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个月,随着漠北之战平定,立储之事又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虽然霍城在众人眼里依旧下落不明,但是,储位乃国之大事,不会因为一个人耽搁。
更有大臣觉得如此这般反而更好,皇长孙身后少了外戚的力量,对大臣而言不是件坏事。
不过,九皇子和其他皇子也不会坐以待毙,看着谢北章被立储。
京城看起来平静,实则底下暗流涌动。
朝堂上吵了好几天,不断有官员落马。
推举九皇子的人越来越多,声势浩大,让皇长孙党都有些慌乱,险些自乱阵脚。可天授帝依旧老神在在,就连北章也不慌不忙。
推举其他人的奏章都被天授帝压下,于此同时,九皇子因为手下人的小错被天授帝斥责监管不力,随后更是连差事都撸了,被勒令在府中反思。
与之相对的则是皇长孙,被天授帝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内阁几位大臣都发现了,内阁呈上去的奏章,发回的部分,有些御笔朱批的字迹不像是天授帝的字迹,而像皇长孙的。
内阁谁不是人精?天授帝什么意思,他们看不出来吗?
正是因为天授帝的心意这般明显,皇长孙党的底气也越发足了。
朝上推举九皇子的声音小了下去,赞颂皇长孙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说起皇长孙就满口称赞,什么卓尔不凡,龙章凤姿,礼贤下士……奉承之意十分明显。
谢东池也能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或明显或隐晦地对他示好,哪怕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阁老们,对他也客气了许多。
权势的力量果然了不起,难怪这么多人为它汲汲营营。
不过,也许是旁观者清,很多人认为天授帝是因为偏心才这般,但谢东池却觉得,天授帝也是想保住这个儿子。
九皇子的才能并不弱,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看好他。
可是越聪明的人越容易钻牛角尖,一个弄不好,九皇子和北章之间结下深仇,到时候,就不是关几天禁闭可以解决的,说不定就是不死不休。
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给他希望,这样,虽然九皇子等不到他想要的皇位,但是叔侄两都能保全。
都是他的血脉,天授帝也不愿意他们互相残杀,干脆自己来做这个恶人。
可惜,天授帝的心意,九皇子并不清楚。
他看到的就是天授帝明目张胆的偏心。因此,九皇子和钱嫔也越发怀恨在心,心里的杀意也越来越重。
等到他们按捺不住的时候,恐怕就要图穷匕见了。
若是没有懿安太子和太子妃的死亡,谢北章绝不会坐视事态这般发展。他并非狠心的人,不愿骨肉相残。
但是,父母深仇,还有无数当年死于那场大水的无辜百姓,这中间这么多人命,总有人要付出代价。
若是让九皇子和钱嫔后半生安享富贵,北章实在不甘心。
所以,他坐视这对母子私底下不断串联大臣,暗中收集证据,准备到时候将他们一网打尽。