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老师?哪个楚老师?”警察闻言就有些纳闷。
“喏,这不就是楚老师嘛!人家可是《收藏天下》的专家!”有人马上就把楚琛介绍了一下。
看到楚琛向自己点头示了下意,两位警察对今天的事情也有了一些猜测,估计就是因为这位专家,引起了混乱,这才使得男子碰碎了老孟的东西。
想到这,其中一位警察就有些不满,嘀咕道:“这不是没事给我们找事嘛!”
楚琛对此也只能苦笑,看来他下次出门,是不是也得化妆一下才行了。
这时,另外一位警察想到了一个主意,连忙说道:“既然有专家在,我觉得这位先生的东西是不是让专家鉴定一下?”
“我没意见!”对男子来说,这无疑是个好办法,于是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我也没意见,不过我还是那句话,这些东西我原本是想留作纪念的。”老孟也点头答应,并把东西都放在了楚琛所在桌子上,不过他肚子里的气还没消,并不打算放过对方。
对此事,楚琛当然也不会有意见,毕竟今天这事,说到底根源还在他这里,要不是因为他引起了混乱,事情也不会发生,因此鉴定的事情他也义不容辞。(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八章 解决纠纷
楚琛先是看了老孟的两件已经摔的五花八门的物件,这两样东西都是瓷器,其中一件,就是看上去像是永乐甜白瓷的高足杯,史上一件则是只明天启青花人物盘。
这两件东西,虽然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不过只要仔细一些,不难发现其中问题,算是两件非常普通的仿品。
最后一件,也是一件青花盘,底足落的是宣德的款。这只青花盘,胎质细腻,釉面洁白,青花发色也很像是宣德的器物,虽说东西不对,但楚琛觉得这只盘子还是很有意思的。
把东西放好,楚琛清了清喉咙,就笑着说道:“今天我被大家的热情着实吓了我一跳,不过大家其实不必如此,我也只是一名普通的收藏好爱者,在这条路上,我也还有许多东西要摸索。所以你们也别当我是什么专家,就当是普通的藏友交流就行了。”
“专家就专家,这么谦虚!”
“是啊!也只有谦虚好学,才能成为专家嘛!”
“楚老师您谦虚归谦虚,但我们好不容易见您一次,您总要留点什么吧?”
“是啊!是啊!楚老师,您能不能对老孟的这三件瓷器,发表一下看法啊!”
“对对对!楚老师……”
一时间,围观的群众全都想让楚琛发表一下对桌子上三件瓷器的看法,这其中有善意,也有恶意。善意嘛,就是确实想要听听楚琛的经验,至于恶意嘛。还是想最好能让楚琛出下丑。
有道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楚琛如果现在有三四十岁。那到也没什么,不过他偏偏是位看上去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就使得有些人对他很不服气,至于楚琛在电视上的表现,他们也完全可以看成是早就排练好的。
于是,现在有了和楚琛面对面的机会,一些人就趁机想要检验一下楚琛是不是真才实学,如果是那最多就加深一下众人对他的印象,如果不是嘛……
“那好,我说一下本人的一点愚见,请各位斧正!”
参加了几次鉴宝节目。楚琛对此事,完全是轻车熟路,于是拿起破碎的高足杯,就开始侃侃而谈起来。
永乐的甜白釉,楚琛并不陌生,他以前在香江的时候,就给刘思哲鉴定过一只甜白釉的僧帽壶,于是他现在结合着眼前这只高足杯的特点,把真伪的特征都给大家介绍了一遍。而且还讲了几个小技巧。
这让周围的观众都听的津津有味,有些人甚至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楚琛讲的重要的地方给记录了下来。
讲完了高足杯,楚琛就拿起了那只天启青花盘的碎片。
“咱们知道。明朝天启在位时间很短,而且官窑基本没多少生产,民窑则大量生产。其特点是大件产品渐少,小件产品增多大件产品规整度略差。小件产品则很精细,颇有万历青花遗风。”
楚琛拿着青花盘口沿处的一块比较大的瓷片。介绍道:“其它咱们暂且不说,咱们就说说这天启朝瓷器的脱釉现象……”
脱釉是指陶瓷表面的釉层脱离胎体的一种现象。脱釉的情况有全部或局部脱釉的,脱釉的陶瓷品种及窑口也比较复杂,范围也广,各种颜色釉瓷皆有脱釉现象。
其实,瓷都的瓷器早已经解决了脱釉这种现象,而偏偏在天启这一代重出江湖,由此也可见天启朝瓷器技术的衰落程度。
楚琛先是把脱釉的原因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随后就有观众迫不及待的说道:
“楚老师,我就是有些搞不清楚人工脱釉,和自然脱釉,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