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走到半道上,乾隆忽听有人以棋局赌输赢。
赌注竟然是一块柴窑瓷片。
柴窑是北周皇帝的御窑,是比汝窑还要稀罕的存在。
汝窑虽少,也有五六十件。
传世的柴窑真品,却是一件都没有。
明朝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闻其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
它的精美程度和稀缺性,都远远超过了汝窑。
汝窑还有完整器,柴窑想弄一块碎瓷片,都比登天还要难。
乾隆作为富有四海的皇帝,收藏了无数的宝贝,也只在少时见过一块柴窑瓷片。
这块柴窑瓷片精美异常,堪比世间最美的玉料器。
乾隆本想求雍正将此物赐给他,谁知雍正转头将它送给了敦肃皇贵妃年氏。
敦肃皇贵妃去世之后,这块柴窑瓷片也便成了他的随葬品。
以乾隆的性子,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几乎没有得不到。
就比如他刚登基那会儿,下旨给自己修建陵寝,听工部官员奏报,缺少用来支撑寝殿的金丝楠木,询问可否换成松柏木。
松柏木如何能比得上尊贵的金丝楠?
乾隆当即就否了,转头就盯上了明成祖朱棣长陵的金丝楠木。
朱棣陵墓所用的金丝楠,那是真的好啊,又粗又大,三个人手拉手抱在一起,都不一定能够环抱得住。
乾隆一看,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可他转念想到,朱棣是明成祖,文治武功了得,是威名赫赫的永乐大帝。
若是用了他的金丝楠,万一被发现,自己的名声岂不是全毁了?
于是,乾隆就放弃朱棣的金丝楠,转头把老道士嘉靖的金丝楠木都盗了,偷梁换柱,将嘉靖寝殿的金丝楠都给换成了松柏木。
连死了的皇帝都逃不过乾隆的算计,何况年氏只是一个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