后,却不急于展开猛攻,而是用投石机慢慢的砸,与关内敌军打起了消耗战。
董卓当初为了确保撤退速度,大军撤退只携带数月粮食便走,如今已过半月,粮草所剩无多,加上剑门关新修,自然不可能囤积太多粮草,而作为唯一粮道的广元却被张辽突袭失陷,董卓大军一时间竟陷入缺粮的尴尬境地。
“岳父有近十万兵力,不过在此处却施展不开,为今之计,只有尽快突围,若不然待后方向云主力追上,与张辽形成里应外合之势,亩时不需攻城,只要将剑门围死,我军熬不过三月必因消耗掉余粮而不战自溃!”李儒闻言,没有犹豫,直接道出其中关键。
“军师所言甚是,太师快下令突围吧!”李儒话音一落,四周董卓下属纷纷进言。
“报。。。太师,温侯领数百残兵败退,已抵达剑门关!”就在这时,传令兵适时而来。
董卓闻言,脸色一变:“废物!才抵挡这么一会便败下阵来!”现在,随着吕布屡次败到向云手中,董卓也对吕布这义子越来越不满。
“岳父慎言,如今岳父被困剑门关,正是用人之际,温侯武勇天下无双,必可助岳父突围,岳父万不可因小失大。”李儒闻言,心中一叹,岳父如今连番战败已乱了方寸,换以前即便对吕布再有不满,也不会当众辱骂。
“哼。”董卓闻言,只是冷哼一声,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